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術語)說法之音聲也。無量壽經上曰:常以法音覺諸世間。法華經譬喻品曰:聞此法音,心懷踴躍。...禪林用語。原指形成塊狀、團狀之泥;在禪林中,轉指禪徒不具有智慧圓明之法眼,而呈現煩惱妄執之情形。此外,捏弄泥...【增上戒障】 p1314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頁云:云何名為增上戒障?謂如有一,或是奴婢,或是獲得,或有所言,廣說一切...(地名)釋翅搜,此雲能也。迦維羅衛,此雲赤澤。總謂能仁住處赤澤城也。鼻奈耶云:釋翅搜者,釋種也。迦維羅衛,亦...(名數)如來之二種色身,如實色身(報身),化色身(應身)是也。...(菩薩)坐於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三角智印之左。梵名摩訶尼羅。譯言大勇猛。密號稱為嚴迅金剛。據大日經則此座可不安...【地底迦】 此雲有愧。涅槃經云:諸佛世尊常說是言:有二白法能救眾生:一慚;二愧。慚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利益有情有五種相】 p0704 顯揚八卷六頁云:利益者:謂菩薩摩訶薩、於諸有情,作一切利益事,有五種相;應知...又作五部疏。為日本台密所立五部秘經之註釋。即:(一)大日經義釋,十四卷,唐代善無畏三藏說,一行記。(二)金剛頂大...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煩惱魔指貪瞋癡等習氣能惱害身心;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術語)眼等之五識緣色等外境為外緣,意識於心內分別諸法為內緣。又疏遠之緣由為外緣,親近之緣由為內緣。...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佉羅帝耶山諸牟尼仙所依住處。與大苾芻眾俱,謂過數量...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衹要是貪,都是不好的心態,不會因你所貪著的東西種類不同,而有好壞之別,因為不管你貪的是什麼東西,都是額外的追...終身受持法華經 道生長老終生受持《妙法蓮華經》,並從中受益,得六根清淨,與在中國現代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兩位講...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國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陰的無我。 如是觀察,就能逐漸...在我們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有: (一)平等原則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我們的社...受人尊敬的阿難尊者,王舍城人氏,為剎帝利種姓,為斛飯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說他多聞博達,智慧無礙...若不修內行,唯只外求,希望獲福,無有是處。 這句話或許想要告訴我們: 如果不注重內在修養,只關心外在的東西,想...進入農曆五月,大家吃飯是不是沒有胃口?是不是覺得四肢沉重無力?睡眠也不好?那是因為進入到五毒月啦!可是,五毒...這個淨法的熏習,它的體性是無漏的,所以它跟阿賴耶識是不同的,它有趨向於法身跟解脫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萬德...
正命
【阿毗達磨辭典】
云何正命?謂聖弟子。於苦思惟苦。乃至於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思擇力故。於趣邪命身語惡行所得無漏。遠離乃至身語無表業。是名正命。
上篇:智者內證 | 下篇:智者於處非處善巧 |
意指修行、成辦道業、精進佛道等。又作辨道。唐代初期之禪宗未有「辦道」一詞,直至中唐,五家七宗之宗風形成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