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執取所對之法,貪著而不舍離。此乃凡夫之境界。凡夫視心外之對像為實有,又於己身執著有「我」、「我所」,此皆執於「我」而起之作用。以此取著而生貪慾,有貪慾則為生、老、病、死等一切煩惱所繫縛而不得解脫。[大乘起信論(真諦譯)] p309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行已立】 p103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梵行已立者:謂於聖道,究竟修故;無復退失。所作已辦者:謂一切結,永...羯磨疏·諸戒受法篇:「自餘持說受淨衣藥眾具,相同大僧。罪據輕位,由奉願行,未是具修;且就吉羅,悔以隨戒。廣如...謂由七寶所成之蓮華。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八中):「得生無量壽國,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 p124...(地名)國名。其國生摩達那果,故名。...(雜名)西竺之墳典。謂佛經也。...【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p0374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十九頁云:復言:世尊!少分有量法界妙智,為何所緣?有何行相?作...(術語)撥妄而入於真也。漢光類聚一曰:斷九界迷情,歸入佛界一理。...威儀者,威謂容儀可觀,儀謂軌度格物。坐作進退,有威德,有儀則。有威可畏,有儀可則,是為威儀。具足者,具備滿足...(雜語)一名十二重城。五句章句經曰:一切眾生常在長獄,有十二重城圍之,以三重棘籬籬之。三重棘籬即三界,又名三...【同類因】 p0611 俱舍論六卷五頁云:第三同類因相云何?頌曰:同類因相似,自部地前生,道展轉九地,唯等勝為...即辨明一經之指歸。為天台智顗大師所立五重玄義之一。智顗為解釋諸經,而立有五種義解法,即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 昔有比丘聰明智慧,時病危頓,弟子問曰:成應真未?答曰:未得;不還未也。問曰:和上道高名遠,何以不至乎?...
禪觀與淨土,它的重點就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結合。為什麼念佛的人要把禪觀的智慧做一個結合呢?...問: 阿彌陀佛!請問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 看來你還是有懷疑啊!《觀經》裡面...問: 如果念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淨界法師答: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可以以各種身相出現,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從佛教的立場看,「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是正確的因果觀念。但是,從因到果必須有因緣的配合,所以,有時候犯了重罪...
這個世界的苦難很多,一般說是有八種,就是你遇不著佛法。這八種苦,每一種都包含很多。如果你下了地獄,怎麼能聞到...
淨土宗的祖師徹悟祖師,也叫夢中禪師,在前半生之中示現是一位參禪的禪師,而到後期專修淨土得大成就。 祖師通達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雖然改善了。但心裡的承受壓力也日益增加了,一些關於時代引起的疾病也越來越多了,盤點...
一、 岑老居士曾和虛老爬山。岑老居士說他:虛老洗澡不多,數日換衣服一次,而身上並無一點難聞氣味。 的確,後學曾...
取著
【佛光大辭典】
上篇:取結 | 下篇:取經 |
(書名)十六卷,宋元照著。解行事鈔者。本鈔之著述如下:行事鈔資持記序解並五例講義一卷,宋則安述。行事鈔諸家記...
梵行已立
沙彌作持行同大僧
七寶華
摩達
竺墳
少分有量法界妙智
歸人
四威儀具足
十二因緣異名
同類因
辨體
【大藏經】六度集經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大藏經】雜譬喻經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佛號念不准,可以往生嗎
聖嚴法師:重罪輕受與定業難轉

這只鵝能聽聞到佛法,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

任你千般快樂,無常終會到來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