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一、理和,二乘之聖者同斷見思之惑,同證無為之理也。二、事和,就二乘之凡僧而言。有六種:一、戒和,謂同修也。二、見和,謂同解也。三、身和,謂同住也。四、利和,謂同均也。五、口和,謂無諍也。六、意和,謂同悅也。以此理事二和名為僧伽,僧伽者,和合之義也。見名義集一。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sādhu。譯作善、善哉。為契合己意時所作之驚嘆語。又為持戒作法、挨拶問答時所用之辭。[有部百一羯磨卷一、...有關匡正僧尼行為之制度。又稱清規、僧禁。即於僧團除戒律之外,另製定其他若干約束僧尼言行之制度或清規。我國僧制...【等分行補特伽羅相】 p1122 瑜伽二十九卷十五頁云:問:前已廣說有貪等行補特伽羅行相差別;其等分行、及薄塵行補...唐代義淨(635~713)譯。又作莊嚴經、莊嚴王經、莊嚴王陀羅尼經、雜密經、擁護饒益法。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本經...(佛名)又謂之一切義成就。悉達太子之譯名。西域記七曰:薩婆曷刺他悉達,唐言一切義成,舊言悉達,訛也。是世尊之...心對某一對像之作用有九種,連續不斷,循環如輪,稱為九心輪。即:(一)有分心,即未接觸對像以前,毫無知覺思惟之心...(名數)一、闡底迦,又云斷善根闡提。謂樂欲生死而焚燒善根也。二、阿闡提迦,又云大悲闡提。謂菩薩之大悲,度盡眾...【扇提羅】 此雲石女,無男女根故。...五種極逆於理的罪惡,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之僧。因此五種是極端罪惡的行為,任犯一種,即墮...(名數)欲界有六天:一、四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樂變化天,六、他化自在天也。他化自在...梵語 buddha-dhātu 或 buddha-gotra。又作如來性、覺性。即佛陀之本性,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佛世時,曾以一則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們來到王舍城托缽。城裡有一條十分熱鬧的街道,販賣著各種...我們當下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這一念,祖師大德都在現前這一念加以指點。所以這一念起來,它一定會...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即將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親自送行。臨行的時候,王翦請求秦始...
明學長老德高望重,慈悲為懷,平易近人,心胸寬大,大家都習慣地稱呼他明大和尚,他似乎也喜歡這樣的稱呼,因為這樣...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何修行淨土的教言。這裡簡單做個解釋: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
現在常有很多人來找師父開示,我問開示什麼?他說他要學佛,我說:你為何要學佛?他說:世間有苦。 那就有資格學佛...
看那無思無為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四威儀皆可參,要以坐為正;動靜閑忙皆可參,要以閑靜為正。於忙時不可厭忙,於有...
國人一般比較熟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其大慈大悲,靈感善巧而得到人們的尊崇與讚歎。在西方極樂世界還有一位侍...
二和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二美 | 下篇:二柱 |
禪宗公案名。又作外道問佛有無、外道良馬鞭影、世尊良久。指一時放下有言無言二邊,由是自參自究,始得證入絕境。系...
娑度
僧制
等分行補特伽羅相
莊嚴王陀羅尼咒經
一切義成
九心輪
三種闡提
扇提羅
五逆罪
六天
佛性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染布的譬喻
修行人要把握當下這一念
給自己抹點黑

略記一代高僧明學長老的慈悲與智慧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學佛就是要出離苦惱

工窮力極本來面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