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saddharma-pratiksepa。略稱謗法、破法、斷法。謂破壞佛說之正法,主要係指誹謗大乘經典非為佛所說。謂不信般若、法華、無量壽等大乘經典,且加以毀呰誹謗者,斷盡一切善根,墮入大地獄。據無量壽經卷上載,阿彌陀佛發願救度念佛眾生,唯除犯五逆罪與誹謗正法者。又菩薩善戒經以誹謗正法為菩薩八波羅夷(八重戒)之一;梵網經卷下以誹謗三寶為菩薩十波羅夷之一。蓋誹謗正法,泛論之有兩種:(一)不信大、小二乘之法,遂疑惑誹謗。(二)不信大乘經典為佛所說而誹謗之;或見人讀誦、書寫、受持大乘經典而懷輕賤、憎嫉之心。

據智顗之菩薩戒經義疏卷下載,誹謗三寶系由四種邪見所致,即:(一)上邪見,對於一切均撥無因果。(二)中邪見,不說一切無因果,僅說三寶不及外道。(三)下邪見,不說三寶不及外道,僅心中計執二乘之法殊勝,即舍棄大乘而取小乘。(四)雜邪見,於諸種邪見中,有偏執、雜信、暫念小乘、思義僻謬等四種。

據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載,謗三寶戒之制意,略有十義,即:(一)業道尤重,無過此故。(二)燒滅善根,悉無餘故。(三)背恩德,惡中極故。(四)破壞信心,滅法眼故。(五)於善行中,若小若大悉不成故。(六)入於外道邪見網故。(七)為大邪見,斷善根故。(八)作諸眾生惡知識故。(九)斷三寶種,由此見故。(十)令自他成阿鼻業故。然誹謗正法之說於阿含等經中極為罕見,惟多散見於大乘經典中,主要系因教誡小乘聲聞之徒誹謗大乘之故。[法華經卷二譬喻品、道行般若經卷三泥梨品、卷六阿惟越致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一信毀品、卷十六不退品、般舟三昧經譬喻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七、卷十六、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卷中、菩薩地持經卷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四十、釋淨土群疑論卷六、法苑珠林卷五十八] p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