至那僕底,梵名 Cīnabhukti,意譯漢封。北印度之古王國。位於闍爛陀羅國之西,即今拜亞斯河(Bias)與索特來治河(Sutlej)會流處以南一帶。據大唐西域記卷四所載,此國乃漢土來的王子之封土,故將其命名為「至那僕底」,意為「漢封」。此國週二千餘里,都城周十四、五里,國用豐贍,氣序溫暑,學綜真俗,兼信邪正,有伽藍十所,天祠八所。首都之東南五百餘里地有闇林寺(梵 Tamasāvana,音譯答秣蘇伐那),有僧徒三百餘人,專習說一切有部。佛入滅後三百年,嘗有迦多衍那論師於此地造「發智論」。又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記載,玄奘曾詣此國之突舍薩那寺(梵 Tosasana),逢大德毗膩多缽臘婆(梵 Vinītaprabha,又譯作調伏光),並於此滯留十四個月,學習對法論、顯宗論、理門論等。[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S. Beal: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1;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1] p253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釋詞者,謂諸菩薩所行布施,所以名施波羅蜜多者,謂由大施故離過故離垢故,名施波羅蜜多。大施者,盡舍一切內外事故...(經名)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一卷,宋求那跋摩譯。依淨飯王之請,分別五戒之相。小乘律之攝。...梵語 samudaya-satya,巴利語 samudaya-ariya sacca。全稱集聖諦(梵 samudayārya-satya,巴 samudaya-sacca)。又...梵名 Divyāvadāna。據推定,係編於三世紀初之梵文譬喻故事集。書中引用巴利聖典中之長部(Dīgha-Nikāya)、長老...(經名)佛說阿羅漢具德經,一卷,宋法賢譯。是說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之德者。與增一阿含經之弟子比丘尼...(名數)一、理和,二乘之聖者同斷見思之惑,同證無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種:一、戒和,謂同...梵名 ārya-mahā-sahasra-pramardinī。凡三卷。宋代施護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內容敘述佛在王舍城鷲峰山南面佛...【所遍知義】 p0739 顯揚五卷三頁云:所遍知義者:謂盡一切種如所應知,若世俗諦,若勝義諦,若功德,若過失,...(物名)香藥三十二味之一。最勝王經七曰:苜蓿香,塞畢力迦。梵語雜名曰:苜蓿,薩止薩多。...(術語)大三災之一。劫末起大風破滅至色界第三禪天之災厄也。...梵語 tāmbūla 之音譯。又作擔步羅、贍步羅。學名 Piper betle。屬胡椒科之一種爬藤類常綠植物。原產於印度、錫蘭...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度論卷第四 大智度論卷第五 大智度論卷第六 大智度論卷第七 大智...禪秘要法經卷上 後秦弘始年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很久很久以前,波羅奈國有個國王名叫夢譽。夜裡睡覺時,他經常聽到遠處的墳墓裡,有個聲音在叫他:喂!大王!喂!大...從行者身份而成為沙彌,有落髮剃度的儀式,但落髮並不等於升級或升等,而是象徵將以前種種的得意、榮耀或失意、挫折...當我們眼裡看到這個是垃圾人、那個是垃圾人時,我們應該努力地反省:不是別人垃圾,而是我們的心充滿了種種煩惱的垃...許多學佛修行的居士們,在思維上犯著一個毛病,那就是以為學佛是出世間法,生活是世間法;學佛是個人的修持,家庭是...問: 若在學佛之前因不相信有這麼一個容易法門,而說了誹謗佛的話,現在信了,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怎樣懺...【原文】 無量清淨佛國諸菩薩、阿羅漢所居七寶舍宅,中有在虛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
至那僕底國
【佛光大辭典】
上篇:至心迴向 | 下篇:至相寺 |
行宗記·釋九十單提法:「大乘經論,多有斯語;如無行經云,淫(淫)欲即是道,恚癡亦復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