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向。向是正向其果位邁進的意思。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梵語 ?ānta。寂滅之義。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下):「若聞賒字,即知諸法寂滅相。賒多,秦言寂滅。」...四無量觀,又作四無量心觀。即真言行者觀想佛之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乃跏趺坐,令身心端正,結彌陀定印而觀之。...安世高,可說是佛經漢譯的創始人。他本名清,是安息國的太子,博學多識,信仰佛教。當輪到即位的時候,他讓位給叔父...北宋時代之譯經處。太平興國五年(980)二月,北印度人天息災、施護等法師來華,帝詔中使鄭守均於開封太平興國寺西...(術語)坐禪時忘失自家現前之世界也。...涅哩底,梵名 Nirrti。又作泥哩底王、禰哩底王。(一)於古印度神話中,象徵破壞、不幸、災禍之女神,故每被視同死亡...梵語 tāmbūla 之音譯。又作擔步羅、贍步羅。學名 Piper betle。屬胡椒科之一種爬藤類常綠植物。原產於印度、錫蘭...(術語)稱胎藏界曼荼羅之第三院。三種悉地陀羅尼法曰:諸尊隨現成第三重曼荼羅,即是世間天院也。三種悉地儀軌四隅...【於諸法相善巧菩薩】 p0751 瑜伽七十六卷五頁云:復次德本!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卽...(術語)貪慾心之多者。天台四教儀集註中曰:多貪眾生不淨觀。...亦名:客舊外集告淨、告清淨法 隨機羯磨·諸說戒法篇:「告清淨法。佛言,若說戒日,客來若少者,當告舊比丘清淨。...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萬行起於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師鳩摩羅什,誦持此品以為心首。...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
問: 請問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無量無邊,按大乘說法,乘願再來的菩薩應該也有無量無邊。也就是說就在我們的身邊...大家觀自在,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間也稱這天為觀音聖誕,其實這天是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依慣例,各佛寺也...
自性堅定、清淨,是西方義 自性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極樂義 在這個宇宙中有很多的佛,他們本來和我們是一樣的眾生...人的磁場是看不見的,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就像萬有引力一樣,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磁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人生,...
學統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說明萬法唯識所顯及分析諸法相狀。 佛滅後九百年頃,彌勒菩薩應無著之請,說了《瑜伽師地...
在佛教裡,什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礙、惱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個人,衹要障礙我們修道就可...
當我提筆寫出近一年多學佛感想時,心中感慨萬千,似有千言萬語,又不知從何說起,一點一點碎片化的學佛體會,慢慢聚...日常生活裡讓人不如意、不開心、痛苦、煩惱的因緣那樣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們總是不願...
四向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四行相 | 下篇:四向四果 |
(術語)阿闍梨之略。僧徒之師也。其義為正行。謂能糾正弟子品行。又謂之軌範師。以其能為弟子軌範也。梨亦作黎。寄...
賒多
密教四無量觀
安世高(約二世紀)
傳法院
座忘
涅哩底王
耽餔羅
世間天院
於諸法相善巧菩薩
多貪
說戒座上告清淨法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梵網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往生後乘願再來的菩薩會不會迷失呢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推薦】為何平時就要常念佛
改變你的磁場

各宗要略——唯識宗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