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是地、水、火、風,因他們週遍於一切色法,所以叫做「大」,又能生出一切的色法,所以叫做「種」。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云何正命?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身語...圓滿具足,融會無間,一即一切,一切一即,性相交參,主伴無盡,是為圓融無礙。 一切諸法,即是法界,是故應了...(術語)華嚴大判一經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三行分,四證分。見三藏法數十四。【又】法相宗立八識,八識之心王,...資糧(梵 sambhāra),為必需品之意,諸經中每以「資糧」一詞引申為趨向菩提之資本,或謂長養資益菩提之因的諸善法...我國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種四諦之一。又作無生滅四諦。天台宗判立藏、通、別、圓四教,無生四諦系通教之說,認為因緣諸...梵名 Sāgara-nāga-rāja-pariprcchā。凡四卷。西晉竺法護譯。屬方等部經典。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佛曾於王舍城靈...(界名)對於裟婆之穢土,而謂極樂為淨土。淨土者,清淨之國土也。...(術語)結與漏皆煩惱之異名。煩惱繫縛心身,故云結,煩惱從眼耳等六根日夜漏泄,故云漏。譔集三藏傳曰:阿難爾時,...(名數)諸經論所說少異。法華經受記品曰: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無量壽經上就樹說七寶:...(菩薩)Gandhahastin,又作幹陀訶提,乾陀呵晝,菩薩名。譯曰香象。可洪音義六曰:幹陀訶提,下合作堤,音低,此雲...(佛名)Ratnaketu,佛名。譯曰寶幢。見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佛經中一位常不輕菩薩,是我們生活中,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學習常不輕菩薩:凡一切眾生都是佛,都是菩薩。大家試想...1.不殺生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 2.人皆貪生怕死,將心比心,動物何嘗不是? 3.素食減輕腸胃負擔。 4.約束自己移轉...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初勿貪多但求相續: 每日念佛要有一定的數目,倘若沒有一定...1、吃虧:吃虧是福。 並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慶幸,並非所有的幸運都值得高興,並非所有的痛苦都令人難以忍受。吃虧往...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妄性真。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長相不同,你看你的長相跟他的長相...問: 昨天聆聽你的開示,頗感受益匪淺,感恩法師。可是末學是修學密宗的,有幾個問題想提請法師解惑。昨日聽法師說...
若當下不分別,當為最吉祥。我持咒的時候,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我念佛的時候,不起分別心,是故當處最吉祥...沒有一個人喜歡受苦,總是希望快樂,所以會趨吉避凶、趨樂避苦、追求快樂。但是現實生活中,痛苦卻如影隨形、難以擺...
四大種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四大 | 下篇:四大不調 |
化教與行教之併稱。又稱化制。應眾生之根性能力而教化,令知因果道理與邪正差別之教法,稱為化教,為實踐定、慧之教...
正命
法界圓融
四分
四種資糧
無生四諦
海龍王經
安養淨土
結漏
七寶
幹陀訶提
羅怛囊計度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做個常不輕菩薩
吃素的30個理由

念佛平時須相續
一生中不必計較的20件事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大安法師:往生唯靠彌陀,而密宗要視師如佛,如何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