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之制,排列門有三,故亦稱三門。

《敕修清規·聖節》云:「堂司備榜,張三門之右。」

《日用清規》云:「藥石罷,出寮不得出三門。」

《傳燈錄·睦州陳尊宿章》云:「一日,有天使問:『三門俱開,從那門而入?』師喚:『尚書!』天使應諾。師云:『從信門入。』」《聯燈?睦州章》,天使為吳尚書。

《五燈會元?仰山章》,陸希聲相公機語與此因緣相類。

《釋氏要覽》云:「凡寺院有開三門者,只有一門,亦呼為三門者,何也?《佛地論》云:『大宮殿,三解脫門為所入處。』大宮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脫門, 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門入也。」

《羅湖野錄》云:「死心禪師,以大觀元年丁亥九月從洪帥李景直之命住黃龍山。明年,揭榜於門曰:『仰門頭行者,賓客到來,劃時報覆;即不得容縱浮浪小輩到此賭博;常切掃灑精潔。凡置三門者,何也?即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今欲登菩提場,必由此門而入。然高低普應,遐邇同歸,其來入斯門者,先空自心;自心不空,且在門外。戊子九月十八日,死心叟白。』」

《護法錄·育王山碑銘序》云:「三解脫門,則僧伽智華作之。止此」即謂三門也。

三門閣上必設十六羅漢像,中安寶冠釋迦,以月蓋長者、善財童子為挾侍。釋迦或為觀音。

又有妥五百羅漢者。《釋氏資鑒》云:「宋元豐元年,天嘗久旱,帝禁中齋禱甚力。一夕,夢有僧乘馬馳空中,口吐雲霧。既覺,而雨大作。翌日,遣中貴道夢中所見,物色相國寺三門五百羅漢中,至十三尊略彷彿,即迎入內觀之,正帝所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