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機請用瀏覽器訪問:http://m.fodizi.tw
文庫首頁
隨機推薦
佛教故事
法師大德
佛教經文
佛教知識
佛教詞典
全部文章
佛法入門
佛學問答
阿彌陀佛
佛弟子文庫
>
禪林象器箋
>
正文
缽單
【禪林象器箋】
〈日用軌範》云:「先展缽單,仰左手取缽安單上。」
忠曰:「缽單之制,柿汁累合厚紙造之,橫折三之一,更豎三折,如乙字展鋪以承鐼子。展時,垂短折方在床外。」
上篇:
不臘次
下篇:
不釐務侍者
網站郵箱
手機客戶端
推特
Line
WSA
Gmail
二維碼
臉書
種子六義
【種子六義】 p1260 世親釋二卷十頁云:一切種子、復有六義。剎那滅者:謂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
對於父母
長阿含經曰人子當以五事敬父母,云何為五? 一者、供養無乏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 二...
插單
(雜語)禪林之語。初入禪林,插入己單位於僧堂眾僧間也。敕修清規新戒參堂曰:歸堂插單,隨眾禪誦。...
龍樹山
梵名 Nāgārjunikondā。指南印度基斯特那河(Kistna)中游右岸之台狀丘。龍樹山之稱謂可上溯至十四世紀。西元一九...
天台四教儀
全一卷。又作四教儀、諦觀錄。高麗僧諦觀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宋初,諦觀應吳越王之請,攜帶天台三大部至我國...
迷悟
【迷悟】 為惑業所纏縛,稱作迷;解脫惑業,了知真理,稱作悟。佛教旨在引導眾生轉迷成悟,由凡夫趣向佛果。迷則輪...
初靜慮靜相
【初靜慮靜相】 p0682 瑜伽三十三卷五頁云:如是名為由六種事,覺了欲界諸欲粗相。復能覺了初靜慮中所有靜相。...
趙州
(人名)趙州觀音院從諗,南泉普願之法嗣也。唐曹州人,姓郝氏,童稚於本州扈通院披剃,未受戒,便抵池陽參南泉,值...
法界宗
即華嚴宗。華嚴宗之教義乃闡說法界之自在無礙,故又稱法界宗。或指北齊護身寺自軌所立五宗之法界宗。華嚴五教章卷一...
自語相違過
因明用語。自語相違,梵語 svavacana-viruddha。因明三十三過中,宗九過之一。即於因明對論中,立者(立論者)所立...
不樂戒不重戒佛不讚嘆
資持記釋云:「雜含,出第三十卷。初四句明自不學。彼文初下有始字,謂從初不學也。見下二句,明不喜他學。我下顯非...
餓鬼道
(界名)道者道路之義。造餓鬼業因者所行之道路,故曰餓鬼道。五道或六道之一。...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
在無為法契證上談證位
修行需要修清淨心。但是在我們的執著、五欲六塵還憧憧於胸的時候去談什麼清淨,都是不能去談的,是不夠資格的。念念...
文珠法師《學佛必修的課程:四清淨明誨》
我們學佛,無論目的是想獨善其身,作個自了漢;抑或是想兼善天下,實行菩薩道,自利利他;都可以在佛所說的無量法門...
克服憂慮和疑慮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訴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要有現在觀,觀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間。既然你處在現在這個時間,就不要憂慮未來會發生...
沒有上鎖的門
鄉下小村莊的偏僻小屋裡住著一對母女,母親深怕遭竊總是一到晚上便在門把上連鎖三道鎖;女兒則厭惡了像風景畫般枯燥...
舐犢之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裡,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的限定為三斤,...
應該該如何看待「情」
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情的本質是什麼呢?此外,眾生皆有情,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情?...
行住坐臥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於佛前禮拜持誦,隨自身閑忙,立一課程。此外,則行,住,坐,臥,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時當默念,不宜出...
布袋和尚詩偈中為人處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異著稱,他在江浙一帶化緣,出入市鎮鄉村...
詞典首頁
禪林象器箋
大藏經
更多文章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世間和出世間功德
【淨界法師】臨命終時永遠記住一句話:往事不堪迴首
【寂靜法師】種好你生命的福田
白岩松成功背後的故事:衹要努力,命運總會來敲門
【阿姜查】你有沒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金剛經
工作事業
戒殺放生
超度意義
觀音菩薩
臨終關懷
獲得財富
地藏經
釋迦牟尼佛
佛教智慧
學佛感應
佛法治病
婚姻家庭
因果報應
阿彌陀佛
轉變念頭
孩子教育
普門品
地藏菩薩
佛法入門
如瑞法師
弘一大師
達照法師
妙蓮老和尚
其他法師
淨慧法師
淨界法師
星雲法師
印光大師
慧律法師
蓮池大師
靜波法師
廣欽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
宏海法師
大安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