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律異相卷第三十三(學聲聞道諸國太子部下)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均隣儒悟世非常得羅漢道一
帝須出家得羅漢道二
祇陀捨五戒行十善請佛聞法得初道果三
鳩那羅太子失肉眼得慧眼四
諸太子問佛已等有出家者佛出所更皆悉悟道五
最勝王子植德堅固終不可移六
均隣儒悟世無常得羅漢道一
有國王。號曰梵摩難。供養佛僧。每至齋日。王輒導從往到佛所。佛每說法。王輒歡喜恭敬聽經。太子名均隣儒。至心精進覺世非常。無生不死不貪時榮。而白王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乞作沙門王即聽之。均隣儒便辭王到佛所。乞為比丘。佛便以手摩其頭。頭髮自墮袈裟著身。奉持重戒精進勤修。晝夜不倦經三月日。便得羅漢。王時不知其已得道。見其勤苦飯食麁蔬。每往供養異於眾僧。其心不同。輒謂之言。我國中珍奇七寶飯食甘餚無所不有。汝何故樂為沙門乎。均隣儒即自輕舉上住空中。飛行變化分身散體出入無間。王見其爾。悲喜交集五體投地為均隣儒作禮。佛令均隣儒為王說苦空非常四諦之法。王即意解。得須陀洹道(出梵摩難國王經)。
帝須出家得羅漢道二
阿育王始登位。立弟帝須(出阿育王經云毘多輸柯七耀經云善容)為太子。而語之言。汝可於佛法生善容信。弟後遊獵入於林中。見一仙人五熱炙身。即起深信。頭面禮足問曰。住此幾時何所衣食。若為安臥而起貪慾。答曰。經十二年常食樹木果根。結茅為服。鋪草而臥。見鹿行淫起我欲想。帝須疑。此苦行尚起欲心。佛諸弟子安語樂行。見欲能不起心。既起欲心何得厭離。即說偈言。
仙人唐自苦 服氣除穢食
空食根葉果 愛慾不能盡
釋迦牟尼子 衣食足溫甘
不舍人所資 頻頭山浮提
帝須復言。釋迦弟子誑王令作功德。王聞告大臣雲。我弟於外道生信。當以方便令得正解。我欲澡洗。應入浴室。卿可以天冠服飾莊嚴我弟。令登我座。及王浴時。大臣勸帝須。帝須從之。王見語言。我今未滅。汝已御王。乃命殺之。多人執仗而圍遶之。大臣白王。此是王弟。願王忍辱莫起瞋心。答曰。我當忍辱。於七日中暫與其國令其作王。種種伎樂及諸婇女以供給之。一切臣民皆往問訊。行殺之人執刀門立。日日啟王至第七日。以王莊嚴阿育王大臣諸人將毘多輸柯共往問訊阿育大臣。時王問言。汝七日為王。種種伎樂好聞見不。以偈答曰。
我於七日中 不見不聞聲
不嗅甞美味 亦不覺諸觸
我身莊嚴具 及諸婇女等
思惟懼死故 不假及此事
伎女歌舞聲 宮殿及臥具
大地諸珍寶 初無歡喜心
以見行殺者 執刀在門立
又聞搖鈴聲 令我懷死畏
死噘釘我心 不知妙五欲
既著畏死病 不得安隱眠
思惟死將至 不覺夜已過
王復語弟。汝於一生中思惟死苦。雖得上妙五欲而不生愛。出家比丘於十二入。思惟無量生死及三惡道苦。又思惟人中天上四維馳求終歸壞敗。譬如空村無有居民。以無常火燒諸世間。佛諸弟子常作此觀。云何而得起煩惱耶。王以方便佛法教化。毘多輸柯言。我於今者歸佛法僧。王以兩手抱其弟頸。而語之言。我不捨汝為欲令汝信於佛法。是故現此方便。時毘多輸柯以種種花香及諸伎樂供養佛塔。以種種飲食供養眾僧(出阿育王經)以他日更出遊獵。至阿練若處。見一比丘座。名曇無德。有一褭折取木枝遙拂比丘。帝須心喜又作願言。我何時得如彼比丘。曇無德(阿育王經云耶舍言亦小異)比丘自逆知帝須心願。即以神力飛騰虛空。令帝須見。往阿育僧伽藍坐立池水。脫衣置虛空中入池洗浴。帝須見雲。我當出家。還宮白王言。願必哀念聽我出家。王言。伎樂百味何以出家。王種種方便令其心止。志意堅固永不肯從。而答王言。歡樂暫有會當別離。大王嘆言善哉(出善見毘婆沙第二卷)當先習乞食然後出家。時王后園有一大樹。以草布地使住其下。與一瓦缽令入宮乞食。毘多輸柯即便持缽行入宮內。種種上食而便與之。王語宮人。云何乃與乞者上食。從今當以麁食施之。乃至麥飯。時毘多輸柯得而食之不以為惡。王語之言。勿食此食。聽汝出家。出家之後恆來見我。即辦衣缽。千乘萬騎送至雞寺。思此人動不得修道。便往毘提國曇。無德比丘所出家。國中豪貴諸長者子一千人亦隨出家。一切民疑。共相謂言。尚捨王位。我等何為。無數人眾皆悉出家。王外甥阿嗜婆羅門一男出家(佛法第四)諸侯百官奴婢僕使悉持五戒月持六齋滿八支法。由是多有剎利出家佛法興隆。外道衰殄都失供養週遍乞食不得。詐入佛法而作沙門。猶執本法教化人民。諸善比丘不與同事。時目連子帝須舍弟子付摩哂陀。隱靜阿休何山。諸外道比丘欲以其典雜亂佛法。遂成垢濁。或事火者。或五熱炙身。或大寒入水。或破壞佛法。如是展轉乃至七年不得說戒。阿育遣一大臣入王僧伽藍。白上座言。王令眾僧和合說戒。上座答言。諸善比丘不與外道比丘同共布薩。大臣從次斬殺及帝須。大臣問曰。汝是誰耶。答曰。是王同生弟也。於是乃止。臣即啟王。王聞驚愕心生懊惱。即到寺中問。諸比丘誰得罪耶。一比丘言。兩俱得罪。一比丘言。無殺心。王自無罪。王心生疑。問諸比丘。有能斷我疑者。若斷疑心當更竪立佛法。諸比丘言。帝須能斷。遣信迎帝須。使傳王意曰。今佛法已沒。仰屈大德。來共竪立。帝須答曰。我出家正為佛法今時至矣。王夜夢有一白象以鼻摩王頭捉王右手。明旦問相師。相師答曰。捉王手者是沙門像也。便問信雲。帝須今至。王出迎接。帝須捉王手左右拔劍而欲害之。王見水中劍影曰。昔勅汝往寺令眾僧和合說戒。僻取我意殺諸比丘。今復欲殺我耶。王將帝須入園。手為洗腳以油摩之。請言。欲見大德神力。帝須周迴四方各一由旬彈繩作界。東方安車南方安馬西方安人北方安銅。槃水使各騎界上界外震動。外腳皆搖內腳不動。王喜曰。先疑改也。於佛法中惡法得滅。帝須為說本生經云。佛告諸比丘。先籌量心然後作業。一切業皆由心也(出毘婆沙第二卷)後得阿羅漢道受解脫樂。憶昔王約。出家之後恆來見王。我於今者應滿本約。乃至次第行波吒利弗多國。早起著衣持缽入國乞食。次第行至王城語門人。汝入白王雲。毘多輸柯今在門外欲見大王。時守門人即白王。王言將入。即起作禮如大樹倒。起而合掌視之無厭。悲泣而言。
一切諸眾生 當樂在和合
汝今除和合 而味寂靜心
我今知汝心 以慧無厭足
大臣善護見。毘多輸柯著糞掃衣執持瓦缽次第乞食麁好俱受心無分別。乃白王言。毘多輸柯少欲知足所作已辦。時王捧之置好座上。種種飲食自手與之。食竟洗缽置之一處。為王說法。
王今得自在 當修不放逸
三寶甚難值 王應勤供養
身昇虛空人民皆見。王與大眾合掌觀之。目不暫捨問王言。
無復親友愛 如鳥飛虛空
我以貪染鎖 不能自在去
禪定有勝果 一切無罣礙
欲愛之所盲 不能見此法
汝今以神力 輕我起欲愛
我本有慧慢 今汝為最勝
我等著世法 見聖始知畏
今我等啼泣 由汝今捨我
毘多輸柯往至邊地。至已得病。以病重故頭皆發瘡。時王聞之。即遣給事醫藥療治。後得小差。醫師給事悉遣令還。其體所資唯食牛乳。為乞食故往多牛處。復有一國名分那婆陀那(梁言增長)彼國皆信外道。有佛弟子見以白王。使夜叉於一念頃。即將外道弟子並畫像來。生大瞋心。於分那婆陀那國一切外道。悉皆殺之。於一日中殺十萬八千外道。復有一外道弟子。愛外道法事形裸神。畫作如來禮其神足。時王復聞是事。即勅餘人。令取此人及其親屬。置一屋中以火焚之。時王頒勅。若有人能得一尼揵首者。我當與一金錢。毘多輸柯入養牛處病來多日。頭鬢髮瓜悉皆長利。衣服弊惡無有光色。時養牛女竊生是念。今此尼揵來入我捨。便語其夫。汝當殺此尼揵取頭與王。必得金賞。夫拔刀往。毘多輸柯即自思惟。見其業報無得脫處。即便受死。而將頭至王所欲求覓金。王疑即問其醫師及給事人言。答此是毘多輸柯頭。王悶絕良久。大臣白王。無漏之人不滅此苦。大王當施眾生無畏。王隨其言宣令一切不得復殺尼揵。諸比丘生疑。問優婆笈多。毘多輸柯昔造何業今受此報。答言。過去世時有一獵師多殺群鹿。於大林中有一泉水。時此獵師張施羅網以其繩羂置於水邊多殺諸鹿。是時佛未出世。有一緣覺於水邊食。食竟澡洗還樹下坐。時彼群鹿聞緣覺香不往水邊。時獵師坐不見鹿來。即尋其跡往辟支佛所。念言。坐是人故令鹿不來。即便以刀殺辟支佛。昔獵師者即是毘多輸柯。以殺諸鹿今多病苦。復以殺辟支佛於無數年常在地獄。受諸苦惱於五百世。在人道中生生之處常為他殺。今是最後果報。雖得羅漢猶為他害。於迦葉佛法出家。樂行佈施。常勸化人供養眾僧。有一佛發瓜塔。以香花幡蓋種種伎樂而供養之。以是業報生於大姓。十萬年中常修梵行。復發心願。以是業緣得阿羅漢(出阿育王經第三卷)。
祇陀太子捨五戒行十善請佛聞法得初道果三
祇陀太子白佛言。昔受五戒。酒戒難持畏脫得罪。今欲捨五戒受十善法。佛言。汝飲酒時有何惡耶。答曰。國中豪強時時相率。齎持酒食共相娛樂。以致歡樂自無餘惡。得酒念戒不行惡也。佛言。若人能如汝者終身飲酒有何惡哉。如是行者乃應生福無有罪也。夫人行善凡有二種。一者有漏。二者無漏。有漏善者受人天樂。無漏善者度生死苦。涅槃果報。若人飲酒不起惡業。善心因緣受善果報。汝持五戒有何失乎。舍衛城中有諸豪族剎利公王。因小爭競遂至大怨。各各結謀興兵相伐。兩家並是國中豪傑。皆復親戚非可執錄。紛紜鬪戰不從理諫。深為憂之。復自念言。昔先王大臣名提韋羅。恃其門宗富貴豪強。而見輕慢形調戲弄。當時忿恚實欲誅滅。以事啟父。父又不聽。懷毒抱恨非可如何。懊惱愁悴不能飲食。太后見我憂苦。種種諫曉心猶不息。因覓好酒勸我令飲。時啟母言。先祖相承事那羅延天。今若飲酒恐天必怒。諸婆羅門當見謫罰。母於夜靜時。密開宮門不令人知。逼迫再三俛仰從之。既飲酒已忘去愁恨。召集宮女作倡伎樂三七日中。從是得息。思惟是已。即勅忠臣。令辦好酒及諸甘饍。召諸群臣集王殿上。忠臣辦琉璃椀。椀受三升。王先傾一椀。人辦一椀甘露妙藥。後論國事兼作眾妓。諸人得酒並聞音聲心中歡樂忘失仇恨沛然無憂。王復持椀白諸君曰。士夫修德歷世相承。遵奉聖教不應差違。諸君何為因於小事忿諍如之。若不忍者恐亡國祠。是故重諫幸自宜息。諸臣白王。敬奉重命不敢違也。因是和平酒之功也(出未曾有經下卷)。
鳩那羅失肉眼得慧眼四
阿育王夫人。名缽摩婆底(梁言芙蓉花)生一男兒。形色端正眼為第一。人見無不愛樂。內人白王。夫人生兒。王大歡喜。故名此兒為達磨(梁言法)婆陀那(梁言增長)即抱此兒示阿育王。時王見已歡喜說偈。
我兒目端嚴 為功德所造
光明甚輝耀 如優波羅花
以此功德眼 莊嚴於一面
其面目端正 譬如秋滿月
鳩那羅長大為其納妃。妃名於遮那(梁言金)摩羅(梁言鬘花)時阿育王。將鳩那羅往至雞寺。寺有上座六通羅漢。名耶舍。是時耶舍見鳩那羅。未經幾時應當失眼。即白王言。故不令鳩那羅作其自業。時阿育王語鳩那羅。大德念汝所作。汝當隨之。時鳩那羅禮耶舍足。說言。大德教我所作。耶舍答言。眼非是常汝當思惟。即說偈言。
汝鳩那羅 常思惟眼 無常病苦
眾苦所集 凡夫顛倒 由之起過
時鳩那羅於宮中靜處獨坐思惟。眼等諸入為苦無常。時阿育王第一夫人。名微沙落起多。往鳩那羅處見其獨坐。觀其眼故而起欲心。以手抱之。而說偈言。
以大力愛火 今來燒我心
譬如火燒薪 汝當遂我意
鳩那羅掩耳。說偈。
今為我母 此非法愛 應當捨離
開惡道門
母心瞋忿。復說偈言。
愛心往汝處 而汝無愛心
汝心既有惡 不久須臾滅
鳩那羅言。
我今寧當死 不起不淨心
若生恶心者 失人天善法
善法既不全 依何而得生
微沙落起多。恆伺其過而欲殺之。於北有國。名德叉尸羅。違逆於王。阿育王命鳩那羅。汝往彼國。答王言爾。
王心念。故倍加莊嚴嚴治道路。老病死等悉令不見。時王與鳩那羅同載一車送之。近路將欲分別。手抱兒頸。見鳩那羅眼。啼泣而言。
若有人見 鳩那羅眼 心歡喜故
有病皆除
相師見王。唯觀兒眼不緣餘事。即說偈言。
王子眼清淨 王視心歡喜
國土諸人民 見者如天樂
若失此眼時 一切當苦惱
乃至鳩那羅。次第行至德叉尸羅國。彼國人聞出半由旬嚴治諸道。處處置水以待來眾。時諸人民即便說偈。
德叉尸羅人 執寶甖盛水
及諸供養具 迎鳩那羅王
時王至已。人民合掌而作是言。我等迎王。不為鬪諍亦不與彼。大王相嫌。但王所遣大臣在我國者。為治無道。願欲廢之。是時人民。以諸供具供養鳩那羅王迎至國中。時阿育王身遇重病。糞從口出諸不淨汁從毛孔出。一切良醫所不能愈。王即語諸臣。召鳩那羅還。我當灌頂授以王位。我於今者不貪身命。時微沙落起多白王。我能令王病得除愈。王受其語斷諸醫師。微沙落起多語諸醫師。外聞男女病如王者可將其入。時阿毘羅國有一人病如王不異。時病人婦為覓醫師。醫師答言。將來我欲見之。當為處藥。婦送與醫。醫送與王夫人。時王夫人將此病者置無人處。令破其腹出生熟二藏。有一大蟲。蟲若上行糞從口出。蟲若下行便從下出。若左右行從毛孔出。時王夫人以摩梨遮以置蟲邊。而蟲不死。復以蓽缽以置蟲邊。蟲亦不死。復以乾薑以置蟲邊。蟲亦不死。乃至以大蒜置於蟲邊。蟲即便死。時王夫人以此事具以白王。王於今者應當食蒜。病即除愈。王答言。我是剎利不得食蒜。夫人復言。為身命故作藥意食之。王遂便食蟲死病除。便利如本。王淨洗浴語夫人言。汝於今者當何所求隨意與之。夫人白王。願王七日聽我為王。王語夫人若汝為王必當殺我。夫人又言。過七日已我當還王。時王許之。夫人假作王。書與德叉尸羅人。令取鳩那羅眼作書已竟。須齒印印之。王眠。夫人欲印書便近王邊。王即驚覺。夫人白王。何故驚。王曰。我夢鷲鳥欲取鳩那羅眼。夫人答言。鳩那羅子今甚安隱。第二更夢。王復驚起我今更夢。夫人問言。夢復云何。王答言。我見鳩那羅頭鬚髮爪悉皆長利。而不能言。夫人答言。其今安隱願勿憂之。王復眠。夫人以大王齒竊印之。遣使送與德叉尸羅人。王又夢自齒悉皆墮落。至明清旦澡洗已畢。召相師以夢告之。相師答言。若人有此夢者。兒當失眼。不異失兒。時王聞。即便起立合掌。向西方神而咒願言。
今一心歸佛 清淨法及僧
世間諸仙人 於世為最勝
一切諸聖眾 皆護鳩那羅
使者執書至德叉尸羅國。時彼人民見此書至。念鳩那羅故共隱此書而不與之。彼諸人民復更思惟。阿育大王甚自可畏心不敬信。於其自兒尚欲取眼。況於我等而不起惡。以書與鳩那羅。鳩那羅得書已。語諸人言。若能取我眼者今隨汝意。時人即喚旃陀羅。汝當挑取鳩那羅眼。旃陀羅合掌說言。我今不能答。
若人於滿月 能除其光明
是人當能除 汝面明月眼
是時鳩那羅。即脫寶冠語旃陀羅言。汝挑我眼我當與汝。復有一人形貌可憎。十八種丑。語鳩那羅言。我能挑眼。時鳩那羅尋憶大德耶舍所說。便說偈言。
念善知識 是真實說 思惟此義
知眼無常 我善知識 能饒益者
是人已說 眼苦因緣 我常思念
一切無常 是師之教 深自憶持
我不畏苦 見法不住 常依王教
汝取我眼
語丑人言。汝當取我一眼置我手中我。欲觀之時。此丑人欲取其眼無。數諸人相與瞋罵而。說偈言。
眼清淨無垢 如月在空中
汝今挑此眼 如拔池蓮華
是無數人悲號啼哭。是時丑人即出其眼置鳩那羅手中。時鳩那羅以手受之向眼說偈。
汝於本時 能見諸色 而於今者
何故不見 本令見者 生於愛心
今觀不實 但為虛誑 譬如水沫
空無有實 汝無有力 無有自在
若人見此 則不受苦
思惟諸法悉皆無常。得須陀洹果。又語丑人。所餘一眼隨汝取之。時彼丑人復更挑之。置鳩那羅手中。既失肉眼而得慧眼。復說偈言。
我於今者 捨此肉眠 慧眼難得
我今已得 王今捨我 我非王子
我今得法 為法王子 從今自在
離苦宮殿 復登自在 法王宮殿
鳩那羅知其取眼是微沙落起多。而說偈言。
願王夫人 長壽富樂 壽終常存
無有盡滅 由其方便 我得所作
鳩那羅婦聞夫失眼。見便悶絕水灑乃醒。啼泣說偈。
眼光明可愛 昔見生歡喜
今見其離身 心生大煩惱
鳩那羅語其婦言。汝勿啼泣。我自起業自受此報。復說偈言。
一切世間 以業受身 眾苦為身
汝應當知 一切和合 無不別離
當知此事 不應啼泣
鳩那羅共其婦。從德叉尸羅國還阿育王所。二人生來未曾履地。其身軟弱不堪作業。鳩那羅善於鼓琴。復能歌吹。隨其本路乞食濟命。漸漸遊行至於本國。欲入宮門。時守門人。不聽其前。既不得前而復還。出住車馬廄。於後夜中鼓琴而歌。歌曰。我眼已失。四諦已見。復說偈言。
若人有智慧 得見十二入
以此智慧燈 得解生死苦
若欲求勝樂 應當思念此
王聞歌聲。心大歡喜。即說偈言。
今此說偈 及聞鼓琴 似是我子
鳩那羅聲 若是其至 何不見我
王命一人聽聞。似鳩那羅聲。清妙哀好令我心亂。如像失子迴遑不安。汝可往看。是可將來。使人見無二眼。皮膚曝露不復可識。還白大王。是孤獨盲人共其婦俱住車馬廄。時王聞之煩惱思惟。而說偈言。
如昔所夢見 鳩那羅失眼
今此盲人者 鳩那羅不疑
汝可更至彼 但將此人來
以思惟子故 其心不安隱
使人受教更至其所。語鳩那羅言。汝是誰兒何所名姓。鳩那羅復以偈言。
父名阿輸柯 增長姓孔雀
一切諸大地 悉為其所領
我是彼王子 名為鳩那羅
姓日法王佛 今為法王子
使人將鳩那羅及其婦至宮中。時王見鳩那羅。風日曝露以草弊帛雜為衣裳。形容改異不復可識。時王心疑而語之言。汝是鳩那羅不。答言是。王悶絕墮地。傍人見王。而說偈言。
王見鳩那羅 有面而無眼
苦惱自燒心 從床墮於地
傍人灑王乃得醒寤。還至坐處。抱鳩那羅置其膝上。復抱其頸啼哭落淚。手拂頭面憶其昔容。而說偈言。
汝端嚴眼 今何所在 失眼因緣
汝今當說 汝今無眼 如空無月
形容改異 誰之所作 汝昔容貌
猶如仙人 誰無慈悲 壞汝眼目
汝於世間 誰為怨讎 我苦惱根
由之而起 汝身妙色 誰之所壞
懊惱心火 今燒我身 譬如礔礰
摧折樹木 懊惱之雷 以破我心
如此因緣 汝今速說
時鳩那羅。以偈答言。
王不聞佛言 果報不可說
乃至辟支佛 亦所不能免
一切諸凡夫 悉由業所造
善惡之業緣 時至必應受
一切諸眾生 自作自受報
我知此緣故 不說壞眼人
此苦我自作 無有他作者
如此眼因緣 不由於人作
一切眾生苦 皆亦復如是
悉由業所生 王當知此事
王復說偈。
汝但說其人 我不生瞋心
汝若不說者 我心亂不安
時王知是微沙落起多所作。喚微沙落起多。而說偈言。
汝今為大惡 云何不陷地
今汝不為法 於我為大過
汝今既為惡 從今捨於汝
由如行善人 捨不如法利
王瞋火燒。心見微沙落起。多復說偈言。
我於今者 欲出其眼 欲以鐵鋸
以解其身 以斧破身 以刀割舌
以刀截頸 以火燒身 令飲毒藥
以除其命
王說如此事。欲治微沙落起多事。鳩那羅聞。深生慈心。復說偈言。
微沙落起多 所為諸惡業
大王於今者 不應便殺之
一切諸大力 無過於忍辱
世尊之所說 其最為第一
時王不受兒語。以微沙落起多。置落可屋以火焚之。又復令殺德叉尸羅人。是時比丘生疑。問大德優波笈多雲。鳩那羅先造何業今受此報。答言。昔波羅奈國有一獵師。至雪山中多殺群麁。又往雪山遇雷電礔礰。有五百鹿。以怖畏故入石窟中。獵師捕之一切皆得。若皆殺者肉當臭爛。無如之何。即挑其兩眼使其不死而不知去。後漸殺之。先獵師者鳩那羅是。於無數年常在地獄。從地獄出生於人中。五百世內常被挑眼。今是最後餘殘果報。比丘又問。以何因緣生得大姓眼目端嚴。答言。過去久遠人壽四萬歲時。佛名迦羅鳩村大。出現於世入無餘涅槃。時有一王。名曰輸頗(梁言嚴)為佛起四寶塔。故時王命過。弟不信佛。皆掘取塔下物唯土木在。一切人民見塔毀壞。懊惱發聲。時諸長者子問。彼諸人何事懊惱。諸人答言。世尊之塔本有四寶。不謂於今悉皆毀壞。時長者子即以四寶如本莊嚴。復令高廣有勝於初。又起金像以置塔中。所作已訖。復發願言。迦羅鳩村大佛本為世間師。願我後師亦如今日。比丘當知。昔長者子即鳩那羅是。以其修治迦羅鳩村大如來塔故得生於大姓。以其造作如來像故今所得身端嚴第一。以其發願值善師故今遇釋迦。及見四諦(出阿育王經第四卷)。
諸太子問佛已等有出家者佛出所更皆悉悟道五
昔佛在波羅奈國鹿野場上。為眾說法。時大國王太子將從小國王世子五百餘人。往到佛所。為佛作禮卻坐一面。而聽說法。諸太子等即白佛言。佛道清妙玄遠難及。自古以來。頗有國王太子大臣長者子。捨國吏民恩愛榮樂行作沙門者不。佛言。世間國土榮樂恩愛。知幻化夢響。卒來卒去不可常保。又曰。國王太子以三事故不能得道。何謂三事。一者憍恣不念學問佛經妙義以濟神本。二者取貪不念佈施下貧困危。群臣將士所有財寶。不與民共以修財本。三者不能遠離淫欲愛樂之事。捨棄牢獄憂煩之惱。行作沙門滅眾苦難以修身本。是以菩薩所生為王。除此三事自致得佛。又有三事。一者少壯學問領理國土。率化民庶使行十善。二者中以財施貧窮孤寡群臣壯士與民同歡。三者每計無常命不久留。宜當出家行作沙門。斷苦因緣勿更生死。三事不施凡死所得。世尊曰。昔我前世作轉輪聖王。名曰南王皇帝七寶導從。自念。人命短促無常難保。但當作福以求道真。念常佈施。世間人民所有財物。與民共之已種福德。唯當出家行作沙門。斷絕貪慾乃得滅苦。梳頭髮白拔著桉上。王涕泣曰。第一使者忽然復至。宜當出家行作沙門求自然道。擎發掌中。自說偈言。
今我身首上 白髮生為被
已有天使召 時正宜出家
行作沙門入山修道。畢人之壽即生第二天上。為天帝釋太子。於後領理天下亦如大王。復見白髮行作沙門。經為父子。上為天帝。下為聖王。中為太子。各三十六反。數千萬歲終而復始。行此三事自致得佛。爾時父者今我身是也。太子者舍利弗是也。孫王者阿難是也。更相從生展轉為王以化天下。時國王太子並諸人民。皆大歡喜。受佛五戒為優婆塞。得須陀洹道(出法句譬喻經第五卷)。
最勝王子植德堅固終不可移六
昔卑先匿王。有二夫人。第一夫人子名流離。第二夫人子名祇(梁言最勝)。祇初生之日。四方奉寶一時俱至。王曰。吾諸子生未曾如此。可名為祇。長大學問靡經不通。王為別立舍宅七寶所成金銀男女在門左右。持寶缽滿中七珍。晝夜持去轉滿如故。太子嫉妬遣兵往奪。時有天兵五百餘騎。衛護祇捨。流離軍見怖退走還。太子怒。祇來問曰。我夜遣兵慰勞汝。汝伏兵於內欲反耶。祇曰。不敢不養文武。內無寸仗。流離遣撿內外皆無。流離意解具以啟佛。佛言。祇之殖德遇堅固因。是故不可奪也。維衛佛時。有人詣寺飯僧訖以一奴一婢給掃寺廟。自爾之後天上人中受福無量。即最勝是(出十卷譬喻經第一卷)。
經律異相卷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