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及修法之際,於佛前申訴其願望與目的而乞請三寶照鑒,稱為表白。又作啟白。若行於法會之始,則稱開白、開啟。據大宋僧史略卷中行香唱導條、釋氏要覽卷上表白條等所載,表白系由印度之咒願而來,與古時之「唱導」同義。於廣弘明集卷十五所揭舉之南朝梁簡文帝所制之唱導文,即與後世之表白文形式相同。又我國叢林中,方丈和尚於「過堂」中,有事須向大眾表白者,稱為表堂。[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說法明眼論表白品、禪林象器箋諷唱門] p351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一)釋尊說無量壽經,入大寂定,現五德之瑞相。即:(一)住奇特法,(二)住佛所住,(三)住導師行,(四)住最勝道,(五...(術語)如來十八不共法之一。於一切眾生無遠近親疏之異想也。...(術語)加力而助護之也。八十華嚴經廿七曰:常為一切諸佛加護。最勝王經八曰:由諸天加護,得作於國王。...(譬喻)稗似禾之谷而非者,稊者似稗而雜生於地之穢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諸比丘:應審定問彼人...(人名)曇摩鞠多,一作曇摩屈多迦。見四分律開宗記一本。梵Dharmaguptaka。...(術語)法王之寶位也。謂密教之大阿闍梨位。宋僧傳(一行傳)曰:登前佛壇受法王寶。...亦名:不大揣食戒釋名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不大揣者,非口不容受也。」(事鈔記卷二五·四○·一九)...Hanwen Dazangjing 漢譯佛教典籍的叢書。佛教傳入中國後,其經典經過歷代的翻譯、流通,數量日益增多,最後彙集...【寂靜語】 p1017 瑜伽九十七卷八頁云:云何寂靜語;謂言不高疏,亦不喧動;身無奮發;口不咆勃;而有所說。名寂靜...【三自性所依止】 p0205 瑜伽七十四卷三頁云:問:遍計所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依止三事。謂相、名、分別...(術語)梵語菩提分,新譯覺分。順於覺之支分有三十七法,名覺分,即三十七科之道品也。俱舍論二十五曰:經說覺分有...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蘭(lan)帝(di) 頞(e)藍(lan)謎(mi) 室(shi...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然世之所謂修淨土者。不可以不信也。淨土乃西方極樂世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做到客觀地、公正地評價自己。能夠平心靜氣地正視...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家親眷屬、功名利祿,都會從般若的層次作如夢如幻、如露如電之...
有了信心以後要發願,淨土的願是二個:第一個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 我們相信佛法以後,我們就相信有來生的觀...
過去,佛陀住在王舍城附近的摩拘羅山時,有一日,佛的侍者羅陀比丘請示佛陀:世尊,所謂眾生者,何以名為眾生呢? ...
什麼人可以皈依呢?有人說我皈依沒吃素,能不能皈依? 在印度佛住世時,乃至經典所講的吃素叫持齋,它不叫吃素,叫...袈裟,指纏縛於僧眾身上的法衣,因為法衣的顏色不正而得名。也稱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梵語kas!a^ya,巴...
(上)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尊對比丘們開示:猶如屋舍有兩門相對,有人住在當中,有人住...
這裡引用《梵網經》的一句話。我們受菩薩戒的人為什麼要行放生業,是以慈悲心故,行放生業。行放生業有一個理論依據...
表白
【佛光大辭典】
上篇:阿梨耶伐摩 | 下篇:表色 |
即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教法之相狀差別。略作教相、判教、教判、教攝。即依教說之形式、方法、順序、內容、意義等,...
五德
無異想
加護
稗稊
曇摩屈多迦
法王寶
大揣食戒釋名
漢文大藏經
寂靜語
三自性所依止
覺分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讓反思成為成功的加速器

求子女的方法

在娑婆打滾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難

五陰纏縛乃眾生

皈依佛門有條件限制嗎
袈裟的功德

地獄苦果深重,當精勤修行善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