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義有二:(一)為「取」與「結」之併稱。取、結,俱為煩惱之異名。煩惱能取生死、取執所對之境,故稱為取;煩惱又能結縛眾生,故稱為結。
(二)梵語 parāmar?a-sajyojana。為繫縛眾生,令其不得解脫生死流轉的九種煩惱之一。包括「見取見」與「戒禁取見」兩種:(一)見取見,即執著於身見、邊見、邪見,及種種偏妄見解,以之為最上、最勝者,如執著於見及見所依之肉身,且以之為最上、最勝之見解。(二)戒禁取見,即主張受持牛戒、鹿戒、狗戒等種種非道邪行,並以為可因而出離眾苦,永得解脫;如印度古代之外道,妄執食草、啖糞等牛狗之行為乃解脫生天之因,遂受持此等非道之戒行,並以為其見解乃最勝之見解,以其不斷忍受此等禁戒之肉身為最上、最清淨之身。[雜阿含經卷十八、俱舍論卷十九、顯揚聖教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六] p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