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證悟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無性空,了達諸法即空之理而舍離部分法執之境界。乃三乘共行之菩薩所證悟之境界。以不受蘊、處、界之能執、所執動搖,故稱寂然界;證此寂然界時,漸過二乘境界。又住於此境地之菩薩,稱為寂然界菩薩;此類菩薩乃三乘共行之菩薩,而非僅屬大乘之菩薩。[大日經疏卷二] p450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亦名:修道增自恣 子題:忍位、忍有二義、待時解脫、羅漢有二種、時解脫、不時解脫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修道增自...言無熱者。謂八支聖道。名為無熱。所以者何。熱謂煩惱。八支聖道中。一切煩惱。無得無近得無有無等有。故佛正法名為...(雜語)Dveṣa,譯曰瞋恚。見名義集六。...梵語 pratyeka-naraka,巴利語 pacceka-niraya。指依各人之罪業所招感,孤散於虛空或曠野之地獄,非如八寒、八熱地...(地名)又作阿那波達多,阿那跋達多Anavatapta,池名。為阿耨達之新稱。...【世增上】 p0509 如三種增上中說。 二解 集異門論六卷六頁云:世增上云何?答:如世尊說:有諸苾芻、居阿練若,或...(書名)根本之律藏也,如來滅後結集三藏之時,優婆離比丘於一夏九旬之間,八十番誦出之,故名八十誦律。至其後四分...(雜名)Garbha,譯曰中心。大日經疏八曰:梵音檗喇婆,是中心之藏,中胎藏之藏。與比吒迦,俱舍等其義各殊也。...(術語)梵語優婆羅叉Uparakṣa,譯曰律,毗尼Vinaya。譯曰律者,義翻也(毗尼之正譯曰滅,或調伏)。律猶言法,禁...【病苦】 p0938 瑜伽六十一卷十四頁云: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禪林用語。指以心傳心。禪宗認為悟之內容,無法以文字言語傳述,必須由師心直接傳予弟子心,此種以心傳心之境地,稱...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過得更好,最主要的是要增加自己的福德,許多人命運不好,煩惱多都是因為福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因果的觀念。事實上,種瓜未必會得瓜,種豆未必一定得豆,為什麼?因為如果那顆瓜子本身...五福的最後一福是考終命。考終命就是善終,或一般人所說的好死。 善終很難,假如你曾看見別人臨終時那種掙扎痛苦的...這個地方重點在這四個字,知心無念。我們一念心,每個人都很複雜,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個妄想都...每次佛學講座或法會完後,待信眾們差不多全部離開了,總有一位女居士很發心,留下來清潔廁所。這情況已維持了多年,...釋迦牟尼佛一日於眾會中開示大眾:我於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時代出家學道,聽聞五十三佛的名號,合掌歡喜,隨...現代生物科學說,人的基因(DNA)決定其體型、相貌、膚色乃至許多疾病。而佛教說,人的將來是由自己的業決定。這兩...【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 不善就是惡業,我們要仔細檢查自己,假如平常思想習氣裡有壞的念頭,必須自己能截...
寂然界
【佛光大辭典】
上篇:寂然 | 下篇:寂然護摩 |
梵語 dasyu,巴利語 dassu。又作達首。即無賴之徒,指淺薄之佛教徒,或猥賤惡鄙之蠻族而言。在印度,貶稱蔥嶺以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