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昧,本來可能諸位聽我們可潛法師一直在講這個系列的天台,但是因緣所致他下午今天可能另外有法務,所以我只好頂班來坐在這裡,希望不要掃大家的興。阿彌陀佛。其實坐在這裡,有時候我也心虛的很,上次可潛法師來講課的時候,我在後面聽了一會兒,後半場來聽了一會兒,當然非常受用啊。但是我發現了一個,他講課是站在下面的,我現在想問一下大家是光可潛法師是站在下面,還是所有的法師都站在下面。所以我比較那個,每次來了大家抬舉我,我也就大模大樣的上來就坐在這兒,其實不是。可潛法師呢,是我們佛學院的才子,他是成竹在胸的,所以他就是信手拈來,可以深入民間。當然我也不是不像他那麼平易近人,因為我呢底氣不足,所以只好呢離這個法壇近一些,所以這樣跟大家溝通起來實在不會了我就把老佛爺拉過來。
這是跟諸位說笑的,其實在佛門裡邊,當然看上去我們年齡是差不多的,包括容通法師還有法廣法師,但是在佛門裡面有一個規矩是先入山門者為大,所以像容通法師,可潛法師,包括給大家講課的覺深法師,所有這些法師們都是我的師長。對於師長來講,我就稱之為弟子,我們常說弟子,你們見了法師也合掌說弟子某某。弟子是什麼意思,學在人後叫做弟,解從師生稱為子。所以我們佛門說先入山門者為大,你學在人家後面,那你就是學弟,你對於佛法的悟性,你的理解你的所有相應度,一直是他在前面帶領,那你就是子。所以我們常說,為什麼再再的給大家說恭敬是佛門的第一入門,竭誠是受益的第一要害。所以在這裡我們還是要以恭敬心,大家跟著我合掌三稱我們共同的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阿彌陀佛。
那我們今天講的主題呢,真的是容通法師給我下令講的主題,我非常為難。心地法門,大家我不知道你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下意識的是想到什麼。是啊,心,我們佛法一說,這個心呀,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妄心。心地法門的心,說實話我也不懂,慚愧的很,大家聽了也是相似的這樣去理解。這個題目,只有這個真正把佛法吞進去吐出來,信手拈來隨意解粘的這種大德祖師們,才能夠稱性發揮出來,一定要有非常深厚的宗教體驗。
他絕不是說我記幾部經典,看幾部論著,背幾個偈子,照搬一下研究一番,絕對不行。所以說從這點來講,這個是非常高超的見地,才能把這個心地法門能夠給大家平鋪開來。所以說我們看了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想了想,因為佛法的核心呢,大家一想到心地法門就想到心。那麼在好多經典裡面我們常說,像《華嚴經》裡面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諸位誦過《地藏經》的話,也有覺林菩薩也是《華嚴經》裡面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在《楞嚴經》裡面也說萬法所生,唯心所現。都是講心,整個佛法的接觸裡面,都是對心的闡述開顯和表現。那麼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核心的心地法門呢,當然不是說從狹義上來講,就從廣義上來講,所有一切的經典,一切的論著,包括我們一切的三藏十二部了義大乘,大家看禪宗的公案上面一千七百多公案,都是為現前一念心做註解。這是首先我們第一點,一看到這個心,我們往往想到拍胸口的這個心,以前我記得給大家講過,我們今天講的這個心呢,是區別於肉團心,再複習一下。還有一個緣影心。我講心經的時候也常會講到這個。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把心地法門給明明白白清楚的顯了出來呢,就是因為我們始終,一個迷這個肉團心,再一個妄以為這個緣影心是我們常在心的作用。
所以說從這點來講,這是我們對於佛法這個心,最最容易產生誤會的一個地方。那麼既然我們今天要講心地法門,我希望大家首先就要做一個心理體驗。剛才講到現前一念心性,大家聽了這個現前一念心性,下意識的會怎麼想,比如說我現在跟大家說一下,我們來感覺一下什麼叫做現前,我們大家今天你坐在這裡,那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心理活動,自己腦子裡的念頭,外部的環境,所有映入在你眼前的這一切的情形,你有沒有搞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再者,你看你今天來到法海真源,坐在這個講堂裡面,那麼你外在的環境全部是呈現的我們講堂裡的情形。今天聽完課以後你又回家去了,回家去一路沿著沿途的風景,然後最後又回到你們家的單元房或者院子裡面,那時候呈現的又是你在家的情形,所有的又是你家人,而不是同修和法師。
那麼你就想一下,如果在家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影像在哪裡,在這兒的時候家裡的情形怎麼辦,要把這個念頭提起來,我們不是要講心地法門嘛。再者,我們往往不是說過去呀現在呀未來,那麼我們靜靜的體會一下,我們這一念頭,過去依著什麼建立的,未來又從何談起。這個學佛最最微細之處,我們要考慮。那大家想想,過去和未來是不是依著我現在的心而從兩端展開。但是可能聽了這個以後,為什麼我們搞不明白,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我執非常堅實,你要體悟我剛才所說的這些疑情,一個要把自己給空掉,外部的物質世界也要融掉,空掉,化掉,還不能抹掉,就在這種情況下來回的好好去悟。所以你看這心地法門很難講。那麼既然說很難講,咱們也都沒悟到,那麼我們今天索性顧左右而言他一下。
因為我接到這個主題的時候,我想大家現在中級班已經開始學習宗派佛法是吧。那麼剛才講到說三藏十二部,包括我們大乘的八大宗派,所有他的教理義理,無不是什麼呢,就是開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就是心地法門。而宗派的出現呢,我們也知道,首先他是一個每一個宗派的立場和角度對於佛法的闡述,獨自彰顯出來他自己最獨特的一個層面,把這個張力發揮到最大化。所以在這種特色的風格下,逐漸的宗派成立了。那麼我想我們這個宗派跟品牌一樣,大家現在聽了幾個宗派了,三個什麼宗,律宗,華嚴宗,天台宗。
今天我們就圍繞著宗派,來組織學習一下,理解一下心地法門。盡管我們現在不能夠相應的證得,我們就從側面和圍繞的角度把他進行一個觸摸,佛法講的心地法門是總持。那麼,我們學宗派大家要有一個概念是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是宗派,每一個法師來了都是宗派的佼佼者,大家都像上菜一樣都是特色菜,每一個人都是特色菜端了一桌子,你得會吃。你如果會吃,那你就該主食主食,該配菜配菜,該涼的是涼的,該熱的是熱的,該甜品是甜品,該湯是湯,該稠的是稠的。這樣的話我們飽腹的目的就達到了,而且非常順暢飽了口福。如果你聽不對,那有可能就涼菜就吃飽了,熱菜上來時就吃不下去了。或者甜的吃的太多了,或者這個菜還沒消化掉,另一個菜又往裡塞,這樣就把胃搞壞了。
所以我們今天著重就從宗派的角度首先來看一下理解一下,相似理解一下心地法門,我們今天講心地法門主要是圍繞這個心,我們就不能把這個心給擦掉。我想問一下諸位是剛聽華嚴宗是吧,華嚴宗也講過了是吧。那我們就從華嚴開始,因為佛剛開始說法的時候就是講的《華嚴經》。佛教裡面常有句話說,「認識《華嚴經》,方知己是佛法富貴人」。那我考你們一下,你們聽華嚴宗聽出來華嚴宗發揮佛法最大張力的一個理論是什麼。說對了,什麼無礙,我要倒著寫啊。這個聽過吧。那就太好了。我們今天就好串了,我們今天的課程是個大串燒。就跟唱歌的人一樣,流行歌曲這兒一句那兒一句給你拼一起,反正我自己作曲的。你們聽對了,但願能夠對大家有幫助。
什麼是事事無礙呢,他跟我們的心地法門有關。我們聽華嚴,今天呢我們也不去從他的宗史呀,因為大家都聽了,也不從他的版本呀,祖師呀或者這些都不管。我們就把這個突出來,為什麼佛法說華嚴是富貴呢。富貴大家想想,如果一個人很富貴很有錢,他有一什麼特色呢。就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什麼也不缺。基本上在人間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今天呢首先就把這個切片,我們把每一個宗派呢作為一個切片,他最大的這個發揮出來,一個切片過來,來進行感受一下。對於這個事事無礙,大家知道前面有一個,事法界。事是什麼呢,就是講現象。第二個叫理法界,這個不用寫大家都知道。理法界指的是什麼呢,是本質。我們認識的事物無非就是現象和本質兩層嘛。那麼第三層呢,他就從事和理圓融以後,叫做事理無礙。最高的他把這個講出來叫做事事無礙。所以說華嚴經闡述這個心的時候呢,
我們要記住,你們聽華嚴宗派,他是從什麼角度呢,直接從佛證到的果位的這個不思議境界,來進行溝通。所以在我們聽起來他所有一切的現象,你看《華嚴經》,事事無礙,他用這個十玄門,十玄門聽過吧。有一個廣狹自在無礙門對吧,我們怎麼樣理解廣狹,記住,我們現在說的都是要你理解這個事事無礙的心。廣狹自在無礙門你們覺得是一個什麼概念。誰能給我說一下,你怎麼理解的廣狹自在無礙。
讀過《維摩詰經》吧,《維摩詰經》有沒有讀過,《維摩詰經》有一品叫不思議品,他裡面形容了一個情形,當時的情節是什麼啊,維摩詰大士從上方世界借來三萬兩千個師子座,每一個師子座大廣的有好幾十里,那麼大的師子座。他把這三萬兩千個師子座用他的神力,給納受到他自己的屋裡面,有一丈見方的丈室裡面。那這個丈室也沒有變大,那個座呢還沒有縮小,大家想想這就叫無礙。我們理解不了,為什麼,我們現在在有礙。既然這個房間沒有變大是一個現象,這個座也沒有變小又是一個現象,這兩個現象又互相各走各的門還沒有妨礙,這就叫事事無礙。
所以其實這個十玄門也是,還有個因陀羅網境界門,對不對,就是表示一顆珠子和另一顆珠子,這些珠子都能夠互相輝映,像這個帝釋宮裡面。那麼我們在理解這個事事無礙的時候,大家出去參學的時候到廟裡面,他有的如果是華嚴宗的祖庭,或者這個廟裡的法師們跟華嚴宗特別有緣的時候,他有時候有一個華藏世界殿,有沒有去過的。親臨過這個,是什麼情景。我去過,我記得是在浙江新昌,還是哪一個寺院,有一個華藏世界殿。是浙江的岱山。這個殿是你一進去以後,你首先要關門,把門關起來以後嘩的,這門裡面是兩面鏡子。然後你一轉身,整個所有殿裡面全是鏡子,這個時候你左看右看上上下下,全是無窮無盡的影像。這個就是我們事事無礙裡面講的無盡緣起。從覺真法師那裡聽過吧。
無盡緣起,因為我們一般常規的講緣起的時候,說業感緣起,阿賴耶識緣起,這些都是小的緣起。只有華嚴講到整個這個層面的時候,講到無盡緣起就叫性起,這個性就是這裡的心,我們今天講心地法門啊。緊緊要扣住這個主題,要不然就亂掉了。這個性起,把他稱之為在《華嚴經》裡面講的。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現在不是在講華嚴宗嗎,我們聽了華嚴宗以後,今天跟這個心地法門往一塊貫的時候怎麼理解呢,華嚴宗對於心地法門的闡述呢,就是這個最大的特色就是無礙。我們理解這句無礙的時候,大家可以理解成一切皆有可能。能明白嗎。我們凡夫認識事物的時候一定是有可就會有不可,有能就會有不能。所以我們在理解華嚴這個事事無礙境界,整個華嚴這個組織體系裡面,他對心地法門的闡述呀,就是兩個字,無礙。說成現代語言就是一切都有可能。
這是我們今天講的第一個心地法門的樣式樣態,他的模樣是什麼樣,他是無礙。能明白嗎。這是第一個。記住啊我們講的華嚴宗。華嚴宗對於這個心地的闡述呢,就從他無礙的這個最大張力方面來發揮。那麼我們一開始剛才講到,可潛法師講的天台宗,這個非常高興的是上次我聽到他講天台,
本來以為我要補一點他的天台課,但是容通法師讓我講心地法門。我還得盜他點法,因為就著他講過的,上次我聽見一個概念叫一念三千,法華宗也就是天台宗,他對心的體現最突出最棱角分明之處就是,一念三千,也可以稱之為一心三千。我們對一念三千,大家怎麼理解。一念三千是怎麼來的,首先是十法界,對吧,從六凡到四聖。那麼他對於心的體悟是什麼呢,一心本具了整個我們所有從下至最底的地獄道,到上至最高的佛道,整個這個法界呢,不是乾巴巴的就十個層次。他是把他玩轉立體起來,每一個層次裡面又各具十個層次。其實我們相似理解在人道裡面也有十法界。
這帝王將相這些總統呀主席們,他們就是人道裡面的天界,那麼到醫院裡面看一下開膛破肚的做一些手術的,那就是人道裡面的地獄界。早上還有跟居士們一塊分享,南非的或者黑人有時候吃不著喝不著那些人,其實就是餓鬼界。當然這是我們就眼前我們這點微妙的妄想心所呈現的。要打開心量啊,記住,我們今天在講法界心的這個心地法門。那麼對於這個一念三千,每個法界都有十法界,後來又加了一下,怎麼算的百界呀,百界千如嘛。十如是啊。你們公開坦誠的說一下,就是對於法師們講的這些,你們有沒有稍微把他吃透一些,還是覺得還是那麼生硬。今天我講這課完全是針對你們已經,至少已經把他相似的吃透了。你們怎麼都說沒有啊。
大家怎麼理解如是吧,如是是什麼意思。如是就是本來,如是什麼啊,性,就是他的本質就是這樣的。不要在一念的心性上面,我們常說的你打那麼多妄想。世上本無事,庸人空自擾。無事的時候就是如是,本來就這個樣子啊,本自具足。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十如是你要理解就是說,從這十個方面,性就是本質,如是性,相呢就是他的現象,就是說你叫什麼名字,咵的你今天就坐在這兒,本來就坐在這兒,因緣就該坐在這兒,所以啊,又說如是因嘛,如是緣嘛。你具足因緣,所有這一切沒有任何的刻意,沒有任何的人為,沒有任何的添加。懂了吧,我們這樣理解如是。
在這個十種如是,再配到這個十法界的整個這個,再加一個五蘊,眾生,國土,三個世間,一共算出來有三千諸法。其實我們大家想想,這三千隻是一個概述,就包括剛才華嚴的無礙,所有一切的性起諸法,又從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中來理解的時候,就是剛才大家講的,圓融。首先我們來講一下為什麼叫做如是性相因緣呢,大家可能理解不了這個。其實我也經過一個漫長的解悟。我想,就是說我們現在往往認為有前因有後果,有現在修,有將來成佛,如果從天台宗最圓融的角度說,因果是不分前後的,因為時間是一種錯覺,是我們心念的流,對吧。等真正我們悟入到這個心地的法界的時候,整個這個一念三千當下全體就具足。就是你打破時空的概念,所有的這些情形本身就是在我們心裡面,就呈現出這個樣子。大家要悟啊,一定要今天集中注意力。今天的這個見地很高,如果你一落下就跟不上了。不要打妄想啊。那麼我們就想想,比如說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叫見寶塔品,讀過《法華經》吧。他當時有一個多寶如來坐到這個寶塔裡面,
說誰講《法華經》,他這個寶塔就會出現在哪裡讚歎。那麼如果要見到他這個多寶如來的尊容妙相,必須把所有世界的分身散影的釋迦牟尼佛都集中到一塊兒,他才把這個寶塔開了讓大家見。在這種情況下,釋迦牟尼佛就從眉間放白毫光,把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國土分身散影化現的,釋迦牟尼佛正在說法華經的全部給請到現場,用神變把這個寶塔給打開。就是我們現在有時候出去不是有多寶塔嗎,某一個寺院裡面會見到,或者塔裡面有兩尊佛的時候,那就是講《法華經》的那個多寶塔說的這個故事情形。
那麼這樣我們就想想,為什麼他能在一念間把十方的這種,這是表這個一念三千心的,就我們今天講的心地法門啊。為什麼在一念間把這個三千大千國土的釋迦牟尼佛都同時召集在那兒,那麼遠他怎麼顧及的到呢。就是因為我們本有的這個遍法界心裡面,完全具足了三千因果性相,全是本來的,他是圓滿的圓融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記得大家聽到過的因果同時,我們怎麼理解。這個我還真是跟諸位分享一下,我本來平常不怎麼看電腦什麼的,因為我對電器不敏感,所以我就以此為藉口,裝做我還是很清淨的不接觸那些網絡什麼的,其實我真不會。那天在一位法師那,有一個外邊的我們這講課的老師推薦,我看了半部電影,當然沒看全,剛好坐在他們屋裡面,半部電影叫《黑洞頻率》,外國的。
他講的一個什麼故事呢,就是說三十年後的一個現場,就是這個兒子他是一個警察,他的爸爸是三十年前,又是一個場景,他爸爸的那個年代是六幾年吧,美國,他爸爸那個年代是有一個無線電的那個傳聲機一樣的,運用這個無線,咱們不是在革命時代按那個電台麼,噠噠噠發那個,那麼一個機器,被他兒子在三十年後從他房間的一個破舊倉庫裡面拿出來,無意中天空裡面有極光還是什麼現象的時候呢,他突然間就把這個機器從三十年,父子兩個連接上了,對話,那麼對話的時候呢,在他父親年輕的時候呢,那個年代他還是一個六七歲的小孩這麼高,到了他這個年代,他爸爸已經在報紙上報道,他爸爸是火警,因為一次大火,救火的時候燒死了。
所以父子兩個人莫名其妙對上了以後,就發現宇宙之間對接的這個奧妙,他們倆就用這台機器來回溝通,當時有一個案子叫什麼南丁格爾兇殺案,南丁格爾是個很有名的護士吧,就是說當時一個殺人魔殺了十個女人,這其中就包括他的媽媽,這個案子一直沒破,這個兇手還活在兒子這個三十年後的這個空間裡。結果這個兒子就跟他爸爸說這個案子出來了當時怎麼回事,讓他爸爸天天去案發現場一個一個挨著去救這些女的,這時候,他爸爸把第一個該被殺的,在報紙上三十年後已經是一個陳年舊案了,但是他爸爸依著他的囑託在案發現場進行了干擾,記住這是因,對不對。因上干擾的時候把這個女人救下了沒殺成,在現場三十年前。嘩的一下,兒子三十年後在他這個警備局的檔案,第一個女人死的報告檔案嘩的不見了。就是他把這個女人救下的一剎那,三十年後出現的果呢,就嘩的不見了。但是那個因一動,果上不但是這個連鎖反應,連他女朋友就不認識他了,他們倆就沒緣了。就這麼一干擾,牽一髮而動全局。
這就是法界,我們叫做心地法門。如果作為我一個看電影者來講的話,就好比我是證到了悟到了心地法門,剎那間一念所有國土,所有時空的三千,三千是表法的,性相因果本末究竟,所有諸法根本沒有前因後果,同時具足的。這個對我們一念三千有沒有理解有沒有幫點助啊。
所以我們可以套用一句話來,華嚴宗的無礙心就是一切皆有可能。記住,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我們現在凡夫的時候就是覺得這個不可能,那個不可能。為什麼大乘佛法把那麼多的不可思議神奇變幻,越發超越了我們凡夫的這種認知程度,不可溝通的這種神跡變化,越才能真正體現出來這個遍法界真實的功德內涵。一定要這樣理解啊。在理解的時候把自己空掉,把物質世界空掉,把思維世界屏蔽掉,但是不要把他抹掉,他還是這個樣子。所以說這是非常高深的佛法,大家可能很難玩轉的過來。那我們理解《華嚴經》的時候,理解這個無礙心是一切皆有可能。那麼如果我們理解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怎麼理解呀,就是一切本來如此,明白吧。這是我們學的兩大宗派。
一切都有可能體現的這個心地法門無礙的這個層面,一切都本來具足體現他圓融圓滿的層面。正因為是無礙的,大家設想一下,由於他是無礙的,所以他才能本來就是這樣嘛。因為本來就是這樣的,本來他就是無礙,因為無礙所以他是圓融圓滿的。那麼這個是我們現在已經聽了天台和華嚴,如果你要理解這個,就這樣來去粗線條的去給他定位。記住,你的宗派一定要定位明確。那麼接下來我們要講兩個主題。為什麼呀,因為不但無礙圓融啊,這都是佛的果位境界,說白了。因為華嚴宗是佛講法的開場白,他就是描繪法界的情形,我證到佛果了,我看見什麼了。但是大家聽不懂,他就繞了一圈最後回到天台講《法華經》的時候,是佛的總結陳詞語。所以這個呢是提出這個情景描繪,最後圓融到他揭示真相就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就太高太遠了。太高太遠我們且把他放過一邊。這是一個非常高妙的境界,我們現在需要從信解行證,來進入這個圓融無礙的心地法門。
這時候我們就要關係到兩大宗派,這兩大宗派估計下次會給大家講。我們今天還是切兩個片給大家了解一下,他們是跟心地法門是怎樣一個鉤鎖關聯。佛法整個入心地法門,就是說入到這個佛的境界中呢,所有的理論,任何一部經典,乃至這個八大宗派所有這裡面,無非兩大渠道。是什麼。兩大渠道是什麼啊,要麼空,要麼有。我們學習佛法的下手處,一定是從這兩點。
有,我們就是講的是從現象上,從事相上來修,你要恭敬,你要做善事,你要迴向,等等一點一滴都不能馬虎。那麼如果從空來講,他直接是理論支撐,他的空性。如果一旦我有進行不下去的時候呢,就是空沒有掌握好,沒有理解到位。所以說這兩大宗派關係到我們,記住,我們今天至少要講六個宗派啊,一共有八大宗派。講到有一個叫三論宗,聽過吧。還有一個唯識宗。
三論宗他是一個什麼概念,他就是講空。唯識宗就是講現象。下來你們就要學到。我們今天因為要圍繞著所謂的心地法門,就知道以後學到的時候,你要把這盤菜一定要給它搭配好。三論宗他是怎樣的陳述方法呢,三論又叫中觀。這個又叫中觀,相信大家聽過。今天我們所有宗派,自然有法師後來給大家講他的宗旨呀,歷史等等整個義理。那麼我們今天只講到他的兩個切片, 切出來把他對比融匯一下。那麼中觀三論他又叫空宗,又叫性宗。性,就是講本質。唯識宗呢,又叫相宗,就是講事相。這些都是一般的知識,你們以後接觸到就知道了。但是他們兩個的特色呢,是兩個人是擰得很。雖然最後這個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但是在下手處他們兩個是完全截然不同的。
中觀他是什麼意思呢,三論宗,他的特色叫什麼呢,就像這個無礙心圓融心,他是破邪顯正,他怎麼說這個道理,就是說,我也不說我對,反正你有一點執著一點計較,我就說你不對。所以在這個中觀裡面有時候都說,中觀宗的祖師都是遍破諸法,就破你的這個執著。把你的妄想啊,分別執著給你收拾的乾乾淨淨,一點都不留情面非常乾脆。那麼這個直接從空的入口來下手,所以我們在學中觀宗的時候,他始終就是一種遮詮的方法,說你告訴我呀佛法是什麼呀,我不告訴你。那你看我說的對不對,你說的都不對。就是這麼一種態度。所以他表詮的方法就叫做遮詮。遮詮就是,你說什麼我都說你不對,我只在讓你在不對中去悟這個心地法門。
那麼這個唯識宗他是非常的婆心切切了。佛法講慈悲啊。如果說中觀是乾脆,他就是非常婆媽吧。他就是從怎麼是因怎麼是果,為什麼我們現在有輪迴,為什麼要善惡報應,等等這些,把現象全部給你說得明明白白。所以大家以後接觸中觀和唯識的時候就是這樣,但是我們今天要稍微有一點點觸摸的話,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下。就最實際的,大家現在不都是在看我嗎,都雙眼看著我呢,我也在看你們。
這是我們現象中就是人生活中最基本的一個事吧,每天都眼睛好好的在看別人。但是如果我們要分析眼睛見物的這個性質,就眼見物這點來看,這兩家,我分析一下你就知道空和有是怎麼進行。如果是就著中觀,三論中觀的空來講,他會怎麼說呢,我是不是以前也給大家說過,大家說眼睛見物能發生嗎,這件事情,能不能發生,不能,不能你們明明白白的看見我在這兒。眼睛見物的這個見性,是不能成立的。
中觀他在破這個東西的時候,他怎麼說,他說那你告訴我你能眼看東西,你是眼到東西看東西呀,還是眼不到東西看東西。然後這個人就以為說,這不就兩點嗎,他就趕快說眼到東西,眼至物,就是眼到物見物。到這個物體見物,就是說,肯定是眼看見你們了嘛,我的眼光到你們這兒我看見你們。他說不對,既然眼到物看物的話,那他就從一個現象界就開始就破這個。
眼到物見物就跟一個人到一個地方,那我們現在比如說一出這大樓,我到門口很近對吧,但是我到後面的大殿就很遠,那就應該近的地方先到,遠的地方後到,對不對。你們說是吧。但是實際上,我們的眼根,眼睛一睜,遠物近物他和他我同時都看見,如果按照你到物見物原理的話,我要先看見他過一會兒再看見他。是不是。他這樣來遮詮他的空性。
那麼這個人一聽那就是眼不到物就看物,他說那眼不到物看物的話,我現在到你們這兒能看見,那我也到不了大殿,我還能看見大殿,可實際情況是我們看不見大殿。
因為你不是說眼不到物看物的話,不到一切物都能看見一切物,不能說只能看見現在的物看不見外面的物。是不是這樣的。所以這個中觀的理論就是從這個角度遍破諸法,遣除你所有一切的常識性的知識和概念,約定俗成的執著。它是這樣的。那麼接下來就看唯識宗是怎麼闡述的。唯識宗他不直接劈裡啪啦的把你一掌拍死,他很有耐心,他說是,眼睛看東西是有這麼一個現象,是有這麼一回事,但是這回事他是怎麼回事呢,他就細細的告訴你。眼睛看物這個現象的發生,他至少又有九個緣分來結合促成。這個我們稍微浪費點時間吧,因為你們馬上就學唯識了,你們就知道我們現在在講,大家都要繞回來啊,不要學進去,就學不出來了。學佛一定要學進去學出來,特別是唯識好多人就學進去學不出來了。
我們現在講心地法門啊,今天我們的主題。我們剛才從華嚴天台角度告訴你們,華嚴呈現的是心地無礙的一面,天台呈現的圓融的一面,他的理論知識,特色在此。現在,我們圓融和無礙是佛的果地所呈現出來的樣態,那麼我們現在要入這種心地法門,他現在通過方式理論指導,從空和有這兩方面來入。那麼我們剛才講了空,就是這麼說的,佛法在講空的時候就是畢竟空,一切都是萬法皆空。那麼從唯識角度來,他就你這個愛聽繁雜的概念啊瑣碎的這些,他就給你講,開展說,我們可不像中觀說什麼都沒有,我們承認,但是你們知道嗎,眼睛看物體,唯識宗裡面有一部論典是玄奘法師寫的叫《八識規矩頌》,有接觸過的嗎。裡面有一句,九緣八七好相鄰,就是講的眼睛看東西這個現象出現具足了以後,裡面就有這麼多的緣分要和合在一起。
首先,我們從難的來講,根本的就是我們講的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這個可能對諸位來講太難了,我不知道你們裡面如果聽過初級班,或者一直到中級班跟的,可能會有些了解。就怕是純粹是生的。有不知道阿賴耶識的有沒有,舉一下手,有沒有,都知道,那就好說了。阿賴耶識的功能是,所有的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動作,起心動念的烙印,就含藏在這裡。他作為種子去執持這些能量,去投胎下一生我們的遭遇還是由前一生的種子進行顯發,所以他就是,去後來先做主公,就是輪迴這裡面我們假設可以認為他就是一個主體一樣,第八識。
那麼這個染淨依是第七識,叫末那識,他的作用是把四大五陰假合的肉體,恆恆常常執著認為有我的存在,我們以為我是我,這個心就是他這兒生出來的,第七識。但是第七識為什麼這裡叫做染淨依,根本的話就是說,一切的種子都要依第八識裡面含藏,為什麼這個叫染淨依,他在凡夫的階段的時候他是染的,轉識成智以後他就淨。就成平等性智。那麼這個時候他就是第七識。分別依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這是我們能感覺到的,就是我們每天的思維,你眼睛看東西的時候,這我們就可以進行現象方面的解釋了。你眼睛看東西的時候,第六識是不是腦子裡面有東西在分別,說我看見了個什麼,是不是。這個時候,就是他在作用,那麼接下來這個種子,我們為什麼說沒有緣分的人一輩子見不到,就是因為你的阿賴耶識裡面沒有他這個種子。過去沒有給他結,沒有種,沒有熏,在這種情況下說其實我們每一個眼簾裡面一輩子所呈現出來的一切影像,皆是第八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種子開花結果了。包括我們今天的法會現場。
這就是為什麼讓大家多聞熏習,多做佛事,天天往廟裡跑,天天看著佛像觀想,種子啊。那麼,這四個呢是四緣,接下來我們看東西的時候你要,如果你心不在焉的話,你就視而不見對不對,所以這裡還要加一個作意,就是注意的意思。作意。那麼接下來還要有什麼,你的眼根,就是你的眼睛他沒有瞎掉,他是可以使用的,你的眼根是健康的,所以要根。還有你看見外面整個的情形,山河大地,這是境,對不對,還有一個就是我們眼睛看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有距離,如果沒有距離,你看直到你眼上就看不見了,所以在八識規矩頌裡面就說,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講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五根,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裡面只有眼睛和聲音是必須要離開了才能夠把他搞懂,否則就是視而不見,因為沒有空間的距離,眼根和物體之間。
再一個就是要有光明,黑暗中我們就看不見了對不對,所以你看從唯識這個現象來講,他不說劈裡啪啦你接受不了的萬法都空掉的,這時候他就將計就計說你是可以看見東西的,有這回事。但是看見東西這麼回事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你把他不斷地劈,像分子因式一樣,不斷的往裡摻,最後搞明白了原來還是歸功於空,對不對。
咱們人世間這是人之常情,為什麼他要不斷地給你分析分解呢,比如說我們在家的家人也是一樣,一個人,比如說爺爺是一個,生了兩個兒子,伯伯和叔叔他就分家了,分家了以後親兄弟再生的兒子就成了堂兄弟了,就不斷的這樣這樣,等到四代過去以後之間就沒什麼感情。為什麼,空掉了。唯識宗就是這樣,就把你分得爛爛的,把你嚼的碎碎的。讓你看透他,哦,原來我的眼見東西的見性,其實是一切法的因緣具足。聽明白了吧。
所以你們記住我們在講心地法門,這個心我就不擦了。我們現在在講心地法門,剛才是無礙心,圓融心,那是天台華嚴講的,太高了,我們夠不著。但是我們要有理論指導,我們入這個心地法門,中觀和唯識就是我們佛法的兩大頭,不是從《地藏經》呀《普門品》《彌陀經》呀這都是有啊,《金剛經》《心經》《維摩詰經》這都是空啊講的,兩大入口,就是我們的性相二宗,空有兩輪。
那麼,大家從這一點來講,如果我們剛才給大家交代了,我們就知道,真正從心地法門的層面來講,空和有都不是佛法,只僅僅是入心地法門的方便。明白吧。所以現在給大家交代了,四個宗派裡面,圍繞著心地法門給大家講,一個是華嚴宗一個是天台宗,那麼從這個無礙心,圓融心,中觀我們就把他定為空心。唯識我們就暫且把他定為有心。入這個心地法門的方便。所以從這點來講,這四個宗派,我們就暫且給做個定義,當然每一個宗派都有他完備的教理行果,只是因為我覺得怕你們聽宗派聽得多了,生了澀了乃至亂了,那我們今天可以就著這股勁兒,把他稍微擰一擰。
接下來我們聽到的中觀的空和唯識的有,都是要把他融會貫通,為什麼,你想想,中觀在破萬法皆空的時候,他首先要把萬法因緣建立起來,所以他是就緣起而側重於講性空,唯識是就性空而專門講緣起。兩個人有沒有差別,沒有差別,所以我們在這上面就要融會貫通。其實空和有,它種種的陳述種種的闡明,都是為入心地法門服務。這是我們對這四家,當然華嚴天台我們也聽過了,下來還會有兩家中觀和唯識也會講的。
好了,我們今天跟萬法所生,我們給他挪一個地方,挪一個角度,這就馬上全變了。華嚴,天台,中觀,唯識這四家在闡述心的時候,都屬於教。教是什麼意思呢,就跟皇帝頒發聖旨一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昭告天下,佛法講了,造十善業可以生天,持五戒可以生人,十惡業就要墮三惡道,如果你有敢違抗這個旨,因果自作自受。所有教理,那麼你修不淨觀,修止觀,修慈悲觀,乃至修暖,忍,頂,世間的禪定乃至出世間禪定,得阿羅漢果,這些都是明文,清清楚楚的全部在這四家裡面給大家講了。這就是一道聖旨。
那麼我們出去打仗的時候,除了皇帝下的聖詔,還有一個什麼,以前我記得古時候將軍有虎符,那叫將軍密令,我們研究下,除去教心,我們還有宗心,這才叫心地法門。大家知道吧。為什麼我們不敢講心地法門呢,真正前面的這四個呢,他都是圍繞著從明晰的我們理解的次第方面來,從教慢慢的入這個究竟的心地法門。但是,教是從次第的方便而入究竟。宗心是直接從究竟轉過來,把他當做方便。所以這個方便就是極端的很,就是我們中華大地流傳了這麼多年的,中國特色的禪宗。
講到這個見性的時候沒有光明,其實沒有光明還是可以看見的。其實我們在人道裡面,現在我們的佛法,都是就著人的本位而言,為什麼你看中觀和唯識最後都是趨向於空呢,就是因為我們現在立足點是以現象,有,執著,根深蒂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佛法不論從哪個方便入手,最後導向一定是先把我們根深蒂固的這些東西進行撼動。我們常說的出離心。
再進一步對於教理的理解,有若大激情和動力去進行改往修來。這是所有佛法萬變不離其宗的。包括我們今天對於心地法門的開顯,當然也是從各個角度,盡量給大家全方位立體式的呈現。所以我們今天立的角度就是,華嚴和天台就暫且把他當做果,因為他也有因,他也有果,但是我們所呈現出來的事事無礙的時候,都是從果上來講的。千萬不敢自己以凡夫的心力去以身試法,那就大錯特錯了。那麼接下來我們講空有兩輪呢,又是把他作為入,因為我們現在在這個地步的話,我們要到那個地步要有橋樑,那麼怎麼建這個橋樑,我們實踐的時候一定要有理論指導。就是我要就路還家一定要認得回家的路。認路呢無非就是兩大體系,一個是從空入,一個是從有入。空有兩入,最後皆還是導向於非空非有的無礙圓融絕待境界。
但是我們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這個你要咬定,如果這個咬不定的話,你對佛法就學不透。是什麼呢,就是對佛法裡面講的無礙圓融,等等這些絕待,般若,空性,第一義空,法界這些所有的遣詞用語,都是方便說。那個東西,祖師們說了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這麼得,他是好賴都不能說。你說他有,他告訴你說不在內外中間,也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不是黃的藍的青的紅的,都不是。你說他沒有,他又說一念俱造百界千如,一念三千都是在他這兒。所以他不斷的相互辯證來讓你去悟去修。在這個時候我們對於理論的掌握和視野的提升,就已經是悟的構架了。就好比說我們有足夠的,我們相信十層樓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情形,那麼現在如果我們明白十層樓的情形呈現給你的時候,你就覺得就是十層樓,對他信心具足貼上去,十層樓的情景就顯現出來了。
這本身對於聽法,其實有時候我們居士說,反正我也不懂這麼多,我也不必像法師,也不弘法,我夠用就行了。但是,大家記住,有理入,有行入,有信入,有法入,都可以入。理論有時候本身就是一種觀行,就是一種修行。只恐你是透不過去越想越不對。那麼我們今天就是為了大家越想越對而服務。所以從這點來講,剛才唯識的那個方法就是說,告訴你當我們眼睛看東西是怎麼回事,必須要具足這九緣,從我們的現象界就我們這個能量和我們這點本錢,給你花這個錢,懂吧,所以說就這樣來進行分析。那麼從空有來講說,他又是從另一個對面撲面而來,馬上進行一個,所有都給你一巴掌拍死。但是,這些說教都屬於還是一個理論,始終理論的層面到不了真實形而上的絕待境界。
就為什麼像我們以前有位國學大家王國維先生曾經說過,當然這是題外話,他講詩和詞的概念,當時對我的觸動真的是,語言太蒼白了。為什麼,他講到唐詩宋詞可能是我們漢民族,漢語言裡面一個相當高,甚至絕對高度,語言的闡述和言詮和境界的表達,已經算是非常銜接貼近了,對不對。唐詩一講起來什麼,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手可摘星辰等等,這些誇張把這個漢語言文字的表達發揮到極致了,宋詞還有,李清照呀辛棄疾。
但是他在表達的時候說了句什麼呢, 說:詞能言詩之所不能言,但是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明白吧。什麼意思呢,這些大家就是一句話一針見血,就是盡管語言高端發展可是語言是蒼白的,他決定有不到之處。所以我們始終要認識,語言闡述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有信心,為你的信心服務,為你的修行做動力。你把這個根本給忘掉了,就成了知識了。那就不是今天給你端菜了,而是你只看菜單隻研究菜單,又不吃飯又不付賬,這沒有實際意義。
接下來我們就剛才講到心地法門,心地法門所有華嚴、天台、中觀、唯識,襯托出來一個主角是什麼啊,禪宗。心地法門,我們講到教了。這叫禪,就是我們宗門下面的。(這個是不是擦不掉了,我特怕這擦不掉,好像是,幹了一會兒就擦不掉了。)這就是什麼,待會兒大家就知道,禪宗就是隨時用,隨時抹。你停在這上面就死在句下了,開悟不了,入不了這個心地法門。
對於禪宗來講的話,以上四種我們停留在理解的層面,但是如果從佛教史來看的話,他出現都是人的弊病。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法大興,就相對這些宗派,雖然有的我們是說唐朝,其實他的倪端,他的規模在魏晉南北朝時候都已經出現了。某一部經典某一部論典的東傳,不斷的演繹,形成一個,像那時候的涅槃師呀,攝論師呀等等都是後來歸到唯識,中觀這裡面的。那麼慢慢的,人有一個陋性是容易忘本,在隋唐時候盡管只有教,可是借教來悟心就跟吃飯一樣,根本不用說。
如果說你要悟呀你要好好學教修呀,那就跟半夜說黑似得,半夜誰不知道黑還用你說嗎。是這麼一個情形。慢慢慢慢流傳以後,大家開始說食數寶者多,真修實悟者少。幹什麼呢,就像大家看菜單,唯識,中觀,天台,華嚴學的非常透,一講起來滔滔不絕,但是落入到語言層面,天天就是在語言上計較,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教後面還要悟心。在這個時候,在我們佛教史上非常華麗的一個篇章就因為一個人,誰呀,六祖是他的第六代。
現在普天下叢林裡面誰敢在客堂裡面不供著達摩祖師。長得其丑無比,扛一根棒子後面掛兩個草鞋,一葦渡江。達摩出來的時候,就糾這個說食數寶的時弊,他來了就是不容分說,專門以,教是慢慢從這個次第悟到究竟,他直接掉個,從究竟來悟,為什麼,不跟你說那麼多,所以在這種情形下,中國這個禪宗一脈從此大開。嚴格來講,我們的心地法門就是涵蓋了禪門的悟,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才叫心地法門,狹義的來講。就好比我們常說和尚,宏海法師也叫和尚,所有出家人都叫和尚,但是我們內部來講的話,只有一個寺院的住持才稱之為和尚。所以在禪門我們這樣來理解,怎麼回事呢,在靈鷲山上,當時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有一天,大梵天王供養他一支金蓮花,這天時節到了,那麼他就在法會上把蓮花拿起來,就這樣像我拿著筆給大家看,你們看懂了嗎,沒有看懂,我也不懂,大家都不懂,就都成了黑咕隆咚啦,釋迦牟尼佛拈花的時候,有人看懂了,誰,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這就是我們佛門的第一公案,告訴他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這話一出,開始,西天一共有二十八祖,從達摩祖師開始來了,造就了禪宗獨特的解開顯現心地法門的方法。就是不跟你說那麼多,誰跟你亂七八糟囉嗦那麼半天啊。直接就給你說就是這個樣子,你就給我開悟,開不了悟拉倒,走得遠遠的。所以我們可以把禪宗稱為攻心術,休克療法。大家好好悟這個,為什麼把究竟轉過來當做方便用。那是要一種什麼樣的華麗的轉身。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看,從二祖慧可去找達摩祖師接法的時候也說了,我心不安,達摩祖師說那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
覓心了不可得。三祖見二祖的時候又是身體有病,說我有罪業,和尚你給我懺罪業,你把罪業拿來我給你懺。悟到沒有罪業,罪業空性了不可得。四祖見三祖的時候,還是同樣如此,說我有煩惱呀我斷不了煩惱,有煩惱纏縛。說誰綁著你誰縛著你,你把煩惱拿來我給你解。一悟煩惱不可得。從初祖到達摩開始,一直就是以直攻心地法門。開始進行的傳法的方式。一直到六祖,大家都眾所周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一舉成名。後來到廣東,幡動還是風動,仁者心動,大開法席。整個這裡不用我細講了大家都知道。
所以從禪宗的這種緣起來講,他的這個說法方式就是,馬上把你這個思維語言分別執著牽掛惦記等等這一切,給你截斷。我們也可以從唯識宗來講,就是直接從第八阿賴耶識下手,前六識都不跟你交涉的。所以在佛門裡常說,第一山頭不容分說,第二山頭,就是落到這個話頭呀等等這些機鋒轉語上才給你商量一下,看你可憐悟不了給你點一下。這已經是一個妥協和一個讓步了。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對禪宗的他開始的溝通方法,他直接就是說,光接上上上上根機的人,一般的人不行。而且在當時,基本上在唐宋元時都是生死心切教理明白,至少你記住啊,前面這些教理他是一覽於心,成竹在胸的,才能夠入這個心地法門,不會盲修瞎練。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來說一下禪門那真是千奇百怪,真是應了金剛經說的一切法皆是佛法。當時像這個馬祖道一禪師,他是南嶽懷讓的弟子,南嶽懷讓知道他是一個法器就去度他。他在那兒打坐,就說你坐在這幹什麼呀孤零零的,他說我要打坐要成佛呀。結果這南嶽懷讓禪師就拿出一磚頭磨,說你磨磚幹什麼,我要磨做鏡子。說磨磚能做鏡子嗎,磨磚不能成鏡子,你坐禪怎麼能成佛呢。
就是用這種靈光一閃的對接,兩個人時機到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下子把你點醒。那麼這個呢都是我們還能聽得懂,在六祖之前乃至六祖旁邊的時候呢,還是我們一般沒開悟的人也能觸摸一下感覺一下。後來慢慢慢慢這個形勢就變了,變成什麼了,因為經教裡面的話大家都會說呀,你看六祖在說這個心地法門的時候,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呀,本自具足呀,本不動搖,本不生滅,能生萬法。六祖當時說這個心地法門,他說何期自性就是我們心地法門,他說能生萬法的時候就在這個層面。
大家千萬別以為心地法門一說空空空,因為我們在有,所以佛門大力提倡空。但是真正你從有入空的路上到了一個境地的時候,就要開始空有都要屏蔽。那麼他說能生萬法就在無礙的層面。他說本自具足就在圓融的層面。祖師們說法絕對語言沒有滲漏,所以從這點來講,他說的本自清淨,本不動搖就是在空的層面。
他就是這麼顯說的。後來不行了,為什麼,因為法門裡面也有投機分子,那麼投機分子他就記得祖師的經文裡面這些經典語句,祖師們這種痛快語言他記住了,他背的很多,你說什麼我能對出什麼,甚至你問起來還沒問出來我就給你對出來。這時候慢慢又出現弊病了,那麼,祖師們為了讓禪門不落入俗套,或者現成這種窠臼,以鑒別這個人真正有沒有開悟,就開始形式上去拓展了。開始打,暴力,殺,還有殺戮,把貓的一隻頭就給砍下了,南泉祖師就是,當時有兩個禪師在旁邊吵呀,吵得不可開交就為這個心地法門,什麼是心地法門悟不了,他就拿過來一隻貓說,你們倆說,誰給我說一句我看你們悟了沒有,沒悟的話這貓我就把它斬了,這兩人都沒悟,都沒有悟他就把貓給殺了。
你們不可去學啊,回去把你們家的寵物狗殺了,他殺了可以超度,你殺了就殺業造下了,將來要受報。那麼就這種情形,比如說暴力,有一個歷史上最有名的叫黃蘖禪師,他呢就是又打師父又打徒弟,百丈禪師那個時候就說你下山幹什麼去,他說采蘑菇去了,那說看到老虎了嗎,說看到了,他學老虎的樣,結果他師父兩個人在對機嘛,他師父就拿起一斧子砍他,做這個砍的樣子。他就啪得把他師父給打了一巴掌,師父就高興壞了,為什麼,明心見性。
大家知道那時候的出家一場,就為這個。只有明心見性以後才知道說,芸芸眾生有多麼的可憐,多麼的糊塗。說實話,開悟了的人看我們就跟神經病似的。真是這樣,我們有時候設想是不是這樣,你一天的種種計較,種種算計,忙來忙去熙熙攘攘,為利來往,是不是這樣。
所以後來,為了就是說,老師指導,學生開悟,兩個人印證之際,不讓別人濫竽充數的時候呢,就無所不用其極了,整個這個禪門就是這個不成體統,這個以上犯下,乃至呵佛罵祖,大家聽得,你看我講禪宗公案的時候大家就聽得很痛快。就是因為痛快把禪門給害死了。那麼,整個這個禪門啊,開始這個呵佛罵祖,大家知道雲門宗有個文偃禪師,四月初八大家都在辦這個浴佛法會,維那舉腔說,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正在大家恭敬的禮佛的時候,他說句什麼話呢,要是我當時在場的話一棒子就把他打死,還要餵狗吃以圖天下太平。就說這種話,你看。
臨濟有一個義玄禪師,就是我們現在河北正定臨濟寺,有一個塔是義玄禪師的塔,我繞那個塔的時候得了很大的感應。因為當時繞塔的時候我就觀想這個祖師這個塔就是他的金剛法身,然後這個光照住我加持我攝受我。真的是,因為我在那兒講過經,我還去給他磕頭的時候念叨說,我說祖師雖然您這是禪宗道場,我來講淨土法門,但是因為現在的人根機不堪了,所以淨土禪都是一樣的,您就別見怪了。見這個心地法門呢,弟子慚愧的很,夢都沒夢見。
所以這個臨濟義玄當時也在,他對下面說你們每一個身上臉上都有一個無位真人,天天在你們臉面上出入,這個無位真人你們要是不知道的,就來問老僧。結果就真有那上當的,他就真的去問這個義玄,問和尚什麼是無位真人,無位真人是什麼,乾屎橛。就是幹了的屎呀,大便。就用這種方法。
像這個趙州從諗禪師他說,佛之一字,我不愛聽,你不要跟我講這個字。都是這樣來說法。所以你看看,有時候把這個鼻孔給你捏住,暴力,鼻孔捏住就是讓你氣都上不來,就是為了在這個千鈞一髮之際讓你開悟。一切都圍繞著心地。那麼這個禪宗真的,以前有一個德山宣鑒禪師,他的上堂法語簡直就是不能聽,我真的聽了我都覺得心虛的不行,覺得罪過。那就是把四聖人,所有三藏十二部教典罵了個通遍。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那些旁邊的同時的這些祖師們還要讚歎他,說他婆心切切。為什麼,就為這個,開悟。這是禪宗的最最多的故事,大家一聽痛快吧。還有更世俗裡面相應的,為什麼禪門裡面講法無所不用其極呢,就是就地取材,信手拈來,甚至情詩呀,愛情的這種艷詩呀都會摻入到。最有名的是圓悟克勤禪師的一個詩,大家聽過沒有,開悟詩。他師父首先給他來了一首,然後他聽了他師父的那首以後,自己也來了一首。一出去看到一公雞打鳴,馬上他就開悟了。為什麼,就是他師父一點嘛。當時寫的是說,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什麼意思呢,就是去煙花柳巷,去風塵女子那晃蕩,晃蕩完以後喝醉了,就是比喻什麼呢,就跟我們面對著外面這個色塵境界一樣,我們每天上當在裡面,就像跟煙花女子調戲調侃一樣,來回整天就沉迷於這些,那麼總有一天醉的把你扶歸了,讓你返璞歸真。覓我們本地風光,本來面目。
所以最後兩句,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就用這種來表顯不可言說,讓你去悟,從來沒有道破,但是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呢,就跟在北京,兩個廣東人在北京碰見了,哇哇哇全是講的是粵語,北京人聽得耳朵豎起來都聽不懂。但是他們兩個沒有一句廢話,為什麼,你說的我就知道,我說的你也明白。一句濫詞都沒有。所以在這個裡面你看,禪宗的這種傳法手法,無所不用其極。
所以為什麼太虛大師後來說到,中國的特色在於禪呢,就是因為他的輻射面太廣,而且中國人特別工於心計的這個優勢,在禪門裡面體現的最淋漓盡致,就是心地法門,特別容易契上去。到這個幽微難至的境界,他特別容易上去。真的,你像藏族人他就很難。所以他要對上師有信心,他從信去攻。我們從理來攻。所以從這點來講的話,這個禪宗的輻射面真的非常廣。你看聽故事的時候,剛才可能給大家講的理論太多了,聽故事的時候好像都比較相應。
禪宗真的輻射面很廣,不要說唐詩宋詞元曲,包括明清小說裡面都有。我們中華的一部寶典,紅樓夢裡面,我記得第多少回來著就是說什麼,聽戲文寶玉悟禪機。有吧。就是賈寶玉跟林黛玉看戲的時候鬧了個彆扭,回來了氣哄哄的。就隨手寫了一個悟偈,就是禪宗的這個悟偈嘛。說,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雲證。就是哪裡有一個可以證的呢,你怎麼說證來證去為什麼要說呢。連離開語言的這種,讓你去悟呀,超情離見。是無有證,斯可雲證。無可雲證,是立足境。我說的大家能聽明白吧。就是說,沒有一個,無修無證才是我們立足的一個心性,立足的一個地方。
這好像不是格調很高了吧,很超越,對不對。結果就是人說天地生萬物一物降一物,他始終就出不了林黛玉的手心。結果被這個林黛玉看過來說,你這算什麼水準啊,無可雲證,是立足境,你還有個立足境,還有這個。後來,林黛玉反過來問他說,你是寶玉寶玉,這個至尊者寶,至堅者玉,你怎麼個寶法怎麼個玉法,還天天在這參禪,我告訴你再加一句,無立足境,方是乾淨。又給他加了這麼一句。這個賈寶玉呢,就說真的是,林妹妹還是比他悟性高。薛寶釵在後面點評了一番,說哎呀你看,賈寶玉這個,你證我證是無有證,是美則美矣,了則未了。說的是挺好的,了則未了。
薛寶釵把他比喻為神秀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境台。她說林黛玉這句,更美而且了,所以就比喻說慧能法師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她就給他做了這麼一個判。但是大家曉得嗎,你們去看紅樓夢裡面,最後有句特要緊的話,這個賈寶玉出家的前幾天,把所有家裡的書都給燒掉了。並且大筆一揮寫了一句什麼話,內典語中無佛性。佛性在哪裡呀,在這兒。這就是禪宗。
禪宗我沒辦法給大家,因為首先就我沒開悟,雖然心地法門,為什麼容通法師讓我講我不敢講。但是大家要依稀彷彿的,我們就在他周圍轉圈兒,轉多了他終歸會給我們顯點山露點水,對不對。所以我們今天就通過這些公案,來感覺這就是禪。所以有時候我們講淺的時候,禪茶一味呀或者什麼,真正你入到這個心地法門,隨手拈來都是法語,都是治病的法藥。這就是一代禪門裡面,五家七宗的祖師們隨時,一個最被這個華彩樂章,每一個開悟的故事都是一個經典的一場法會,特別有穿透力。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禪門就一直以這樣的方式而演繹著。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說禪宗才是真正的表顯這個心地法門,對於心地法門。但是呢這個心地法門又不離所有這些方便善巧,只是一個教一個宗,我們記住,現在我們講到禪宗了對吧。禪心嘛,這已經幾個宗派了,五個,對,已經五個宗派了。但是大家不要聽了禪門的語句,覺得這麼痛快,我剛才說了,就是這個淋漓痛快把人給害了。
為什麼,我們看禪宗的這個機,公案和這個機鋒,我們往往有一個,光覺得他出彩的那一刻痛快,可是殊不知所有禪宗五家七宗這個再來祖師們,都有悲慘的一面,苦行。包括釋迦牟尼佛從這個,什麼時候悟的道啊,還是十二月初八是吧,悟道的時候,難道他六年的苦行是白白示現嗎。對不對。為什麼只有迦葉尊者才能,他拈花我微笑。為什麼呀,迦葉尊者什麼第一,苦行第一。
我們的趙州和尚,就是柏林禪寺裡面趙州從諗和尚,八十歲了還去行腳。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所有祖師像什麼香林祖師呀四十年才打成一片。一輩子就苦參密究這個。但是後來往往後人覺得,哎呀祖師的這個暢快淋漓,呵佛罵祖,就等這個枕頭,想睡覺就缺這個枕頭了,說起來暢快。我不執著,呵佛罵祖,整個把所有祖師們用的這些破膽險句呀用來大破因果之門。這是禪門第一個弊病,所以後來有的祖師在評價到禪門,直至明朝的中期以後,禪宗開始隕落。
為什麼,節節敗退,根機不堪。因為,這個祖師當時說,有句話我記得,說達摩祖師來的時候,事出非常,就是我們東土的眾生跟頓悟法門有大因緣,要開始蔓延了。但是古有大利的法門,就是得大利益的法,一定會帶來大害。大家知道,我們世間法也是如此。立一法就生百弊。而古人得大利,後來人徒有大害,為什麼,說食數寶,還是這個。
所以在禪門裡面後來有祖師們為了挽救禪風,說到禪門的時候,說就因為這些公案太多了,本來是不立文字的一宗,結果禪門的這個祖師語錄和著作最多。所有的八大宗派裡面,大家知道。所以說,祖師們以前說過一句話,說滅火者是水,但是,水過則有沉溺之災。
水過了。生物者日,沒有太陽我們的東西長不出來,對不對。可是,日過翻為枯焦之本,太陽太足了的話,都曬死了。這就是當時慢慢到了明中頁以後開始,禪宗開始隕落了。那麼好多祖師就是說,對於這個禪宗的,為什麼後來心地法門衰落了,就是根機不堪。因為這個禪宗呢,說起來容易,承擔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為什麼那麼多祖師他是經過苦參密究,他的行持已經達到極端了以後,就像火藥桶一樣他不斷的塞,不斷的塞,塞到一個火藥桶飽滿了以後,你咵的一點火線馬上就爆。
所以法門裡面把這個祖師們開悟的時候往往稱之為冷灰爆豆,就是你在參的時候就像貓守在洞邊上,你都不知道老鼠什麼時候出來,但是我就咬定,就看著這個洞。我們的參話頭,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大慧宗杲禪師他就提出來參話頭。其實就跟我們念佛是一樣的。
就這個話頭參,生死也不管,一切人際關係不管,一切世間俗事都不管。就以前形容說到十字街頭都不知道有一個人來人往。就是到這種地步,決定最後會有消息,有功夫,落堂的時候,就是肯定會開悟。所以說上上根機的人,雲水生涯去參這個禪。那麼後來人呢,首先教理就不明白,其次生死心亦不切,就開始在那兒瞎摻和。也學著祖師,在佛門裡面等你,很有意思的,在禪堂裡面打禪七,有一個人就說我開悟了,開悟了以後,這個首座和尚就要驗證他,印證嘛。印證的時候說什麼,他都把祖師的話給搬出來,就對答如流。最後逼得首座和尚沒辦法,就讓所有的師父把他抬著去哪裡呀,大家知道去哪裡嗎,去化身窯。化身窯知道是什麼吧,就是和尚圓寂以後把他在那兒燒的。直接就把他抬去化身窯的時候,尾巴就露出了,方寸就亂了。
真正開悟的人呀,是窺破生死。就是說,生死來的時候他是能把得住的,能照得定的。當然生死未必已經了,但是至少他不會慌亂,功夫中出現這個手忙腳亂這個現象。那麼後來禪宗,一個就是說學古人沒有本事,但是說這個痛快話也是呵佛罵祖。但是他不知道祖師說這個話的時候呢,是正在千鈞一髮之間下狠手出猛藥,就跟用砒霜用藥一樣。祖師們大家知道嗎,這些禪門的祖師說了呵佛罵祖以後呢,他還說了一句話叫什麼,學我者死。知道嗎。南嶽的慧思禪師曾經就是說把公案總結了以後,呵佛罵祖呀,這些南泉斬貓,還有丹霞祖師去燒佛呀,他把殿堂裡面的佛像拿過來,冬天冷受不了這個點上烤火,別人都說你怎麼能燒佛像呢,他說我燒舍利呀,說木頭佛像怎麼能燒得出舍利,說既然燒不出那再劈一顆過來大家暖暖手。
都是這種出格,為什麼,當時就有人開悟。後來人呢,你的火藥桶,你連桶還沒有呢,不要說往進去塞啊,桶還沒有怎麼點,點不著啊。但是,把祖師這種沒有義路的,他根本不表達什麼意思,他都在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剛才那個克勤圓悟禪師他師父講得時候就是,講到給克勤圓悟怎麼開悟的,他也是講一首詩說,你不識得心,你識得聲也可以,說什麼叫識得聲呢,他就給他又說了一首詩,說這個,有兩個入洞房了,有兩個小青年,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今天婚喪嫁娶辦喜事了,入了洞房了,但是這個相公呢是個書獃子,他不到洞房裡去跟他的新娘子去把紅蓋頭揭起來兩個人說說話,他還在書房看書。那麼這個新娘急得不行,覺得這相公怎麼不進來跟我說一說,還沒見過面認識一下,把蓋頭掀起來,她就不斷叫她的丫鬟,叫她的丫鬟給我打個水呀,給我涮個毛巾呀,給我拿點點心呀,倒杯茶呀,不斷的叫她的丫鬟,她的丫鬟叫小玉。
所以這首詩是什麼呢,一段風光畫不成。就是我們想說說話呢到不了一塊。洞房深處惱予情。頻呼小玉,就是我不斷的叫小玉。元無事,本來沒事。只願檀郎識得聲。就是只要我的郎君他能知道我在裡邊,還有這個新娘子呀,進來理一理我。是起這個功用。不是我叫丫鬟,我的意不在小玉而在檀郎。所以所有祖師的言教都是沒有義路的。你不能夠用你的理解力去給他以教解宗。沒有義路你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說太陽圓呼呼的。你一聽說,哎呀,我覺得我們家牆壁上掛個鐘也是圓的,你就以為是鐘了。完全是兩碼事。所以禪宗旨在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這是悟這個心地法門。
但是後來。不管這個。把祖師們說的話當做實話。也學著呵佛罵祖。所以說慧思禪師說,如果當做實法,把他的話當做真實的理解的話,罪過同,罪同五逆。就跟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是一樣的罪過。知道吧,為什麼今天大幅度地給展開,我們諸位也要小心。一大家一聽禪門的這個話頭呀,公案呀,的確是很暢快淋漓,正合我意。覺得非常空靈,說起來也好,聽起來也過癮。可是你沒那個本事的時候不能亂說。所以說從這一點來講,第一個,當做實法,學著呵佛罵祖,但是沒有那個本事,這是禪門第一弊病。第二個呢就錯會了這句話。為什麼說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呢。大家知道不立文字,今天一定要搞清楚。不立文字,不是這個意思,不是廢棄文字。知道嗎。不立文字是不執文字。但是同時有一點記住,不離文字。
如果真的以為禪宗的好多,不要說你們在俗的,在僧的也有好多也是從來沒有把這個透過來。以為禪門真的就是不看經教,不看,什麼都不看。那難道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這八個字不是文字嗎,什麼能離得開文字啊,所以說不是廢棄而是不執著。反過來,真正你要參禪的一定要明白,這些文字知道嗎,為什麼說你看釋迦在拈花的時候呢,三藏經典已經完備。就是說他講的經典差不多都已經面面俱到了。達摩祖師西來的時候,魏晉南北朝佛法已經大興了。就相當於畫龍點睛一樣。龍已經全部畫就了,龍的身子畫得非常,都描就了,達摩祖師來只有一個功用,就是什麼呀,幹什麼呀,點睛呀。龍睛一點,馬上這條龍就能夠沖天而起。悟入心地法門。後來人呀,龍在哪兒呀,龍長的什麼樣啊都不知道,你怎麼點,這就是禪門的弊病。
後來為什麼說禪門出現就是這樣的,把這個廢棄文字,不立文字給錯會了。所以大家也知道,我們一定要,為什麼今天給大家講,其實今天真的有點深了。包括這個空,有,天台,真的是有點深了。可是我們知道理論很重要。理論就是觀行。所以從這一點來講,這是禪宗。時間不多了,我們接下來還有一個一定要貫完。什麼是心地法門。其實心地法門也是可以講明白的。只有一句話大家學明白了就可以。
華嚴,天台,中觀,唯識,叫「教」。記住啦,叫教心。我們還在講心地法門。那麼禪宗叫禪心,也可以叫宗心。這都是我今天給它安立的名字,你們不必當真,理解就可以。這叫禪心宗心。那麼所有,包括後來還有,我們八大宗派嘛,華嚴,天台,中觀,唯識,禪,還有什麼呀,密宗和律宗,淨土咱們慢一點說,待會兒一定要說淨土,不能不說。但是要慢一點說。密宗和律宗也是。一共七個宗派了對吧。那麼所有的教和禪總歸起來又叫化教。
律宗大家不是聽過嗎,律宗是什麼呀,讓你不能幹的。這些都是讓你該怎麼做,怎麼修,對不對,入這個從方便入究竟。律宗叫做制心,又叫制教,這個我們要明瞭一下,什麼叫做制教呢,就是給我們保駕護航的。在懸崖上先你得不掉下去,不死的時候你才能往陸地上走,對不對,這個律呀對我們來說,佛制律,就跟後面保駕的欄杆一樣。那麼這個欄杆首先你要守好,可以保證你不死。為什麼。律守好,它是制教。就是說製定的這個底線,你不能觸摸。你這個底線一觸摸,基礎都沒了。在底線具足的情況下配以化心,是什麼,就是前面拿一個繩子,非常漂亮的花呀,好吃的呀,好好往前走。再走一步,再往前走,一直走。這叫什麼呀,化心。
這是整個八大宗派裡面,律宗提出來。從律和其他宗派角度,又叫制心和化心。最後還是為這個心。所以八大宗派就離不開心。你看我今天這個心都沒動過。最後我們要講到,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包括這八大宗派。一切行門,就是你的修行呀,還是為了淨心為要。都不離這個心。那告訴諸位,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叫明心。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一定能夠把心修得清。就是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是淨土,我們現在要講今天的掃後一盤。最重要的,就是淨心。淨心只講一段話。因為時間關係,實在不好意思。我這個老是把大家的時間給拖掉。
記住啊,前面的我們就不講了。當然我們在講到淨土法門的時候,我們往往說信願行呀,我們往往說淨土三經一論呀,十三代祖師呀,等等這些。我們今天都不講了,因為我們今天的主要還是這個心,心地法門。我們抄一段話啊。這是心地法門因為我給大家講了,我也不懂。但是大家記住這句話,就是最直接痛快,比禪宗還痛快的講心地法門。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就是你們,汝等知道吧,就是說在座的你們啊。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那麼這句話都算鋪墊,最後有八個字是什麼,告訴諸位這句話就是心地法門。我給大家讀一遍。諸佛如來是法界身。看見沒有,在這兒呢,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就是這兩個,明白吧。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兩個。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就是我們講的佛嘛,佛的果地功德。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告訴諸位這個就是心地法門。這是《觀無量壽經》裡面的一句話。所以後來祖師有人講了,這句話就不用講了,很直白。你就看清楚就行了。
就是我們,再動用一下一開始給大家撼動的,整個的這個心念。就是我們的心念,不是給你們說了嗎,我們現前的一念心也是依著前後際,時間空間來展開的。那麼,你現在不管它真心,妄心,緣影心,遍法界心。只要你有一念,起心動念,就會在哪裡呀,就會在法界發揮作用,這個種子一種,這個形像一刻畫。將來一定有現前享受的一天。現前享受就是果報。
那麼如果一切眾生心想佛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什麼時候,就是我們的一念念頭念起來,盡管我們現在還在凡夫地,還在娑婆國土。還在沒有成佛。可是心地法門裡面的這個心呀,就在起這個作用。因為什麼呀,無礙。因為什麼呀,圓融,所以你看在淨土裡面講說,我們現在一旦信願生起來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一朵蓮苞就出現了。而且還刻了你的名字。這就是我們剛才講天台裡面的圓融無礙。因果同時呀。
以前有一個人在佈施一個窮人的時候呢,剛剛把這個做好事還沒有付諸行動,一念心起來,在六欲天界就有了他的宮殿就出現了,福報就出現了。這句話,我們現在悟的時候很難悟。但是信的時候最容易信。你信麼,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心地法門。最後轉化成八個字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再化成簡單的一樣就是,心想事成。告訴你們學佛學到最後,超高見地,特別容易下手處就是心想事成。明白嗎,所以你們不要再說這也沒聽懂,那也沒明白。這四個字你們明白了,就是佛法就明白了。
所以說這八個字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一定要聯想到我們的遍法界的這個心地來看。可是我們現在的妄心,緣影心也在這個遍法界其中呀。所以一旦我們操作起來的時候,盡管我們以為是自我的凡夫心。自我的陋劣的有障礙的心。其實在他的心地的這個遍法界的心中呢,已經完全具備了。想什麼是什麼,那麼如果我們來理解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薩,是心是菩薩。是心作阿羅漢,是心是阿羅漢。是心是人,是心就是人。所以你看你們都把這八個字都修成了,現在都現前享受呢。知道吧,你現在做人的時候,你能離得開這個心麼,心地法門。你現在做人還可以啦,你萬一墮到三途裡邊,還是是心是三途,是心作三途。沒有一絲一毫一刻一剎那,能離得開心地法門。
所以諸位想一想,其實佛法呀,那黃檗禪師後來不是說,原來佛法無多就這麼一點一滴獅子乳。心想事成,當然這個有點,你要甚深理解啊。乍一看的話這個太簡單了。如果你把所有的宗派。所有的,開悟了整個這個一聞千悟,你最後決定就是這樣。所以這就是我們講的淨心。八大宗派,千七百個公案。所有的都不能離開這個心。
我們今天講心地法門。最後告訴諸位就是心想事成。當然可能這個有點太世俗化的說了。那只是我個人的一點偏見的理解一下。但是我想為什麼今天把這個八大宗派給大家串起來這麼一說呢,就是我想一來,本來這就是容通法師安排的,這學期完了就講。當時我還想那就串一串吧,就像東北亂燉一樣。給大家燉一鍋吧,這個好消化。但是呢,我想放在中間也好。就是前面呢,至少我也有一些似是而非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再把它匯一匯,融一融,那麼這個時候再轉一下。
再往下呢,或許還能做又成為一個鋪墊。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還覺得今天的這節課,那麼說到這個,我想不管怎麼樣。剛才我們講到詩和詞的關係。後來王國維還講到一句話是什麼呀,詩是闊大,詞是深狹。就是他各有各的功用。
唐詩宋詞一結合,那我們中國文壇裡面不就是百花齊放了嗎,告訴諸位,宗派亦復如是。你學這個宗派,如果你心地法門滲透在於,就是把這個心的萬變不離其宗掌握好的話,這些都是為你服務的。就像一條河流一樣,把所有的支流都往進來匯。那你這個流量就越來越大,這條河就越來越粗,對不對。你不能越學,學得自己往那隔,不斷地隔隔隔,越隔到最後信心都沒了。那就等於這一條河流這滲一點兒,那兒滲一點兒,被引走了,灌溉,人工,最後主幹的水都光了。我們學佛,學宗派,也是這樣一個心態。
所以希望我們在宗派的貫通上,你比如說啊,我今天耽誤大家十幾分鐘的時間,可以嗎,你比如說我們就淨土來講。為什麼我要偏給他點面子呢,告訴諸位。其他的說實在的你們現在修不了。一定要站在自己的本位。頂多種點善因,未來際。為什麼,上面的全是自力,後面的是他力。然而自力他力又何嘗能離得開這個。可是上面的是千斤撥四兩,下面的是四兩撥千斤。一旦體現在我們的這個層面的時候。
就覺得這個特別容易。雖然它是平等的。可是我們覺得這個特別容易。正對我們現在的根機。但是,並不是說淨土一門,剛才雖然我們講了那麼一句話。那就是淨土,乃至整個十方三世佛的核心就那句話。你能把這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悟到了,沒有一個法不能悟。你能把那個透過來,沒有一個法透不過來。大家仔細想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什麼,是心就是什麼。你的一起心動念是什麼,馬上這個法界波瀾裡面就會顯現出來。但是,我們只是現在因為把我們自己局限到這個層面上。那麼我們來就淨土為例來匯一下前面的,大家不要以為宗派有隔絕。比如說就淨土來看無礙心。西方三聖在接引我們的時候,他是什麼,娑婆世界,不要說他方國土,就娑婆世界就有那麼多念佛的,有那麼多臨終的人,他怎麼接引呀,就一尊佛的話怎麼接引,他可以無礙的,事事無礙。
那麼阿彌陀佛既然能作無量光,無量壽,為什麼觀音菩薩還要頂代他做佛,這是怎麼回事兒啊,告訴諸位,阿彌陀佛呀,可以永不涅槃。觀音菩薩可以現前頂代他做佛。正因為事事無礙。這就是法界的實相。這不是就用到我們淨土裡面來了嗎,那麼如果說到天台的圓融本具足心的話。你想十萬億佛土之外的淨土怎麼去啊,但是既然是本心具的,遍法界心所具的。我的現前能念之心。又具我能念所念的彌陀淨土之佛,都不出心地之外。那麼我能念之心,念我心所具之佛。
怎麼會有我心所具的佛不來應我能念之心呢,這不是就用上圓融了麼,那麼淨土法門的信願行三資糧。第二個核心是願力。願力的內涵是什麼,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可能大家老覺得,厭離娑婆不就是要讓我們生出離心嗎,大家知道厭離娑婆的淺層義是什麼呀,出離心。深層義就是什麼呀,空。厭離啊,厭離意味著什麼,你討厭一個東西第一個下意識的動作是什麼,是把它挨著它近一點嗎。再把它抱起來嗎,還是裝在懷裡呀,是躲得遠遠的。所以一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其實正在這個生起來的時候,體現的就是空的內涵。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在淨土裡面也具足。那麼唯識有心的話,比如說從現象界來講。既然你天天讀誦大乘經典。彌陀經裡面說,彼佛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皆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天天往進去熏這些種子。種現相生的呀。你把娑婆的厭離了空掉,再把極樂的往進去熏的時候,將來顯現的是什麼,你想到娑婆世界來都沒門。這又是唯識呀。一個個所有都往淨土上匯。所以後來祖師們說,總持法門。是人但念阿彌陀,便是無上深妙禪。為什麼,念到忘情之處,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時候,難道離這個心地禪宗有什麼區別嗎,所以從這一點來講,我們知道佛法是通的。就是人的毛病。人有毛病的時候呀怎麼都不行。
當時講《華嚴經》的時候,阿羅漢都聽得如聾若啞,為什麼呀,他上不去,根機不夠。講《法華經》的時候當時就有五千人退席。不相信都可以作佛,本具的佛性。講中觀的時候,佛就知道會出弊病,為什麼,所以他說了一句,是人但觀畢竟空必墮邪空。就是,空觀久了,他不知道還要事相上去行持的時候,就會生斷滅見。講唯識的時候說,阿陀那識甚深細。就是阿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就是瀑布一樣。
我於凡愚不開演,就是我不敢輕易說,給凡夫愚癡的人不敢,為什麼,恐彼分別執為我。就是大家聽唯識了,往往容易,本身佛法是破我執的,又以為阿賴耶識就是我。每一個法門在講的時候,他早就把我們應該出現的弊病給預設清楚了。為什麼,佛才真正悟入了知心地法門。所以我們每一個一旦落入語言。他就是個局限性的。為什麼,他是我們凡夫妄想的層面。所以會學佛法的人就利用這個妄想,出這個妄想。你想想這有多難,就等於你要利用地球引力讓人把你推向外太空去。以前祖師們說修學佛法學般若波羅蜜。就像沒有樹根的樹,然後於空中而現枝葉花果。你以為佛法那麼好學,所以老老實實念佛。一個淨土法門,所有這些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