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滅後的第三個五百年為多聞堅固時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現觀總有三種】 p0955 倶舍論二十三卷十一頁云:詳諸現觀、總有三種。謂見、緣、事、有差別故。唯無漏慧、於諸諦...(菩薩)地藏菩薩久遠之昔曾為女子名光目。時於其母亡日供養一羅漢,知母墮在惡趣,發大誓願言:我自今救拔一切眾生...【佛證淨】 p0654 法蘊足論二卷一頁云:云何佛證淨?如世尊言:此聖弟子,以如是相,隨念諸佛。謂此世尊,是如...(天名)達婆為乾達婆之略,羅摩其名也。報恩經三曰:達婆羅摩。彈七寶琴,出微妙音。梵Gandharva-rāma。...普善,梵名 Pūsan。又作布咸神。意謂養育者、繁榮者。為印度古代吠陀經典中之神名。其形像為口中無牙,頭披髮辮,...隨著淨土思想之發展,造形美術如繪畫、雕刻等亦盛行。有關阿彌陀造像之文獻,最早出現於四世紀,至六世紀初,河南龍...【慧寶成就】 p1319 佛地經論二卷十二頁云:此慧能招最上義故;名為慧寶。是諸聲聞,具此慧寶;是故說名慧寶成就。...鞞多羅尼,梵名 Vaitarani。大焦熱地獄十六別處中之第八別處。其中充滿惡燒、惡漂及啖食罪人之惡蛇。印度教之地獄亦...禪定之一種。阿羅漢等聖者於修四禪定、四無色定、滅盡定等九次第定時,觀息、色、心三事之禪法。又作通明觀禪、通明...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於泰始二年至建興元年(266~313)。略稱四不得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內容敘述四位梵志兄弟...(雜語)釋尊出世以前,教世人之忠孝仁義等道,為舊善根,謂之舊善。釋尊之教法,教人之三歸戒律等善根,謂為客善。...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阿閦佛國經卷上 後漢月支國三藏支婁迦讖譯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比丘千二...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皆是寶,都可滋補入...
你拜頭一天,沒離開;拜第二天,最多七天,這些災難都能離開了。你經過一個七,絕對能離開,以七天為限。 當你沒拜...今天講:持戒念佛。 因為《觀無量壽佛經》講過,若人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修三種淨業。在這三種淨業裡就有一...
很多念佛人對於淨土理念是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行之維艱,他知道,但是做不到,落實不到行為當中去。他一念...
佛化眾生,隨機所感,唯眾生善根深厚,方能感動佛陀誕生於世,無論昔日諸佛教化,還是未來彌勒教化,皆當機眾生大福...
對舍得的理解,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賈平凹先生寫過一篇關於舍得的文章,在他看來,世...
三善十一者:言輕安者,遠離粗重,調暢身心,堪任為性。對治昏沉,轉依為業。謂此伏除能障定法,令所依止轉安適故。...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
多聞堅固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多聞天 | 下篇:多聞第一 |
(名數)一、欲想,起貪慾之思想也。二、瞋想,起瞋恚之思想也。三、害想,起害人之思想也。無量壽經上曰:不生欲覺...
現觀總有三種
光目女
佛證淨
達婆羅摩
普善神
淨土教美術
慧寶成就
鞞多羅尼河
通明禪
四不可得經
舊善客善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蓮藕的14種素食做法

業障會因為你拜懺而提前現前
持戒念佛,萬緣放下

二六時中都不要忘記這句佛號

淨土得遇之難

舍得的三種層次

轉粗重為輕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