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一卷,唐般若譯,它的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原是般若所譯四十卷《華嚴經》的標題,《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乃以為品名,專指《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唐時流入日本的梵本很多,據日本各家請來目錄,如空海、圓仁、惠運、圓珍諸錄,都有梵本《普賢行願讚》,圓行、圓仁二錄有梵漢對譯《普賢行願讚》。1767年日本高僧慈雲曾依古寫本加以校讐,1902年日本渡邊海旭又依慈雲手寫本並尼泊爾寫本及西藏刻本對校刊行。

  《普賢行願品》的偈頌,異譯很多。西晉聶道真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就大體概括了它的內容,似乎是它的異譯;不過因為翻譯的不甚善巧,譯文只有簡略的長行,看來與本經的文字外形不一致。

  本經正式的異譯本,最初是東晉佛馱跋陀羅譯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它的梵本是由支法領從于闐請來,元熙二年(420)佛馱跋陀羅於道場寺譯出(《出三藏記集》卷二)。

  其次是敦煌出土的《普賢菩薩行願王經》和《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行願王品》(《大正藏》第八十五卷)。《普賢菩薩行願王經》在北京圖書館中藏有敦煌出土寫本六本,此芥字五十六號四紙一百零三行的一本最為完整。據陳垣《敦煌劫餘錄》說是唐譯。此二本比另外二種唐譯本(般若譯和不空譯)都少第六十一、六十二兩頌,勘藏文譯的五種釋論中,也只有釋迦親友釋論所依的經文才有這兩頌,較早的龍樹等釋論等都缺這兩頌。由此可見兩種敦煌本所據的梵本傳來似屬較早。就譯文的朴拙的情形看,這兩本的譯出也似在中唐以前。

  其次是唐不空譯的《普賢菩薩行願讚》。其梵本系不空本人於天寶五年(746)從師子國帶來,天寶十二年(753) 至武威,住開元寺譯出。據《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說,《普賢菩薩行願讚》和《文殊師利發願經》,從前的人說都是賢吉祥菩薩造,但《疏鈔》根據貞元譯本肯定它們都是佛經。

  最後譯出的就是這作為四十卷《華嚴經》最後一卷的《普賢行願品》。據經後記,此經梵本是烏荼國(今印度奧裡薩地方)王於貞元十一年(795)所獻。其獻經願文云:"南天竺烏荼國深信最勝善逝法者修行最勝大乘行者吉祥自在作清淨師子王,上獻摩訶支那大唐國大吉祥天子大自在師子中大王手自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百千偈中所說善財童子親近承事佛剎極微塵數善知識行中五十五聖者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謹奉進上,伏願"云云。據此可知四十卷《華嚴經》即《華嚴》十萬偈的一部分,《普賢行願品》則更是其中的一部分。

  本經的譯者般若(一作般刺若,或譯智慧,734~?),姓喬答摩,北印度迦畢試國(今阿富汗國北部喀布爾地方) 人,曾游那爛陀等寺,親近過諸大論師,廣學大小乘諸論,後又往南度烏荼王寺,師事達摩耶舍學五部密法。因慕五台文殊勝地,攜梵筴乘舶於唐德宗建中二年 (781)來廣州,次年到長安。貞元二年(786)起,譯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等經,六年敕號般若三藏。貞元十一年(795)烏荼國王進《華嚴經》梵本,十二年六月奉詔於長安崇福寺翻譯,般若自選梵文,廣濟譯語,圓照筆受,智柔、智通回綴,道弘、鑒虛潤文,道章校勘證義,大通證禪義,澄觀、虛邃詳定,右街功德使霍仙鳴,左街功德使竇文場任專知官。德宗每日親到譯場,如有故不能到,必命人說欲(告假)。於貞元十四年(798)譯畢進上。五月詔澄觀造疏,澄觀乃述疏十卷,又述《行願品別行疏》一卷,從此時起本品就別行了。

  本經的註釋,藏譯中有印度諸論師的著作五種:一、《賢行願王大會疏》,龍樹著,特勒繃巴共羅登喜饒譯,十九頁。二、《普賢行願義攝》,陳那著,失譯,二十頁。三、《賢行願王廣注》,釋迦親友著,釋迦信訶共吉祥積譯,三十三頁。四、書名同上,莊嚴賢著,若那嘎瓦共吉祥積譯,十八頁。五、《賢行願注》,世親著,阿難陀共跋陀羅波羅譯,十六頁(以上五種見德格板丹珠爾函一百六十三b至二百六十九a頁)。漢文註疏有:一、《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六卷,唐澄觀疏,宗密鈔。二、《華嚴經普賢行願讚別行疏鈔科文》一卷,唐宗密述,宋遵式治定。三、《華嚴經行願品》(即四十卷《華嚴經》)疏第十卷下半卷,唐澄觀疏。四、《華嚴經普賢行願修證儀》一卷,宋淨源集。

  本經的內容,從廣義來說,就是《華嚴經》的內容。《別行疏》說:"西域相傳,《普賢行願讚》為略《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為《廣普賢行願讚》。"又說:本經以"入法界緣起普賢行願"為宗。"入"是"悟、解、證、得";"法界緣起"是《華嚴經》的宇宙觀;" 普賢行願",廣義指三世諸佛同有的因位行願,要義就是本經所列舉的十大行願。說明法界緣起要由修十大行願才能證入,是本經的主要內容。本經的文字有長行、偈頌兩部份。長行的文勢,承《華嚴經》第三十九卷普賢菩薩讚佛功德偈而來。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善知識,最後見普賢菩薩為說"佛功德海一滴之相",接著在本經開始,普賢菩薩就告諸菩薩及善財童子,要成就佛的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除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迴向。長行有十大段,說明這十種行願的內容。每一行願都以華嚴法界遍於十方三世,無窮盡,無間斷。並以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四法為喻,說明無盡。最後說明受持此經殊勝功德。

  本經的偈頌,經中稱為"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共有六十二頌,每頌七言四句,共一千七百三十六字。異譯各本中,晉譯只有四十四頌八百八十字,敦煌逸經二種各有六十頌一千六百八十字,不空譯本除與本經相當的六十二頌外,還有八大菩薩讚十頌(每頌五言四句共二千字)
  和速疾滿普賢行願陀羅尼。

  《別行疏》將本經偈頌分科如下:

  普賢行願頌三


  甲一、正示普因二

  乙一、別頌十門八

  丙一、禮敬諸佛二頌

  丙二、稱讚如來二頌

  丙三、廣修供養三頌

  丙四、懺除業障一頌

  丙五、隨喜功德一頌

  丙六、請轉法輪一頌

  丙七、請佛住世一頌

  丙八、頌後三門二

  丁一、合頌三門二

  戊一、總標迴向一頌

  戊二、別頌三門三

  己一、常隨佛學二頌

  己二、恆順眾生二頌

  己三、普皆迴向二

  庚一、別發大願十

  辛一、受持願(護法願)二頌

  辛二、修行二利願二頌

  辛三、成熟眾生願二頌

  辛四、不離願(心行願、願不離善友及不離一乘)二頌

  辛五、供養願二頌

  辛六、利益願(三業不空願、願以三業利益眾生不令空過)二頌

  辛七、轉法輪願(攝法上首願、願為佛上首弟子攝取一切佛法轉授眾生)三頌

  辛八、淨土願二頌

  辛九、承事願二頌

  辛十、成正覺願三頌(這十願就是《華嚴經十地品》初地菩薩所發供養、受持、轉法輪、修行二利、成熟眾生、承事、淨土、不離、利益、成正覺等十願,但次第不同)

  庚二、總結大願二

  辛一、總結十願三頌

  辛二、結歸文殊普賢三

  壬一、偏同普賢二頌

  壬二、雙同二聖三頌

  壬三、結歸迴向一頌

  丁二、願生淨土四頌

  乙二、總頌十門一頌甲二、顯經功德二

  乙一、校量聞經益二頌

  乙二、顯眾行益五頌

  甲三、結勸受持三頌本經的"乃至虛空世界盡"以下九頌,晉譯沒有這一段文,其餘三種異譯,這九頌都在"文殊師利勇猛智"句的前面。藏譯五種釋論所依的經文也如此,它們對於頌文的分科,因此也與澄觀疏不同。藏譯五家釋論的分科大體都是一致的,其科分如下:

  普賢行願頌二

  甲一、十義十

  乙一、禮敬(攝稱讚)四頌

  乙二、供養三頌

  乙三、懺悔一頌

  乙四、隨喜一頌

  乙五、請轉法輪一頌

  乙六、請佛住世一頌

  乙七、善根迴向一頌(以上稱普賢行願品支)

  乙八、彼(七支)廣開十六

  丙一、意樂(供養諸佛、淨佛剎土、與有情樂)四頌

  丙二、不忘失善提心三頌

  丙三、無染妙行一頌

  丙四、利益有情一頌

  丙五、甲冑(披誓願甲)一頌

  丙六、菩薩為助伴一頌

  丙七、善知識歡喜一頌

  丙八、現見諸佛一頌

  丙九、普持正法一頌

  丙十、得無盡藏一頌

  丙十一、八種趣入七

  丁一、趣入見佛及剎土二頌

  丁二、趣入佛語一頌

  丁三、趣入轉法輪一頌

  丁四、趣入住劫一頌

  丁五、趣入佛行境一頌

  丁六、趣入佛剎莊嚴一頌

  丁七、趣入往詣佛前一頌

  丙十二、十種力二頌

  丙十三、對治一頌

  丙十四、八種事業二頌

  丙十五、迴向普皆隨學四頌

  丙十六、總攝一頌

  乙九、彼究竟一頌

  乙十、彼功德二

  丙一、現法功德五頌

  丙二、後世功德二頌甲二、總結二

  乙一、總結全經一頌

  乙二、誦已普迴向六頌(釋迦親友所依經文更有以讀誦功德迴向二頌)

  總之,此經以十大行願為所詮,以證入華嚴法界為旨趣,以利益有情廣大意樂為入門,以往生淨土為方便。《入法界品》是《華嚴經》的終極,總攝華嚴入證因果,此經又是《入法界品》的終極。法藏《華嚴經文義綱目說》說:以前《華嚴經》無流通分,是經文傳來未盡。本經既有流通分,又與《入法界品》文勢聯貫,因而後人也有把它續於《華嚴經》八十卷之後作為《華嚴經》末卷的。

  此經在傳來以前已在西域廣泛流行。《開元釋教錄》卷三附註:"經後記雲,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行願品疏》卷十說此十大行願即是常行禮懺,但諸經論開合不同。例如《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有供養、讚德、禮佛、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八種,其餘或禮、讚合一為其,或更略去供養為六,或更將發願、迴向合一為五(如《十住毗婆沙》),或除禮、讚為四,或更除迴向為三(如《大智度論》),或惟懺悔、迴向為二(如《善戒經》)。

  此經和密宗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密宗的儀軌幾乎沒有不據十大行願來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儀軌,都以普賢七支的結構來組織。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禮、出罪、歸依、施身(即供養)、菩提心(攝常隨佛學、恆順眾生)、隨喜(攝稱讚)、勸請(轉法輪)、奉請(住世)、迴向--即攝十願(《三密抄料簡》卷上)。金剛界大法的五悔--禮敬、懺悔、隨喜、勸請、迴向--亦說明普賢行願。可見此經在所有佛教密部中的影響極普遍。

  本經最後迴向往生阿彌陀佛淨土,又為華嚴宗轉入淨土宗的樞紐。往生論說五念門--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亦略攝十大行願。宋沙門義和因"普賢行願獨指彌陀",於乾道元年(1165)集《華嚴經》和各種疏記中有關念佛法門文字錄為《華嚴念佛三昧無盡燈》 (《樂邦文類》卷二)。《普賢行願品》後世成為淨土宗要籍,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並行,稱淨土四經。此外,漢文的一切懺儀也普遍應用普賢十願。

  普賢十願的誦持,現在仍然是中國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課。《別行疏》說本經"為華嚴關鍵,修行樞機,文約義豐,功高益廣,能簡能易,唯遠唯深",這可以說明本經在佛教中廣泛應用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