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能予樂,悲能拔苦

慈能予樂

佛講,慈能予樂。慈,慈者愛念,即能給予眾生快樂之心,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利益對方。與人相處,如果保持一個「慈」的原則,就能讓別人和自己快樂。

曾經有人在微博上留言,說有一個人生了一個智障的孩子,孩子母親非常痛苦,想請禪師予以開示。

從佛教的教理意義上來講,如果生了一個智障的孩子,就是前世所做的因造了這個業,這是感果。但是跟這位媽媽不能這麼講,不能說你的兒子前世做了壞事,所以這一輩子遭報應,那會追加她的痛苦。

禪師告訴這位母親:「我寧願相信,你的孩子是菩薩,是來替眾生承擔這個苦難的。」這樣說後,這位悲傷中的母親當下釋然很多。

其實說話之道很簡單,首先從抱著一顆讓別人快樂的慈心說話開始。

悲能拔苦

悲,悲為悲愍,即能拔除眾生苦難之心,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

有一個弟子的父親去世了,之後的日子裡,每當他一想到父親含辛茹苦地養育他的那些點點滴滴,心裡就很痛苦。有一天,他實在忍受不住了,就去找師父求助說:「我爸爸去世了,我受不了……」

當時師父只說了一句話:「人都要死嘛。」

弟子的心情一下子就轉過來了。

當然,師父這樣開解是有一個前提的,因為出家人師徒之間,對生死有另外一種更加超越的認知和理解,師父只是在恰當的時機把這樣的認知詮釋一下,詮釋的目的就是拔苦。

拔苦,就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寬慰對方,讓對方從苦難中解脫出來。

所謂悲心,就是在與人相處、溝通的時候,不僅要懷著一顆體諒別人的熱心腸與人同悲,而且還要幫助別人把這種苦拔出來。如是,從我們嘴裡說出來的話,就會符合菩薩的說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