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言說。與佛說、金口等同義。依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五載,佛之所說有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之三語。佛語法門經以無身無身行、無口無口行、無意無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謗非不謗、不生不起、無想無處、無往無沒、非寂非行等為佛語。又佛教之專門語,亦稱為佛語。[長阿含卷十二清淨經、觀經疏散善義] p274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nava-yāna-sajprasthita。全稱初發意、初發心、新發意、新發心。指初發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嚴經卷一...即隨順增長之意。煩惱於其所緣之境(即對境)中或於相應法(即心、心所法)中,皆互相順和、影響,並更增長其相互之...【四種施障】 p0429 瑜伽三十九卷十四頁云:此中施障略有四種:一、先未串習,二、施物鮮闕,三、耽著上妙悅意財物...(書名)金剛頂經開題二卷,金剛頂經略釋一卷,教王經開題五卷,教王經秘釋一卷,教王經義記三卷(已上弘法),金剛...何等聚集相應?謂方分聚色展轉集會。...【唯是一乘】 p1008 瑜伽七十八卷十六頁云:世尊!如佛所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善男子!如...共變諸法,同在一處,不相障礙。譬如眾多燈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別,其相相似,處所無異。燈明既多,人影...(一)道眾與俗眾。(一)道眾,乃出家修道業,受具足戒、十戒者。(二)俗眾,為在家歸依三寶,受五戒、八戒者。[法華玄...(術語)謂等覺菩薩之智慧。以是居妙覺位之邊際故也。四教儀四十曰:邊際智滿入重玄門。...亦名:願行 子題:受戒、隨戒 濟緣記·釋疏序:「受隨二戒: 受戒 ,是壇場願體; 隨戒 ,即後起行相。故云願行。」...(術語)愛著之心,淫慾之心。行事鈔中一之四曰:僧祇云:可畏之甚無過女人,敗正毀德莫不由之。染心看者越毗尼,聞...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承示近來做工夫,於本地漸有入處,欲得秘密一語,以為捷徑。原夫此事本來無密不密,但在當人一念上做。即看話頭一著...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的念頭仍然向外面跑。這大家會體會到,口裡念著阿彌陀佛,心裡是不...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壇經》是六祖慧能的開示,由門人所記錄...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行為又屬於取財的非道呢?《善生經》記錄說:居士子!求財物者當知有六非道,云何為六...舍利弗尊者本來是認為三乘法門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選擇的聲聞道就覺得非常的吃虧,失於如來無量知見。...第一是嚴守戒律,讓自己外在的行為和內在的心念都清淨,因為佛與眾生最主要的差別,就在於佛是清淨,而眾生不清淨。...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如仇、勇於鬥爭還是兼容並包、尊重他人?譬如,社會上的黃、賭...1、《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第十四》: 復應語言。善男子。受優婆塞戒。有五處所所不應游。屠兒、淫女、酒肆 、國王、旃...
佛語
【佛光大辭典】
上篇:末達 | 下篇:佛語法門經 |
(術語)又作遮唎耶Caryā,譯曰諸行。諸有為法也。智度論四十八曰:遮利夜,秦言行。大日經疏七曰:梵音遮唎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