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跟我談到,他們旅行到貧窮國家時,經常看見滿街的乞丐和游童,雖然心中悲憫,卻又為了自己的愛莫能助而備感煎熬。總不能從此閉上眼睛,不看這些人間的苦難,他們問我,究竟該怎麼做才是有智慧?

其實,在地球上有人類生存的地方,就有各種令人心生悲憫的人物和現象;所以,人世間是最能令人發菩提心的所在。看見各種人間疾苦而起了慈悲心,我們就可以說是有「善根」的人;如果看見受苦受難的眾生而無動於衷,那就是麻木不仁了。

不過,即便是誓願普救眾生的佛菩薩,也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或一生之中救遍天下所有的人,就像地藏王菩薩即使發了「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也因為不斷會有眾生進出地獄而永遠不能成佛,佛菩薩尚且來不及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更何況是凡夫如我們呢?

了解到這一點,我們佈施做慈善工作,就只能依自己的智力、財力與時間,選擇跟自己志趣最接近的對像,做重點性的服務。比方說,我們要照顧智障兒童,只能選擇某一所相關機構,參於其中一部分工作,這樣才有可能長遠而持續;不然,用力過猛,一下子把自己的力氣都耗光了,不但做不完全部的慈善工作,反而可能把自己都拖垮了,這並不是有智慧的作法。所以要量力而為,細水長流。除此之外,也要設法厚植救濟眾生的能力,讓自己有能力承擔更多責任,好為更多的人服務。

另外,我也認為,為了拋磚引玉,‘為善要讓天下知’。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以有限服務無限,絕對不可能,所以要激發大眾的慈悲心,呼籲更多人參於慈善工作,以無限來服務有限,力量無窮。而且,能開發別人的菩提心,讓他們也有佈施的機會,也是一件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