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貨邏,梵名 Tukhāra, Tuhkhāra, Tusāra。系位於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奧克薩斯河(Oxus)上游之古國。又稱睹佉羅國、吐火羅國、兜佉勒國、都佉國。此國地處東土耳其斯坦至波斯、印度之要衝,該地區原屬波斯帝國之一部分,於西元前三世紀為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出現大夏。至前二世紀為月氏(西方人稱為 Tokharoi)所滅,於前一世紀建立貴霜王朝。其後,相繼遭受印度笈多王朝、波斯薩珊王朝、嚈噠、西突厥之侵擾或統治。至七世紀頃,曾內附唐朝。後復受阿拉伯回教徒統治。
據大唐西域記卷一載,其地南北千餘里,東西三千餘里。東鄰蔥嶺(帕米爾高原),西接波刺斯(波斯,今伊朗一帶),南有大雪山(興都庫什山),北據鐵門(撒馬爾罕南方)。以冬末春初,霖雨不斷,故僧徒於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至三月十五日解安居。
佛教傳播至此地之時代甚早。於阿育王法敕、善見律毗婆沙卷二等,皆記載阿育王時即遣使至此國。據多羅那他佛教史第五章及第十三章所載,睹貨邏王閔那拉(梵 Minara,或即那先比丘經中之彌蘭陀王,巴利名為 Milinda)時,付法藏第五祖提多迦(梵 Dhītika)率五百比丘來此弘法。又迦膩色迦王時,說一切有部四大論師之一的妙音(藏 Dbyavs-sgrogs)亦系睹貨邏國人。
另據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及開元釋教錄卷九等載,佛典之譯者多有睹貨邏國人,如增一阿含經、中阿含經、阿毗曇毗婆沙論、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等之譯者皆是。
睹貨邏國之佛教徒主要往來於迦濕彌羅地方,承襲小乘說一切有部之教法。近代於中亞發掘出土若干睹貨邏語佛典斷片,考定約抄寫於六至八世紀間,幾乎皆依梵語佛典譯出;而其中皆係說一切有部之典籍,尚未發現大乘經典。又睹貨邏語屬印歐語系,與鄰近之印度、伊朗語系不同。
此外,依現存於庫車附近之龜茲(Kizil)千佛洞壁上之遺跡,可察知睹貨邏國人亦曾致力於完成此洞窟寺之工作。[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八、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阿毗曇毗婆沙論卷四十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大唐西域記卷十二、往五天竺國傳、梵語雜名、北史西域列傳第八十五、隋書西域列傳第四十八、唐書突厥列傳第一四○、西域列傳第一四六下吐火羅、西域佛教の研究(羽溪了諦,宗教研究特輯號)、吐火羅·舍衛考(井上真光,立正大學史學會創立三十五週年記念史學論文集,1960)] p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