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三
安慧菩薩糅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
復次蘊界處廣分別云何嗢拕南曰。
實有性等所知等 色等漏等已生等
過去世等諸緣等 云何幾種為何義
問蘊界處中云何實有。幾是實有。為何義故觀實有耶。答謂不待名言此餘根境是實有義。一切皆是實有。為捨執著實有我故。觀察實有。所以建立此三問者。為斷相事二愚及增益執故。云何實有者辯實有相為斷相愚。一切實有者為斷事愚。捨著實我者為斷增益執。如是餘處如理應知。不待名言根境者。謂不分別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義。不待此餘根境者。謂不待此所餘義而覺自所覺境。非如於瓶等事要待名言及色香等方起瓶等覺。
云何假有。幾是假有。為何義故觀假有耶。謂待於名言此餘根境是假有義。一切皆是假有。為捨執著。實有我故。觀察假有。
云何世俗有幾是世俗有。為何義故觀世俗有耶。謂雜染所緣是世俗有義。一切皆是世俗有。為捨執著雜染相我故。觀察世俗有雜染所緣者。能發一切雜染義故。雜染相我者。執我為雜染因故。
云何勝義有。幾是勝義有。為何義故觀勝義有耶。謂清淨所緣是勝義有義。一切皆是勝義有。為捨執著清淨我相故。觀察勝義有。清淨所緣者。為得清淨緣此境界。是最勝智所行義故。一切皆是勝義有者。以一切法不離真如故。諸法無我性是名真如。彼無我性真實有故。
云何所知。幾是所知。為何義故觀所知耶。謂所知有五種色。心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無為。色謂色蘊。十色界十色處及法界法處所攝諸色。心謂識蘊。七識界及意處。心所有法。謂受蘊想蘊相應行蘊及法界法處一分。心不相應行謂不相應行。蘊及法界法處一分。無為謂法界法處一分。若依是處雜染清淨。若所雜染及所清淨。若能雜染及能清淨。若於此分位。若此清淨性。由依此故。一切皆是所知。處者謂色法。所染淨者。謂心法。能染淨者。謂貪等信等心所有法如其次第。分位者。謂於色心及心法分位。假立心不相應行法。清淨性者。謂清淨無為法。如其所應非一切。所以者何。唯法界及擇滅。是清淨性故。又所知法者。謂信解智所行故。道理智所行故。不散智所行故。內證智所行故。他性智所行故下智所行故。上智所行故。厭患智所行故。不起智所行故。無生智所行故。智智所行故。究竟智所行故。大義智所行故。當知此中以十三種智所緣境界。顯示所知義。十三智者。謂聞所生智。思所生智。世間修所生智。勝義智。他心智法智種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盡無生智。大乘智。如是諸智隨其次第是信解等智他心智名他性智者。謂緣他心為境故。法智名下智者。謂於諸諦最初生故。種類智名上智者。謂從法智後所生故為厭患故名厭患智。為不起故名不起智。緣無生故名無生智。緣智故名智智。緣究竟故名究竟智。緣大義故名大義智。自利利他名為大義。為捨執著知者見者我故。觀察所知。
云何所識。幾是所識。為何義故觀所識耶。謂無分別故。有分別故。因故轉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細差別故。當知是所識義。無分別者。謂五識身。有分別者。謂意識身。因者。謂阿賴耶識。轉者。謂所餘識。相者。謂根及義。相所生者。謂根義所生諸識。能治所治者。謂有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如是等。微細差別者。謂七種難識了別差別。故七種難識了別者。一不可知了別器了別。謂一切時無分別行相故。二種種行相了別。謂一法一行有種種相。此難建立是故微細。三俱有了別。謂一時間諸識俱起。云何各別了自境界。此難建立是故微細。當知此微細言通一切處。四能治所治速疾迴轉了別。謂具縛者云何有貪等心。須臾轉變起離貪等心。五習氣了別。謂諸業現行熏習於心。云何非離心外別有習氣亦非即心。又與果時次第而轉。六相續了別。謂無量種感自身業熏習在識。云何於餘明瞭將命終位暫起覺悟。餘業熏習轉於異趣令生相續。七解脫了別。謂阿羅漢心證得第一無戲論法性。超過生死曾所積習一切種有漏行。云何此心行相流轉。此難建立是故微細。如是當知。一切皆是所識。為捨執著能見者等我故。觀察所識。見者等言當知。為顯見者聞者嗅者嘗者觸者識者。
云何所通達。幾是所通達為何義故觀所通達耶。謂轉變故隨聞故入行故來故往故出離故。是所通達義言所通達者。謂六神通所有境界。以如意通運轉差別所顯故。說此所通達境界名為轉變。以天耳通了達種種異趣音聲故名隨聞。以他心通了有貪等種種心行。故名入行。以宿住通了過去生展轉來事。故名來。以天眼通了達未來所往生事故名往。以漏盡通了知解脫三界方便故名出離。如是一切皆是所通達。後以三通遍緣一切境界故。為捨執著自威德我故。觀察所通達。
云何有色。幾是有色。為何義故觀有色耶。謂色自性故。依大種故。憙集故。有方所故。處遍滿故。方所可說故。方處所行故。二同所行故。相屬故。隨逐故。顯了故。變壞故。顯示故積集建立故。外門故。內門故。長遠故。分限故。暫時故。示現故。是有色義。色自性者。謂即用色法為自性故名為有色。非與餘色合故名為有色。是故最初說色自性。依大種者。此顯與餘色合故名有色。諸所造色與大種色合故名有色。諸大種色展轉合故名有色。憙集者。即有色法以憙為集名為喜集。非如現在憙愛以先觸受等為集名為憙集。有方所者。有份量故。處遍滿者。形量遍十方故。方所可說者。可說在此在彼方故。方處所行者。謂隨所住方所緣性故。二同所行者。謂二有情共所緣性故。非如無色法。如自所受他不能取故。相屬者。謂眼識等亦名有色系。屬有色根故。隨逐者。謂生無色界異生諸色種子所隨逐故。顯了者謂諸尋思由能顯了所緣境故。變壞者。謂五蘊。由手等所觸受等所切。隨其所應即便變壞以變壞是色義故。顯示者。謂諸言說顯示義故。積集建立者。謂極微已上色。有微細分可建立故外門者。謂欲界色。妙欲愛所生故。內門者謂色界色。定心愛所生故。由此道理說彼諸色。名意生身。長遠者。謂異生色不可建立。前後兩際有邊量故。分限者。謂有學色。已作生死分限故。暫時者。謂無學色。唯餘現在一有身故。示現者。謂如來等所現諸色。唯是示現非真實故。一切皆是有色。或隨所應。一切是有色者。謂變壞色等。隨所應者。謂餘色外門等六。色差別當知與受等共。為捨執著有色我故。觀察有色。
云何無色。幾是無色。為何義故觀無色耶謂有色相違是無色義。一切皆是無色。或隨所應。為捨執著無色我故。觀察無色。一切是無色者。謂與無色相系屬故。
云何有見。幾是有見。為何義故觀有見耶。謂眼所行境是有見義。餘差別如有色說。謂如前說。色自性等乃至示現說名有色。如是有見自性等乃至示現。說名有見一切皆是有見。或隨所應。一切是有見者。謂相屬有見。等所以者何。諸無色法與有見色相屬故。亦名有見為捨執著眼境我故。觀察有見。
云何無見。幾是無見。為何義故觀無見耶。謂有見相違是無見義。一切皆是無見。或隨所應。為捨執著非眼境我故。觀察無見。
云何有對。幾是有對為何義故觀有對耶。謂諸有見者皆是有對。又三因故說名有對。謂種類故。積集故。不修治故。種類者。謂諸色法互為能礙。互為所礙。能礙往來是有對義。此唯應言互為能礙。所以復言互為所礙者。為建立光明等色是有對故。以彼唯是所礙非能礙性性自爾故。種類是自性義。積集者。謂極微已上。以一極微無對礙故。不修治者。謂非三摩地自在轉色。定自在力所轉諸色無對礙故。如平等心。諸天又損害依處。是有對義謂若依若緣能生瞋恚名為有對。即以如是有對義故。一切皆是有對。或隨所應。謂所餘義為捨執著不遍行我故。觀察有對。
云何無對。幾是無對。為何義故觀無對耶。謂有對相違是無對義。一切皆是無對。或隨所應為捨執著遍行我故。觀察無對。云何有漏。幾是有漏。為何義故觀有漏耶。謂漏自性故。漏相屬故。漏所縛故。漏所隨故。漏隨順故漏種類故。是有漏義。漏自性者。謂諸漏自性漏性合故名為有漏。漏相屬者。謂漏共有心心法。及眼等漏相應故。漏所依故。如其次第名有漏。漏所縛者謂有漏善法。由漏勢力招後有故。漏所隨者。謂餘地法。亦為餘地諸漏麁重所隨逐故。漏隨順者。為順抉擇分。雖為煩惱麁重所隨。然得建立為無漏性。以背一切有順彼對治故。漏種類者。謂阿羅漢有漏諸蘊。前生煩惱所起故。五取蘊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有漏。謂除最後三界二處少分聖道眷屬及諸無為。非有漏故。為捨執著漏合我故。觀察有漏。
云何無漏。幾是無漏。為何義故觀無漏耶。謂有漏相違是無漏義。五無取蘊全及三界二處少分是無漏。為捨執著離漏我故。觀察無漏。
云何有諍。幾是有諍。為何義故觀有諍耶。謂以依如是貪瞋癡故。執持刀杖發起一切鬪訟違諍。執持刀杖等是諍因貪等是諍自性。如是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所隨故。彼隨順故。彼種類故。是有諍義。乃至有漏有爾所量。有諍亦爾。彼所隨義故。為捨執著諍合我故。觀察有諍。
云何無諍。幾是無諍。為何義故觀無諍耶。謂有諍相違是無諍義。乃至無漏有爾所量無諍亦爾。為捨執著離諍我故觀察無諍。
云何有染。幾是有染。為何義故觀有染耶。謂若依如是貪瞋癡故。染著後有自身。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隨逐故。彼隨順故。彼種類故。是有染義。染著後有者。謂貪瞋癡是染著。後有因故名染。云何瞋恚是染著後有因。謂由憎嫉諸清淨法染著後有故。如是乃至有諍有爾所量。有染亦爾。為捨執著染合我故觀察有染。
云何無染。幾是無染。為何義故觀無染耶。謂有染相違是無染義。乃至無諍有爾所量。無染亦爾。為捨執著離染我故。觀察無染。云何依耽嗜。幾是依耽嗜。為何義故觀衣耽嗜耶。謂若依如是貪瞋癡故。染著五欲。彼自性故。彼相屬故。彼所縛故。彼隨逐故。彼隨順故。彼種類故。是依耽嗜義。何等瞋恚能起染著。謂憎嫉出離如是乃至有染有爾所量。依耽嗜亦爾。為捨執著耽嗜合我故。觀察依耽嗜。
云何依出離幾是依出離。為何義故觀依出離耶。謂依耽嗜相違是依出離義。乃至無染有爾所量。出離亦爾。為捨執著離耽嗜我故。觀察出離。
云何。有為幾是有為。為何義故觀有為耶。謂若法有生滅住異可知。當知是有為義。一切皆是有為。唯除法界法處一分。為捨執著無常我故。觀察有為。
云何無為。幾是無為。為何義故觀無為耶謂有為相違是無為義。法界法處一分是無為為捨執著常住我故觀察無為。問無取五蘊當言有為。當言無為。答彼不應言有為無為。何以故。諸業煩惱所不為故。不應言有為。隨欲限前不限前故。不應言無為。所以者何。無取諸蘊隨所欲樂。若現前若不現前無為不爾。以常住故問如薄伽梵說。一切法有二種。謂有為無為。云何今說此法非有為非無為耶答此亦不離二種故。所以者何。若由此義說名有為。不以此義說名無為。若由此義說名無為。不以此義說名有為。依此道理唯說二種。何以故。隨欲現前不現前義故。說名有為。諸業煩惱所不為義故。說名無為。是故此亦不離二種。
云何世間。幾是世間。為何義故觀世間耶。謂三界所攝及出世智後所得似彼顯現是世間義。似彼顯現者。謂似三界所攝相顯現。似真如等所現相貌。是出世間。未曾得故。如是諸蘊一分十五界十處全。及三界二處一分。是世間。一分者。謂除正智所攝及後所得似出世間相顯現並無為法。為捨執著世依我故。觀察世間。
云何出世。幾是出世。為何義故觀出世耶謂能對治三界。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故。是無分別出世間義。能對治三界者。謂諸聖道此復二種。一聲聞獨覺所得。對治常等顛倒。無顛倒分別故名無分別。二菩薩等所得。對治一切色等法戲論。無戲論分別故名無分別。諸無為法非一切分別所依處故。名無分別。又出世後所得。亦名出世。依止出世故。如是諸蘊一分。及三界二處一分是出世為捨執著獨存我故。觀察出世。
云何已生。幾是已生。為何義故觀已生耶。謂過去現在是已生義。一切一分是已生。為捨執著非常我故。觀察已生。又有二十四種已生。謂最初已生。相續已生。長養已生。依止已生。轉變已生。成熟已生。退墮已生勝進已生清淨已生。不清淨已生。運轉已生。有種已生。無種已生。影像自在示現已生。展轉已生。剎那壞已生。離會已生。異位已生。生死已生。成壞已生。先時已生。死時已生。中時已生。續時已生。最初已生者。謂初續生時。相續已生者。謂續生已後。長養已生者謂由眠夢飲食梵行定為因。四種長養。依止已生者。謂內諸根。轉變已生者。謂能隨順生樂受等諸根變異成熟已生者。謂於衰老位。退墮已生者。謂捨善趣生惡趣中。勝進已生者。謂與彼相違。清淨已生者。謂遊戲忘念意相憤怨。樂變化天。他化自在色無色界諸天。多放逸故。隨其所應。於所受用境及所住定自在而轉。不清淨已生者。謂彼所餘。運轉已生者。謂往來位。有種已生者。謂除阿羅漢最後蘊。無種已生者。謂最後蘊。影像自在示現已生者。謂所知事同分色。解脫所生色。及如來等色。如其次第。展轉已生者。謂前後生相續。剎那壞已生者。謂一一剎那諸行相。離會已生者。謂愛不愛於會離位。及心於有貪離貪等位。異位已生者。謂於羯邏藍等位。生死已生者。謂有情世間。成壞已生者。謂器世間。先時已生者。謂先時有。死時已生者。謂死有。中時已生者。謂中有。續時已生者。謂生有。
云何非已生。幾是非已生為何義故觀非已生耶。謂未來及無為法。是非已生義。一切一分是非已生。為捨執著常住我故。觀察非已生。又已生相違是非已生義。
云何能取。幾是能取。為何義故觀能取耶。謂諸色根及心心法。是能取義。三蘊全色行蘊一分。根相及相應相。如其次第十二界六處全及法界法處一分相應自體。是能取。為捨執著能受用我故。觀察能取受用我者。計我能得愛不愛境。又能取有四種。謂不至能取。至能取。自相現在各別境界能取。自相共相一切時一切境界能取。不至能取者。謂眼耳意根。至能取者。謂餘根。自相現在各別境界能取者。謂五根所生。自相共相一切時一切境界能取者。謂第六根所生又由和合識等生故。假立能取性。所以者何。以依眾緣和合所生識等。假說能取。不由真實義諸法無作用故。
云何所取。幾是所取。為何義故觀所取耶。謂諸能取亦是所取。以眼根等意識所取故。或有所取非能取。謂唯是取所行義。唯者決定義。此言為簡心所有法。一切皆是所取。為捨執著境界我故。觀察所取。
云何外門。幾是外門。為何義故觀外門耶。謂欲界所繫法是外門義。除依佛教所生聞思慧及彼隨法行所攝心心法等。問何故聞思所生慧及彼隨法行所攝心心法等。非外門耶。答等流法為因故。由此勢力緣涅槃等。等流法者。謂諸佛真證種類教法。鼻識舌識香味四界。香味兩處全及餘一分欲界所攝。是外門。為捨執著不離欲我故。觀察外門。
云何內門。幾是內門。為何義故觀內門耶。謂外門相違是內門義。除四界二處全及所餘一分。是內門。為捨執著離欲我故。觀察內門。云何染污。幾是染污。為何義故觀染污耶。謂不善及有覆無記法。是染污義。有覆無記者。謂遍行意相應煩惱等。及色無色界系諸煩惱等。諸蘊十界四處一分是染污。十界者。謂七識色聲法界。四處者。謂色聲意法處。為捨執。著煩惱合我故。觀察染污。
云何不染污。幾是不染污。為何義故觀不染污耶。謂善及無覆無記法。是不染污義。八界八處全。諸蘊及餘界處一分。是不染污。為捨執著離煩惱我故。觀察不染污。
云何過去。幾是過去。為何義故觀過去耶。謂自相已生故滅故。因果已受用故。染淨功用已謝故。攝因已壞故。果及自相有非有故。憶念分別相故。戀為雜染相故。捨為清淨相故。是過去義。因果已受用者。謂已生故已滅故。如其次第。染淨功用已謝者。謂如現在貪等信等令心染淨。功能無故。攝因已壞者。置習氣已方滅故。果及自相有非有者。謂於今時所引習氣有故。能引實事無故。憶念分別相者。謂唯有彼所緣境相故。一切一分是過去。除未來現在及無為故。為捨執著流轉我故。觀察過去。
云何未來。幾是未來。為何義故觀未來耶。謂有因非已生故。未得自相故。因果未受用故。雜染清淨性未現前故。因果自相有非有故。希為雜染相故。不希為清淨相故。是未來義。有因非已生者。為簡無為。彼雖非已生而無因故。未得自相者。自體未生故。因果未受用者。謂彼種子未作所作故。彼性未生故。一切一分是未來。為捨執著流轉我故。觀察未來。云何現在。幾是現在。為何義故觀現在耶。謂自相已生未滅故。因果受用未受用故。染淨現前故。能顯過去未來相故。作用現前故。是現在義。因果受用未受用者。謂因已滅故。果猶有故。能顯過去未來相者。謂現在世是能施設去來世相。所以者何。依止現在假立去來故。約當得位假立未來。約曾得位假立過去。作用現前者。謂眼等法正為識等所依等事故。一切一分是現在。為捨執著流轉我故。觀察現在。問何故過去未來現在。說名言事非涅槃等耶。答內自所證不可說故。唯曾當現是言說所依處故。所以者何。因說過去等事。遂顯經中三種言事。謂依三世建立非涅槃等。由彼內自所證離名言故。不可宣說。又唯去來今。是見聞覺知言說所依處故。
云何善。幾是善。為何義故觀善耶。謂自性故相屬故隨逐故發起故第一義故生得故方便故現前供養故饒益故引攝故對治故寂靜故等流故。是善義。五蘊十界四處一分是善。十界者。謂七識色聲法界。四處者。謂色聲意法處。為捨執著法合我故觀察善。自性善者。謂信等十一心所有法。相屬善者。謂彼相應法。隨逐善者。謂即彼諸法習氣。發起善者。謂彼所發身業語業。第一義善者。謂真如。生得善者。謂即彼諸善法。由先串習故感得如是報。由此自性即於是處不由思惟任運樂住。即於是處者。謂於信等處。由此自性不由思惟者。謂無功用不假善友力等。任運樂住者。非唯欲樂。是生得。亦信等俱任運起故。方便善者。謂依止親近善丈夫故。聽聞正法如理作意。修習淨善法隨法行。修習淨善者。謂於正法中一切聞等所生善法。現前供養善者。謂想對如來建立靈廟圖寫尊容。或想對正法書治法藏興供養業。饒益善者。謂以四攝事饒益一切有情。引攝善者。謂以施性福業事及戒性福業事故。引攝生天樂異熟。引攝生富貴家。引攝隨順清淨法。引攝生天樂異熟及生富貴家者。顯得尊貴因。引攝隨順清淨法者。顯得涅槃因。對治善者。謂厭壞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伏對治。離系對治。煩惱障對治。所知障對治。此諸對治後當廣釋。寂靜善者。謂永斷貪慾永斷瞋恚永斷愚癡。永斷一切煩惱。若想受滅。若有餘依涅槃界。若無餘依涅槃界。若無所住涅槃界。如是皆名寂靜善法。等流善者。謂已。得寂靜者。由此增上力故。發起勝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