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我們現在講這個淨土緣起門,今天的內容講到這個依因性來顯現功德。

上一次我們講到阿彌陀佛這個依果德,顯他的果德,所有他度化眾生的功德,是本來就具足的,應當如此的,不是刻意攀求的。那麼我們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一生補處,乃至十念就能成就,也不是怎麼吭哧吭哧地淘來的,也是本具的,因性中本有的。所以我們今天的這個概念叫做依因性,說這個淨土的緣起因緣。

依因性,什麼意思呢?一切眾生,皆有如是成佛的淨性,清淨無染的本性。

我們常數次地打過這個比喻,想必大家也耳熟能詳,就是黃金。最純的黃金,你把它冶制為各種首飾,莊嚴。也有可能把它冶製成一個盛載不淨的便器。那麼,不管是莊嚴也罷,便器也罷,它的金性是同等的。就好比我們現在不管是輪迴也罷,還是往生也罷,但是我們的佛性,是根本決定性的因素,是一樣的,就憑這個。

所以,比如說黃金,我們認為是便器太髒了,盛屎盛尿的呀。那不是說這個金子髒了,是我們被便器這個形狀,這個幻相,對它生了執念。只要你稍微銷冶,成為種種好玩的東西,好看的東西。那麼,它就沒有產生這個對於便器的厭惡感。但是它的性沒有變異過。

就如同我們還雖然是薄地凡夫,為什麼十念就能往生呢?大家要記住,等一下我們又要念十念。為什麼十念就能往生呢?因為我們本就是淨的,往生這個是我們本來的功能,成佛是我們本來的功能。

那麼,阿彌陀佛想在攝受眾生,即攝受者,就是阿彌陀佛想說,發了說:若不成佛者,我不取正覺;若不往生者,我不取正覺。他憑什麼呢,也是憑知道我們眾生的本性是清淨的,佛所以他的願力本身也是清淨的,他成佛的果地功德也是清淨的。否則,他的這個願行就不作數。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知道說,為什麼設淨土,我們能往生呢?這第四個緣起就是我們眾生,一切眾生的因性,本淨。

就好比說,鏡子裡面的光,照人的鏡子,不是說修行修得把鏡子修出來了,而是把鏡子上染污的塵垢給擦乾淨了。不是從磨的,我們常以前不是說用磚來磨鏡能磨成鏡嗎?這個鏡子也不是從磨,磨出來的。

好比說我們生淨土。大家要聽明白,「生淨土者,非是行願及與念力所能成就。」就是我們往生極樂世界,不是我們的行願呀,念力這些導致我們往生的。大家記住啊,要聽明白,又不能聽錯。往生我們還是往生了,還是靠我們的行願和念力往生了。

但是我們往生的決定性因素,不是行願和念力所顯現出來的決定性因素。大家要聽明白。為什麼呢?就好比說,打個比方,這個行願還有念力,念佛,就像什麼呢,就像那個火爐子和那個錘子一樣。火爐子和錘子去冶金的時候,就是去融化,在重新鑄造黃金的時候,它的功能是什麼呢?把這個其他形狀的黃金,銷融成本來面目,不是說另外別有新的黃金重新生出來。

我們以行願,以念力往生,也是行願念力,是對我們凡夫心性的一個什麼呀,一個火爐,一個錘子,不斷地加工,不斷地成就。但是我們真正往生,別無他求,拍著胸脯子終於成功,這個不是靠什麼呀,絕不是靠爐子,或者錘子,給它生出來的黃金。它只能銷金,顯現金,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金。所以叫做依因性。一切眾生皆有淨性。

如果能夠明白這個理,才知道說,哎呀,真的是大知音言,能夠說出來如此精闢的言論,茅塞頓開,信心不自覺地又增上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