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和形式都不可少

偉大的佛陀在殊勝難得的寶貴佛經中,教我們要學會約束自己。比如我們說皈依,很多人就嫌麻煩,覺得自己心中有佛就好了,不必要搞個儀式,形式不重要。但是凡夫俗子哪裡容易心有皈依啊,當你的心想要約束自己的時候,往往非常困難。你都不聽自己心的話,何況聽別人的呢?

比如,有人對你說今天不要吃肉。反覆叮嚀你以後,你可以不吃肉。如果沒有人約束你,只要看到肉端上來,還是無法克制自己。很多弟子八關齋戒也好過午不食也好,只要受了戒就會感覺好像不會餓了。為什麼呢,你的虔誠心、你的意志力和佛菩薩的加持力都在那兒,不會讓你受業力地牽絆。如果沒這個戒,這個你在心裡搞的儀式,雖然想要過午不食,看到有好吃的東西,很快就崩潰了。不要說你們,有一天我在房間裡念經,說晚上不吃飯了。其實一天、兩天、三天不吃都沒感覺,突然樓下有家人炒菜,菜香順著窗戶就飄過來了。我的鼻子聞到那個味道之後,肚子就開始告訴我,你餓了。肚子就開始叫起來。

你們看,慾望會這樣如夢如幻產生出來。如果你受了戒,馬上會想到不能吃,怎麼叫也沒有用。如果沒有受戒呢?很可能就跑過去看看他們到底做了什麼菜這麼香,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佛陀告訴我們要以戒為師,戒律的好處非常多,作用非常大。

因為戒律很多人不敢進佛門,有戒律了,就不敢輕易學佛。其實戒律,並不是佛陀想要虐待我們而發明的,不是想把佛教徒都逼得寸步難行,不是這個概念。在家居士也好,出家僧人也罷,只要是十不善的內容,沒人願意遭受這樣的不幸、煩惱和痛苦。所以我們自己就不要造作十不善業。因為你自己不喜歡這些負面的東西,所以就有了「戒」的理由。

佛對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慈悲對待的,所以我們每個學佛的人,第一大戒律就是不殺生。佛陀告訴我們,對一切眾生要像現世父母一樣看待,所有眾生將來都會成佛。所以我們必須尊重他們,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們。你信了佛殺生有罪過,你不信佛殺生也是一樣有罪過。好在你信了佛,還知道怎麼好好懺悔清淨罪業。最起碼在殺生之前,對你還有一個約束。能夠讓你在造業前,有個緩衝的時間和機會,去思考到底要不要做惡,這就保護了我們自己和其他的生命。

我們有幾個弟子帶著小孩到青島去玩,他們的一個朋友開船帶他們在海上垂釣。那幾個小朋友都是三四歲左右,都皈依了。看到那個邀請他們來的人在釣魚,就走過去說:「你這個大壞蛋,你不知道把它們釣上來,它們嘴巴會痛嗎?你這麼大的一個人還不懂那種感覺嗎?你試試看!趕快把它們放掉!」這些小小佛子 「惡狠狠」地要求那些大人把釣來的魚蝦全放了。那幾個大人說嚇得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乖乖地放了。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做善事要理直氣壯,有理啊!大人敢講嗎?估計會考慮朋友的面子,對方能不能接受等等。最多就躲遠一點,念個嗡瑪尼貝美吽。

對於小小佛子,我們可以看到經文中說當願出生即遇正妙法。這個願力成熟是多麼幸福,生下來就能遇到正法的孩子,心裡已經根深蒂固種下了佛的種子。他們自己不會做壞事,連人家做壞事都能批評得頭頭是道。這種作為佛弟子的自豪感,我們都不要忘記。前世今生守戒,不斷強化自己的意識,你才會記得。要向那些擁有正知正念正信正行的赤子之心學習,不要忘記當初為什麼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