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語中,相當於社會之詞為「世間」(梵 loka)。佛教強調出世間法,主張克服人間之苦,然其意義並非脫離社會,而是超越親人之羈絆與種族血緣之束縛,即超越家與國;由於能超越家與國,故能對同世間之世人施予慈悲。佛陀被稱為世尊(即世間所尊敬之人)與世間解(梵 loka-vid),意謂佛陀能了解世間,理解社會,而覺悟現實世界。故佛陀所主張之慈悲,乃是超越狹隘的人倫關係,而擴展至無限寬廣的領域。梵語之 maitrī(慈),乃來自 mitra(友),是友情之意。友情,須是無條件而深厚之友情(無緣的慈悲);而對於一切人平等地施予友情,並非基於地緣或血緣之關係,而是超越地域、人種、國境等狹隘社會之開放精神。佛教成立之初,即具有深厚的社會意義。阿育王(261 B.C.~232 B.C.頃在位)以佛法(梵 dharma)為其施政方針而統一全印度,此予西方社會影響極大。蓋所謂世間解,必須兼具出世之特質;換言之,必須有一種超越社會之立場,方能深刻了解社會,而將社會淨化成一種善良和諧的社會,此即佛教所謂之社會性。 p346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羯羅藍位】 指父母之兩精初和合凝結者。又作迦羅邏、羯剌藍。為胚胎之義。意譯作凝滑、和合、雜穢、胞胎。為胎內...【觀察】 p1468 瑜伽八十三卷三頁云:言觀察者,謂由無倒觀察作意,審諦觀察已斷、未斷、有餘、無餘。...全一卷。全稱盧至長者因緣經。譯者不詳。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內容記述慳貪之盧至長者得道之因緣。[開元釋教錄卷三...(術語)Bhikṣu,比丘,新作苾芻,又作煏芻,...又稱石窟寺院、石室、窟寺、窟院、窟殿。即將山嶽之岩質斷崖鑿成洞窟,並安置佛像以作為寺院者。其起源甚早,西元前...【三種自性】 p0177 瑜伽七十三卷十二頁云:云何名為三種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術語)觸於行住坐臥之緣,對於色聲等之境也。即日常之動作。小止觀曰:第二明歷緣對境,修止觀者,端身常坐,乃為...(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緣覺之住心也。業者善惡之二業,因者十二因緣,種有無明,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阿羅漢退失現法樂住】 p0782 瑜伽五十一卷十九頁云:問:如世尊言:我說阿羅漢苾芻、於四種增上心法現法安樂...乃為供養一切經而舉行之法會。又作大藏會。 p18...Huangbozang 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黃檗山寶藏禪院沙門鐵眼(道光)在1669~1678年募刻,又名《鐵眼藏》。以《嘉興藏...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
暑期中,一群小學生參觀了一所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莊嚴雄偉的大殿前,一個充滿稚氣的小孩認真地詢問剛敲罷木魚的...
我們要守住一念心,這念心最麻煩的莫過於貪慾。做人本來就要安分守己,約束好自己的行為;但是貪念一起,行動就由不...
我於一九三五年到惠安淨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一場大病,所以我就搬到草庵來養病。 這一回的大病,可以說是...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時,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遊。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
我們在受戒過程中,應該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菩薩戒的受體之機,是在三番羯磨的時候。所以在正授戒體時,稟戒...一個人他的福報的大小、智慧的淺深,就看他的胸懷。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你念念都是自私自利,他的智慧就...
在這世緣當中、在生老病死苦當中,特別在病的當中,那病嚴重的時候、痛苦要厲害的時候,你早把佛忘了,光顧痛去了。...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我初出家的時候,一到廟上去就是拜梁皇懺。那...
社會
【佛光大辭典】
上篇:社 | 下篇:社會神 |
智幢,梵名 Jāna-ketu,音譯枳娘襄計都。又稱常恆菩薩、常利益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
羯羅藍位
觀察
盧至長者經
煏芻
石窟
三種自性
歷緣對境
拔業因種心
阿羅漢退失現法樂住
一切經會
黃檗藏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為心靈敲響木魚

金鵝的啟示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
最逍遙的人生

受戒時應如何觀想,才能納受戒體
大安法師:胸懷越大,福報越大,智慧越大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這樣發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