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時代有一位專門養鬥雞的人叫做紀渻子。「鬥雞」,顧名思義,那種雞是好鬥成性的;兩隻雞對立時,一隻稍微一動,另一隻就立即反應,於是兩隻雞就衝突起來,彼此攻擊,有時鬥得鮮血淋漓,遍體鱗傷,雞毛拔光了,它們還是不甘罷休,到最後通常是兩敗俱傷,甚至必須有一方死亡。

周宣王很喜歡看鬥雞,這位紀渻子專門為他飼養鬥雞。有一天,有人從外面買來一隻很強壯的鬥雞,周宣王很高興的把它交給紀渻子,過了幾天,周宣王就問道∶「幾天前買回來的鬥雞,你把它訓練得怎樣了?可以上場去比鬥了嗎?」

紀渻子說∶「還不可以,因為這隻雞血氣方剛,鬥志高昂,還不宜上場。」

再過幾天,周宣王又問同樣的問題,紀渻子的回答仍是∶「還不能上場,因它一看到其他雞的影子,就會衝動,所以還不能上場。」

又過了多天,周宣王再問,這次紀渻子說∶「可以了,因為它看到其他的鬥雞,聽到它們的聲音時一動也不動,它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動,就像是只木雞一樣,所以可以上場了!」

諸位聽這個故事會覺得很奇怪吧!爭鬥不就是要血氣方剛、鬥志高昂才鬥得贏嗎?平常人都以為是這樣;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後,就不認為是如此;如紀渻子他認為這只鬥雞雖然很強壯,鬥志很高昂,但如果一點風吹草動就先主動攻擊,那它必敗無疑。因此,使它的鬥志收斂於心,才可讓它下場爭鬥。

後來這只訓練後的鬥雞果然一上場就穩穩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雞到了她的身邊百般挑釁,它還是像只木雞一樣處處不動,只以眼睛注視著對方,對方就會產生莫測高深的畏懼,自然的後退,不敢攻擊。萬物眾生也有這種心理戰術,能不斗而勝,連禽類都講究心理的運用,何況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這分不瞋的涵養,不可動不動就心浮氣躁,以為別人都在與你做對。我們要以寬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鬥鬥看,他還以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話說「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要擔心的是人家說你太聰明,太聰明就是狡猾,「聰明」不是好聽的話。如果人家說∶「他怎麼那麼傻,任人家欺侮,一點也不在乎!」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就是成功了。

近來,每次看電視新聞,就教人觸目驚心,從最高的議事殿堂,以至社會群眾皆以暴力做訴求,用拳打腳踢來解決問題。原本可以是很美好的人生,為何卻變成互相爭鬥的情形?這都出於不肯忍讓而起的爭鬥之心啊!

前面也說過「見好不求難」,經濟富裕者還要追求更多的財富,地位崇高者還要追求更高的權勢,所以才會起這番爭鬥混亂的場面。我們每一個人若能盡本分,以佛心為己心,哪還會有什麼爭端?學佛的人,就是要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發脾氣;才是真功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