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詩偈中為人處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異著稱,他在江浙一帶化緣,出入市鎮鄉村。經常肩上背一個布袋併手拿錫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掬、大腹便便,人稱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性格樂觀恢諧、寬容大度、隨遇而安、席地而臥。能不氣不惱地笑對一切欺辱羞罵,從來不計較別人也不報復別人,更不與人爭長論短。

而且還能示人吉凶,無不靈驗。所以人們也都非常喜歡他,便稱他為「歡喜佛」。後梁末年,契此和尚坐化於明州岳林寺前,示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的詩偈,時人認為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在中國多數漢傳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布袋和尚曾作有許多詩偈,闡述他對佛法的理解和對為人處世的獨特觀點。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他的部分詩偈。

布袋和尚一次外出化緣,有居士問他:「和尚何姓?何年月日生?法臘幾何?」師云:「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只這布袋與虛空齊年。」居上因謂師曰:「和尚此去,若有人問,只恁麼對,不可墮他人是非。」師答以偈曰: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無罣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這首詩偈表達了布袋和尚看破人我是非,不染指是非恩怨,忍辱寬容的哲理思想。其中「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告訴我們世事紛繁複雜,人與人之間往往會因為見解和自身修養水平的不同,對於不符合自己心願的人產生怨恨心理。這些憎恨,既有同事之間因為名利等方面的爭端引起嫉妒乃至暗中加害,也有因戀情失敗產生的怨恨心理。人世的許多悲劇莫不由怨恨產生。總之,人世間因各種原因引起的恩恩怨怨實在太多。恩愛的夫妻可能轉瞬間變成陌路,患難之交的朋友也可能分道揚鑣。世事變幻不定。對於人世這麼多的是非恩怨,布袋和尚卻不去計較分別,因為他已經將世事看得很淡了。所以有愛時不洋洋自得,恨來時亦坦然處之。時刻以平常心來對待,是非憎愛自然也無法左右自己了。

後面的幾句詩偈告訴人們,為人心量要大,對他人過分的言行要學會寬容對待。即使對那些曾與你結怨的冤家,你也應當以寬容之心宋對待,天長日久,那些冤家會從你的寬容中幡然省悟,對自己錯誤行為感到羞愧,他們會對你倍加尊敬。作為修行之人應當具備忍辱寬容的心量,就是俗世中人,這也是一種必備的基本修養。如《菜根譚》中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這兩句話是對契此和尚忍辱寬容思想的最好註解。

其實,我們在平日生活中若能夠不計個人恩怨,以責人之心責己,以寬容之心待人,你最終就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寬容。布袋和尚在本偈中告訴人們為人處世應當具備的態度:對待知己之人,也應當講究分寸,若過分親密,時間一長也會由親變疏;對於冤家對頭,也不必整天咬牙切齒,適當學會以和善的態度來與他們相處,你會發現,他們對你的態度會明顯改善。久而久之,就會與你和睦相處了。人只有放下世間的是非愛憎,才能不受這些問題的困擾,從而能夠在與人和平共處中悟道成佛了。

有居士問布袋和尚:「和尚有法號否?」師又答以偈曰: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

打開遍十方,八時觀自在。

傳說布袋和尚在浙江一帶化緣時,每天身上背著一個大布袋,不論別人給他什麼東西,他都笑而納之。奇怪的是,這個布袋好像很大,裡面裝再多的物品永遠也裝不滿。所以布袋和尚在本偈中說這個布袋打開可以足遍十方,可見布袋之大,難以想像。布袋和尚的這首偈語的本意不在於此,而是旨在告訴人們為人的道理:一個人為人處世,應當具有像布袋一樣的心量,無論世間善惡美丑等各種東西都能容納得下,並且能夠對此心無罣礙,你就會生活灑脫自在。

布袋和尚另外一首詩偈中說: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白幹了,

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在我們紛繁複雜的塵世上,總有一些人整天無事生非,今天道東家的長,明天說西家的短,彷彿除了他本人以外,人世間沒有一個完美的人。這些人不只是評論別人的不是,有時還會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使本來關係融洽的人,因挑撥而心存隔閡。不僅如此,他們有時還會無中生有地捏造事實,以誹謗他們看不慣的人,使人每天處於他們的造謠中傷之中而不能自拔。

對於這些是是非非,大多數人通常會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來報復對方。這樣一來,你可能因發泄了心中的不滿,得到一時之快。但同時也增加了對方的憎恨之心。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你,使你因此受到更大的傷害。也有的可能會因雙方互不相讓,致使本來很小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造成人們都不願看到的悲劇。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若是不能忍受一時之辱,往往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既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了莫大的痛苦,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這種以怨報怨的方式,不但不能使是非恩怨得到有效的化解,反而會使積怨越來越深,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與其兩敗俱傷,倒不如採取忍辱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這些無中生有,誹謗別人的人。

契此和尚的這首詩偈告訴我們,要想做一個心無煩惱的人,就應當學會少欲知足,一切隨緣。為了更好地與人相處,我們應當學會以忍辱寬容的心態來對待傷害我們的人。如果我們都能以彌勒菩薩的忍辱精神來對待外宋的傷害,不僅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而且還能夠使你生活得平靜安樂,無憂無惱。

居士又問布袋和尚:「有行李否?」答以偈曰: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

睹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這首詩歌表達了契此和尚曠達瀟灑、逍遙自在,不為物役的灑脫自然的生活態度。佛家歷來主張人們應當清心寡慾,認為一個人如果減少對物質的慾望,自己便會生活得心無罣礙,輕鬆自在。世間之人,對物質的追求往往貪多勿得,被名聞利養所累而不得自由。契此和尚以一缽一袋的化緣經歷告訴人們,人只有少欲知足才會活得悠然自得。首兩句「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形象地寫出了作者淡泊處世的簡單生活。布袋和尚居無定所,所乞無類,為求正果雖孤身萬里亦無所懼。無居所,無定食,放下雜念超然入世,方能修得悟徹圓明,瞭然生死。這是一位遊方者生活的真實寫照。

這首詩偈還反映了對世態炎涼的感受。「睹人青眼在」表達了作者對人情冷漠的失望,世人執迷不悟如是,值得青眼相加的人太少,欲度化此凡塵眾生,可謂艱難。詩句中的「青眼」是指人高興時眼睛正著看,黑色的眼珠在中間。比喻對人的喜愛和重視(跟「白眼」相對)。契此和尚在遊方化緣的過程中,經常受到別人的冷眼相待,甚至連他問路,世人也是不理不睬。但契此和尚並不以為意,反而將此作為度化世人的一個契機。他把自己所化得的食物都留給那些生活困苦的人,以此使那些冷眼之人得到感化。後面的「問路白雲頭」,寫得頗有些矯矯不群,豁然間展開了全詩的境界,深遠幽邃。

居士又問:「弟子愚魯,如何得見佛性?」以偈答曰:

即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

布袋和尚回答弟子的偈語十分巧妙。他的這種「即心是佛」的主張,正是禪宗頓悟成佛思想的體現。禪宗要學徒斷除對外境的攀緣分別之心,但凡內觀自心,心若清淨,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就會顯現。若被外境所轉,自己就會每天生活在煩惱痛苦之中而不得自在,更談不上見性成佛了。布袋和尚認為縱然「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也不如反觀自心來得真實。

層士又曰:「和尚此去,須止宿寺舍,莫依族捨而住。」答以偈曰:

我有三寶堂,裡空無色相。

不高亦不低,無遮亦無障。

學者體不如,求者難得樣。

智者解安排,千古無一匠。

四門四果生,十方盡供養。

弟子勸告布袋和尚,應到寺院之中投宿,不到世俗人家去,免得被世人所輕慢。布袋和尚以這首偈語回應了弟子。他認為自己有一個三寶堂屋,這個堂屋內空沒有色相,既不高也不低,四週也沒有任何遮擋。布袋和尚所說的自己居住的屋子是無形五色的,他所說的堂屋是人心量的屋子,若人心量寬容,足可以容納任何事物。詩愒接著說,這個堂屋是學者的身體比不上的,求法之人也難以得到具體的模樣。這種堂屋具有大智慧的人才知道如何去安排,不需要工匠的雕琢,一個人若擁有了這樣的堂屋,就能夠修得正果,得到十方的供養了。

居士聽過布袋和尚的偈語,又作禮曰:「願和尚再留齋宿,以盡弟子恭敬之意。」是夕,師復書一偈於居士之門曰: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

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

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

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

體相本自然,清淨常皎潔。

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布袋和尚所說的一軀佛,就是指的自性佛,這個自性佛是人人本具的。這一軀佛不用雕塑也不用裝飾,沒有泥土和色彩,沒有形象和聲音,技術再高超的畫工也難以描摹出其形象,最擅長偷盜的竊賊也難於施展其法術。這個清淨佛性本來具足,清淨皎潔,只是因為有的人不能夠見自本性,於是便有了煩惱痛苦。布袋和尚認為,這種佛性雖然無形無像,但卻可以分身千百億度化眾生。

布袋和尚一次接受農家的齋供養,農夫問他如何是道,他答曰: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偈實寫插秧,虛寫禪者的修持。詩人將插秧這一平常的勞動來比喻為修道,認為人若能達到心底清淨,沒有污染,修道者的內心就會像插秧時見到的水中天一樣清淨明澈,這時人就回歸到了本來面目,得大自在。詩歌的最後一句告訴我們,作為勞動,插秧的後退其實是在前進。其中蘊涵的人生哲理是:我們在為人處世時,應當學會寬容別人,凡事退讓一步為高。當你寬容了別人,你就會得到別人善的回報,自己也會成為一個受人歡迎、有所成就的人。

一次,布袋和尚路過集市,見市人擠擠。嘆曰:

奔南走北欲何為,日歲光陰頃刻衰。

自性靈知須急悟,莫教平地陷風雷。

俗話說「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世間之人整天為了生計而奔忙,但光陰如梭,在人還沒有忙出名堂的時候,不覺人生已經老態龍鐘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覺悟自心,便只有在輪迴之中流轉,不能得到解脫自在。布袋和尚意即勸人在為利益而忙的同時,要為自己的將來集聚資糧,不能永在生死輪迴中沉浮。

布袋和尚在集市上作了上首詩偈之後,又作偈云: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人坑。

疾須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王。

布袋和尚認為世人每天忙忙碌碌不過是在追名逐利,其實名利是一個陷人坑,一個人一旦被名利所束縛,便永遠難於從這個陷人坑中走出來。這樣的人永遠也活不出生活的樂趣。因為名利容易滋長一個人的貪心,人有了貪心就會造作惡業,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對此,布袋和尚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疾須返照娘生面,一片靈心是覺王。」所謂「娘生面」是禪宗的名詞,意思是自己的本來面目,清淨佛性,這是禪宗學徒經常要參的一個話頭。一旦人能夠覺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就不會再迷惑顛倒了,自己就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了。

一次,鄉人問師:「何常持布袋?」答曰:「包納乾坤。」曰:「意趣若何?」師答以偈:

圓覺靈明超太虛。目前萬物不差殊。

十方法界都包盡。惟有真如也太迂。

當有鄉人問布袋和尚常持布袋做何用處時,布袋和尚回答說:「包納乾坤」。當問及意趣如何時,布袋和尚以一偈語給予回答。偈語意思是說,人人都有光明無染的清淨佛性,迷途之人因被妄念執著而不能證得,人若覺悟之後,看待一切事物不起分別執著之念,這時十方法界在他的眼裡都沒有什麼取捨分別了。

布袋和尚一次受關主齋供。問曰:「今日出關,何時入關?」和尚答云:「若有出入,即非禪關:若無出入,誰號禪關。有無一致,出入齊觀,無為直指,菩提涅槃。」偈曰:

關非內外絕中央,禪思宏深體大方。

究理窮玄消息盡,更有何法許參詳。

所謂禪關只是為尚未證道的禪宗學徒方便而設,若人已經悟道,則出關、入關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不過徒具假名而已。禪宗的修證都是主張心清淨則一切清淨,內心沒有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佛性現前。佛之所以說自己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佛法,就是因為佛法都是給那些鈍根眾生而設,目的是為了讓他們通過聽經聞法這樣一種方式,進而修證成佛。如果人人都悟道了,這種形式上的東西就可以丟棄了。這就是這首偈語中布袋和尚所要告訴大家的道理。

問師:「如何化導?」答以偈曰:

肩挑明月橫街去,把定乾坤莫放渠。

遇聖遇凡俱坐斷,寂光勝地可安居。

布袋和尚的這首偈語表達了他隨緣隨分教化學人的方式。布袋和尚一生留給別人的印像是一個瘋瘋癲癲的形象,而且,對於別人對他的冷嘲熱諷從來不以為意,反而還以笑臉相迎。他就是以自己忍辱寬容的方式,在隨順眾生的處世中轉變了眾生劣根性。他的「肩挑明月橫街軀,把定乾坤莫放渠」就是一種任運隨緣的教化方式,不論眾生有多麼難度,布袋和尚都不會灰心。他認為,一個真正發大心要度脫眾生的人,應該遇聖遇凡都能夠同樣對待,不度脫眾生決不罷休,如果能夠這樣,那麼,西方極樂淨土一定會有你的安身之處。

師於寺前佇立,眾僧問師:「久立何為?」師曰:「我在此時個同參釋迦未生的人。」眾笑曰:「釋尊說法利生滅度久矣。」師曰:「汝等徒知佛之滅度,焉知佛之未生。苟知未生,定知無死。只知無死二字,衲子家珍。當諦信不疑,皎然非物。爾我皆如也,否則虛生浪死。」偈曰:

無生無死佛家風,不墮古今莫定蹤。

觸處圓明常湛寂,龍華雞足兩無從。

修道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在一個人入涅槃後,還可乘願救度眾生,在娑婆與淨土之間任意往來。這時,不論你走到哪裡,你的湛寂圓明的佛性就能隨處顯現,若是證道之後,龍華會上學法和雞足跟隨迦葉學法部屬於多餘的了。

布袋和尚將入滅前,於岳林寺東廊下端坐盤石,而說偈曰: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這首偈語告訴人們,布袋和尚本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在塵世間為了救拔不同地區的眾生,而化身隨處都能示現。可惜的是,當時的很多人不能明白彌勒菩薩的真實用意,更不了解這個瘋僧就是彌勒化身,他們錯過了接受彌勒教化的時機,只有沉淪苦海。這表現了布袋和尚對自己度化眾生過程中的一點遺憾。

布袋和尚的詩偈從不同方面闡述了布袋和尚悲憫眾生,忍辱寬容的人生態度,告訴人們為人處世的正確方法,闡述了他對修道的具體觀點。我們現代的學佛者若能細心體會其詩偈,不僅能夠掌握正確的修證方法,而且還能得到為人處世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