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āyusmat,巴利語 āyasmant。乃對佛弟子、阿羅漢等之尊稱。又作賢者、聖者、尊者、淨命、長老、慧命。音譯阿瑜率滿。指具足智慧與德行,得受尊敬之人。其後不限於佛弟子,凡祖師或先德,亦可稱具壽。梵語 āyusmat,具有世間壽命及出世之法身慧命之義,故舊譯慧命,係就其法身慧命而言;亦即謂比丘異於世俗者,除愛色身之恆壽外,更以智慧之命為寶。然就新、舊譯之得失而言,荊溪湛然以「慧命」之譯為勝,慈恩窺基則以「具壽」之譯為妥。法華玄讚卷六(大三四·七七一上):「慧命者,應雲具壽。世俗之徒,皆愛身恆之壽;聖者之輩,並寶智慧之命。嘆願雙成,故言具壽。單言慧命,義便闕也。」又長老喚少年亦用具壽。[有部毗奈耶雜事卷十九、卷三十八] p307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欲暴流】 p0983 如四暴流中說。 二解 集異門論八卷五頁云:云何欲暴流?答:除欲界系諸見無明,諸餘欲界繫結縛隨...(1247~1314)元代僧。俗姓趙。二十五歲從柏林寺之潭法師受學。住秦州(甘肅)景福寺,宣揚法相教義,聲名遠播。主...子題:比丘舍戒聽齊七反、尼舍戒再受即成賊住 戒本疏·四波羅夷法:「增一雲,僧伽摩比丘,七反降魔,後更受戒,得...禪林用語。喻指雲門宗之宗風。古來禪林比較各家宗風之時,常將「雲門天子」一語與「臨濟將軍」、「曹洞土民」作為比...(1611~1684)清初僧。屬日本黃檗宗。泉州府晉江(福建晉江)人,俗姓吳。字木庵。天資英敏,氣貌雄偉,十歲即有出...指一佛所住之清淨國土,或指某一佛之淨土。但後世則專指阿彌陀佛之淨土。淨土十疑論(大四七·七八中):「閻浮提眾...比喻信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之堅硬,不被任何物質所破壞。例如菩薩之大心堅固不動,稱為金剛心。於淨土宗,則指堅信...(人名)慧安禪師,荊州枝江人。姓衛氏。唐貞觀中,謁黃梅五祖,遂得心旨。於是遍歷名跡,至嵩岳,云是吾終焉之地。...(地名)又作屈浪那。為都貨邏國之故地。西域記十二,謂其國伽藍僧徒雖少,而國王厚敬三寶雲。...【不淨共相】 p0324 瑜伽三十卷十六頁云:云何尋思不淨共相?謂若內身,外淨色相,未有變壞,若在外身,不淨色相,...(地名)Vidhāra,山名。慧苑音義上曰:鞞,此雲種種也。陀梨,亦曰陀羅。此雲持也。謂此山中能持種種眾寶及諸華葉...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問: 不敬來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兩次去九華山時,山上寺廟數不勝數,功德箱到處都是,進門都幾乎在提醒你做些功...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現代的實證科學很講究依據,當有了大量的科學依據時,人們才會承認和認識某種事物。這致使很多過去留下的美好傳統,...各位新戒: 恭喜你們步步高陞,為什麼這麼講? 你們剛出家時形同沙彌,現在來南華禪寺求懺悔,受完了沙彌戒,一步一...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
富不限於財物的富有,道德學問的修養是無形、無價的財富。雖不是有形的富有,其實是真正的富有。因為你擁有崇高的人...
尊師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論及到尊師重道的問題。如佛陀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談到淨業三福...什麼叫因果?因果又叫業因果報,又叫因果報應,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緣。果就是結果,也叫果報。...
具壽
【佛光大辭典】
上篇:具眼 | 下篇:具緣派 |
(術語)自利利他之反也。般舟讚曰:縱此貪瞋火自損損他。群疑論二曰:毀其正見自損損他。...
欲暴流
英辯
舍戒開限
雲門天子
性
一佛淨土
金剛心
慧安
屈浪拏
不淨共相
鞞陀梨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如何消除對寺院的不敬之心

為什麼要斷離偷盜

善惡有報的科學實證
本煥老和尚戒期開示

佛說邪淫有十種罪

內心安詳即大富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