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譯。又作佛語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本經系佛陀對龍威德上王菩薩宣說「佛語」之義,謂「非語」即「佛語」。因真理無法以言語解釋,若予肯定、否定,或予相對之言詞,如身口意、地水火風空、有漏無漏等,已非真正之佛語。由本經可徹見大乘空觀思想,故本經堪稱為般若經之縮影。[歷代三寶紀卷九、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九、古今譯經圖紀卷四] p274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凡四卷。略稱北藏目錄。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下詔南京與北京分別寫錄、翻刻大藏經,是為南藏、北藏。大明三藏...【為性不好親近於他】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四頁云: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性非福田故...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五八識皆屬現量,無我法二執,於證達佛果時,眼等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為利...(經名)一卷,唐義淨譯。由曼殊菩薩之請,為末代不信之人說此一大咒王。...禪宗公案名。據從容錄第九十則載,仰山慧寂曾於夢中往兜率淨土彌勒之所,坐於第二座,時尊者謂(大四八·二八五中)...佛菩薩藉神通力,以度化眾生而自娛之謂。戲,意謂自在、無礙,含游化、遊行之意。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下)...Hong'anzang 約在日本弘安10年至乾元元年(1287~1302)間雕造。僅有極少數印本流傳,是否刻完全藏,情況不詳。...指最上無比大道之佛道。蓋如來所得之道,無有出其上者,故稱無上道。具體稱為菩提。又與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菩提...(名數)因明之宗與因及喻,曰三支。宗者,所立之義也。因者,成宗之理由也。喻者,助成宗之譬喻也。喻有同異之二,...梵語 sajprāgata。乃維那師於眾僧食前所唱之語。又作僧跋。意譯為時至、正至、善至。其義有二,即:(一)施主對眾僧...梵語 catvāry upādānāni,巴利語 cattāri upādānāni。取,即執持、執取之意。狹義係指執著之煩惱;廣義而言...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我們牢記於心頭,而又有另外一些事需要我們忘卻於腦後。什麼該記住,什麼該忘卻,這才是需...
隨煩惱二十: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故...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9講 第10講 第11講 第12講 第13講 第14講 第15講 第16講 第17...
(一)人不宜食眾生肉 (人者,仁也。五穀為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 【原文】 經言靴裘等物皆不應著,以其日與諸...
聽說居士您念佛已久, 不知是否曾經註意深信, 切願, 求生西方?佛法法門無量, 無論大, 小, 權, 實, 一切法門, 均須精...人間佛教就是太虛大師最早提出來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為一個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的塑像,他右手拿著寶劍,很多佛像也拿著劍,這個寶劍在我們世間上是殺人的,菩薩還殺人呀?不會的...問: 對平時的散念佛要做迴向嗎?應如何正確迴向發願? 大安法師答: 散念佛號也有功德。散念佛號也要迴向,散亂心...
佛語法門經
【佛光大辭典】
上篇:佛語 | 下篇:佛說 |
凡二卷。北齊曇景譯。又稱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佛臨般涅槃母子相見經。略稱摩耶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本經前半...
大明三藏聖教目錄
為性不好親近於他
五八識
拔除罪障咒王經
仰山謹白
遊戲神通
弘安藏
無上道
三支
三缽羅佉多
四取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遺忘別人的「不好」

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蓮池大師不食肉的論點解析

散心念佛與至心念佛,兩者功德大相懸殊
惟賢長老:人間佛教就是以做人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