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念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yuè)就是法喜。古人讀書是享受、是樂事,為什麼?讀書明理。宇宙人生、過去未來,他都明白了,不但是明白,而且把他所學的,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行為,他當然快樂。
古人常講「讀書樂」,那個樂就是因為他有法喜,他得到真正的快樂。對宇宙人生真正有深入的領悟,真的能生歡喜心,這是人生真正的享受!對宇宙人生真相不深入的人,那種法喜他嘗不到。
從前讀書樂,現在讀書苦!為什麼?從前讀書人,他志心求道。什麼是道?宇宙總的原則,我們稱之為道。在大乘佛法裡面講,能夠恆順法性的總原則、總綱領,這是「道」。
現在人讀書不是求道,現在讀書是為爭分數、爭榮譽、替父母爭面子、為將來在社會上賺錢,他目的在此地。這太苦了,這是把壓力加在身上!
以前不是如此,古人受教育目的何在?絕對不是為陞官發財,絕對不是想將來在社會找一個好的行業可以賺錢,不是的,中國古人讀書目的志在聖賢。
聖賢什麼意思?聖賢是明理,明白做人的道理。唯有明理的人,才真正能夠犧牲奉獻,為社會、為人民;不明理的人,自私自利。明理的人心胸開闊,諺語常講「量大福大」,那是真的。
中國古代讀書人,生活縱然清苦,但他精神生活充沛。反過來看,現在外國許多先進的國家,他們在物質享受上非常豐富,但是精神生活上非常可憐。這兩種生活哪一種重要?精神生活重要,因為精神生活有樂,物質生活裡沒有樂。
我們看孔夫子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夫子對他讚歎:過那樣的物質生活,如果別人是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的生活過得很快樂,他樂什麼?他樂的是道!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不迷、不邪、不染,他怎麼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