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prajñapti,巴利語 paññatti。意指假他而得之名。略稱假。亦即立於眾緣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設之名詞。成實論卷十三滅盡定品分假名為二種:(一)如人乃五陰之因緣和合,稱為因和合假名。(二)諸法從眾緣而生,無定性,但有名字,稱為法假名。蓋大乘雖有淺深之別,而人、法並皆假名無殊。至如中觀派,則認為於緣生之法在俗諦之上雖為假有,然於真諦之上則是皆空。另瑜伽派主張,如依聚集之義,所集成者,有聚集、相續、分位之性,故稱為假有,而心、心所、色等能集成者,由緣而生,則為實有,依此實有之法,得論假有,故依他起性乃通假、實。
大乘義章卷一假名義就假名設四義(大四四·四七七下):「言假名者,釋有四義:一、諸法無名,假與施名,故曰假名,如貧賤人假稱富貴,如是等也。二、假他得名,故號假名,如假諸陰得眾生名,假棟樑等得屋宅名,如是一切,又復大小長短等事,假他得名,大假小故,得其大名,小亦如是。(中略)三、假之名,稱曰假名,世俗諸法,各非定性,假他而有,名為假法,樹假之稱,故曰假名。四者諸法假名而有,故曰假名,是義云何?廢名論法,法如幻化,非有非無,亦非非有,亦非非無,無一定相可以自別,以名呼法,法隨名轉,方有種種諸法差別,假名故有,是故諸法說為假名。」
此外,大乘義章同卷又舉出一假、二假、三假、四假之別,即:(一)一假,謂一切法皆因緣集起,故為假名。(二)二假,(1)就生、法分別,有眾生假名、法假名。(2)就因和、法和分別,有因和合假、法和合假。(三)三假,即名假、受假、法假。四假,即因生假、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然摩訶止觀卷五下則僅列舉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等三假之名。又假名之法非實有,故稱為假名有、假有;其性為空,故稱為假名空;緣假名之法,則稱為假名心;觀照之,則為假觀、假想觀;主張一切法假有無性,則稱為假名宗;無實德,唯有名號者,稱為假名比丘、假名菩薩。[大品般若經卷二、菩薩地持經卷一、卷二、大智度論卷四十一、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參閱「假」4376) p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