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盡形壽。形,具有形體樣相之色身。盡形,意指過完此一期有形體、有壽限之有限生命。佛藏經卷下淨見品(大一五·七九七下):「我時皆作轉輪聖王,以一切樂具盡形供養及諸弟子,亦不記我,以有所得故。」 p584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見處】 p0638 瑜伽九十五卷三頁云:如是諸見,且說皆以薩迦耶見為其自性,能生其餘薩迦耶見以為根本所有見趣...心者,謂蘊界處習氣所熏,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亦名異熟識,亦名阿陀那識,以能積集諸習氣故。習氣者,謂由現行蘊等令...(雜語)謂前生之身所持之戒行也。前世持五戒者,於今生生為人,前生持十善戒者。今生生於天,或為人中之王。...凡五卷。譔著年代與譔者皆不詳。又作法本內傳。本書記述後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佛教之傳入並與道教抗衡之事。計...【緣大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p1306 瑜伽七十七卷五頁云: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子題:為斷一切惡進初匙、為修一切善進中匙、為度一切眾生進後匙 行事鈔·對施興治篇:「毗尼母雲,衣作念雲,為除...華譯為清涼或戒,言三業過惡,其性熱惱,惟戒能防息其熾熱焚燒之勢。...(術語)又名根本禪,根本等至或八等至,略稱根本。對於近分定而言。即離各下地修惑而得之初禪乃至非想非非想根本地...【七言論句】 p0059 瑜伽二卷二十頁云:又有七言論句;此卽七例句。謂補盧沙、補盧衫、補盧崽拿、補盧沙耶、補...為「權智」與「實智」之併稱。又作權實二慧。權智,謂了知三乘權化之法,又作方便智;實智,謂了知一乘真實之法,又...(一)指佛教流傳於我國之大乘八宗派。指律宗、三論宗、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密宗。 (二)指唐代法...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
初學菩薩他在修學善根,是有所不足的,因為時間有限,功德無量。以短暫的時間追求無量的功德,到最後一事無成,所以...
古人說: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口德好才能運勢好,運勢好才能少走彎路,多些成就。惡言不出口,苛言不留耳。這是...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性格不穩的人,經常會發脾氣,而發了脾氣之後又常...
近處來,比丘尼學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卻寥寥無幾。比丘本為七眾之首,統領下六眾,時至今日,白衣上座,...【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悲...地藏菩薩因立下要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其名號與形...
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係含意識意色情感。而菩薩之偉大,無意識界,唯慈悲心。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是...
盡形
【佛光大辭典】
上篇:盡未來際 | 下篇:盡是女身 |
(物名)又曰嚫財。齋後之施物,謂之達嚫。因而布施之金銀衣服等,總曰嚫金嚫財等。...
見處
心
前世之戒
漢法本內傳
緣大總法奢摩他毘缽舍那
受施隨事興念法
尸羅
根本定
七言論句
權實二智
八宗
【大藏經】肇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有胸量的菩薩,才能招感廣大的福德

口德決定運勢,聰明人不說的10種話
聖嚴法師《不要以感性來修行》

戒律衰落之原因
臨終三大要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六道地藏菩薩

【推薦】如何知道罪業已經懺悔乾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