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乃指不言語之修行法。又作啞法。為外道之修行方法。佛門弟子若修此法,則同於外道,為小乘律法所禁止。四分律羯磨疏...(雜語)令一切眾生界盡成佛也。華嚴經十地品曰:佛子!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云何同分彼同分?幾是同分彼同分?為何義故觀同分彼同分耶?謂不離識彼相似根於境相續生故,離識自相似相續生故,是...【種種界智力作業】 p1262 瑜伽五十卷三頁云: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於諸有情...【果】 果為木實之義。對於因而言。一切之有為法,前後相續,故對於前因而謂後生之法為果。擇滅雖為無為法,然由道...(術語)五蓋與十纏。皆煩惱之數。維摩經佛國品曰:悉已清淨,永離蓋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起自福城,後次第南行,所走訪善知識之城數,共計一百一十城。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八(大一○·四二...即執著非有想非無想,並認為死後亦爾之見解。為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屬於計執後際(未來)而生起常見之一類...(術語)戒律之語。新譯謂之表無表,舊譯謂之作無作。作者身口造作之義,表者身口表彰之義。成實論謂之教無教,教示...(術語)西國之法有,以錢財或莊田寄附寺院限七僧常供齋食者,謂之七僧齋。俱舍光記十八曰:有檀越布施錢財或莊田等...(一)指晝夜六時。乃將一晝夜分為六時,即晨朝、日中、日沒(以上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以上為夜三時)。在...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秘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
同一法身 《華嚴經》以盧舍那佛為教主,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教主,這兩土教主的法身同是毗盧遮那。對華藏世界與極...
十惡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種,貪、嗔、癡,要把它斷除;口有四種,兩舌、惡口、妄語、綺語,要把它斷除;身有三種過...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釋。 我們先看第一段: 這一段是先...俗語說:寧願玉碎也不願瓦全。就是說,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也不願被他人所得。這是人類的劣根性,每個人往往都有自己...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身體上下功夫:身為苦本,法性常樂; 3、不陷入人情世故:人情...有些東西一旦擁有了就是負擔,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有些東西明明擁有了,卻不屬於你的;有些東西看似沒擁有,卻...
佛陀很少給人析夢。析夢就是解夢,對所夢之境的分析。夢有沒有根據,對現實有沒有某種隱喻意義?凡人有漏有煩惱,故...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導師,引導人到菩提正道的就叫導師。因為我們眾生都是無...
阿羅漢果補特伽羅
【阿毗達磨辭典】
阿羅漢果補特伽羅者,謂已永斷有頂第九品煩惱安住彼究竟道。問若阿羅漢永斷三界一切煩惱,何故但言永斷一切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果耶?答最勝所攝故,云何最勝?由此五結是取上分因及不舍上分因故名最勝,所以者何?由色無色愛取欲界上色無色界生故,由掉慢無明不舍此上生故,以愛慢疑上靜慮者,為彼所惱故。
上篇:阿羅漢果 | 下篇:安立差別門 |
【有勇決法】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頁云:若所說法,能正顯示出一切苦不退還行;是故此法,名有勇決。...
啞法
眾生界盡
同分彼同分
種種界智力作業
果
蓋纏
一百一十城
非有想非無想論
作無作
七僧齋
六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彌陀即是毗盧師,極樂即是華藏界

五戒都修不好,憑什麼得出世間的聖果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妄殺群牛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懂得舍棄便是擁有

夢境對現實有沒有某種隱喻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