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畢竟解脫」同義。即完全解除束縛、迷惑之自由狀態。指修行純熟之情形,或表示萬有自體之絕對真實、原本之狀態。景德傳燈錄卷三(大五一·二二二中):「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 p456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沒特伽羅子故里】 p0695 西域記九卷二十頁云:伽藍西南行八九里至拘理迦邑。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憍與慢差別】 p1331 大毗婆沙論四十三卷八頁云:憍、慢、何差別?答:若不方他,染著自法,心傲逸相;名憍。若方...【力波羅蜜多】 為十波羅蜜多之一,修唯識行,入修道位,修十種勝行,十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其中第九即是力波羅蜜...僧尼受戒之後,每經一夏,稱為一臘。又稱一臘。臘,本為冬祭之意,通常指一年之終。於佛教轉指受戒之年歲。佛制安居...【無性】 指諸法無存在的實體。性者體之意。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則滅,無有實體,故稱無性。此復有下列...(術語)受傳法灌頂而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為密教之極果,與大日如來同位。亦曰傳教阿闍梨。亦曰傳燈阿闍梨。...資持記釋云:「宅,居也。佛門廣大,包納清澄,喻之如海。僧稟佛化,即居其中;如犯重禁,名為邊罪,謂漂出佛海邊外...【八苦略攝為六】 p0083 雜集論六卷二頁云:如是八種,略攝為六。謂逼迫苦、轉變苦、合會苦、別離苦、所希不果苦、...謂禪定非思量之心,即心專注於一之狀態。又指依禪定所得之本來清淨心。[禪源諸詮集都序] p6454...(術語)Pratyaya,攀緣之義。人之心識,攀緣於一切之境界也。如眼識攀緣色境而見之,乃至身識攀緣觸境而覺之。因而...(術語)六念之一。謂憶念戒行功德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唐大薦福寺翻經沙門法藏述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然用就體分,...
冤業有三:如雲人死為羊,羊死為人,死死生生,遞相吞啖,此名殺冤;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
熬中藥喝都覺得苦,有時候調理身體卻不得不需要一些中藥。 麥冬: 麥冬是中醫常用的滋陰清熱藥,具有清心火、養脾胃...
僧誨洲參,師問曰:汝出家為什麼? 曰:為求出苦。 師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我資鈍,但念佛。 師曰:汝念佛常間...
人說世間的境緣,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緣。以這個痛來說,不論是生理痛,肚子痛,病痛,或者什麼痛,正好可以讓自己觀照...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那種雞是好鬥成性的;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
普門品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要如何...什麼是護持正法? 世尊。如佛向者作如是言。我於不可說法中而成正覺。世尊。若法不可說。何故今言護持正法。佛言。...問: 若有安靜的時間總想看經書聽開示,請問師父,是不是這一句佛號,還是以攝心為上? 宏海法師答: 當然以攝心為...
悉皆解脫
【佛光大辭典】
上篇:悉底履 | 下篇:悉耆利耶 |
(1375~1446)日本臨濟宗僧。別號豩庵、續翠。東常緣之叔父。早歲即入建仁寺,師事絕海中律。曾住於建仁寺、南禪寺...
沒特伽羅子故里
憍與慢差別
力波羅蜜多
一臘
無性
傳法阿闍梨位
形廁僧伍行唯三位
八苦略攝為六
禪心
緣
念戒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淫」是男女間彼此歡喜,怎麼會有冤呢

四種可代茶飲的中藥

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

多學習在逆境中念佛
氣柔心細不戰而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