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三十二相之一。佛有廣長舌相,此相乃是表示多生多世都不妄語。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三善知識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觀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齊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視世尊,是名同行。...禪宗公案名。為唐末五代玄沙師備禪師(835~908)到莆田縣與小塘長老,就「動靜不一不二」之玄境,所作之機緣問答。...【不於有情現行辛楚加行等令得義利戒】 p0347 瑜伽四十一卷九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術語)梵語馱都Dhātu,譯曰體、界,性等。物之一定不變而為差別支分之所依根本者,謂之體,對此而名能依之差別為...(譬喻)智猶如目。玄義二曰:智為行本。因於智目起於行足。目足及境三法為乘。乘於是乘入清涼池。同四曰:智目行足...(雜語)梵名額沙荼。Āsada見西域記二。...【具戒】 p0823 集異門論二卷十二頁云:具戒云何?答:離斷生命,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誑語,離離間語,離...【十種無倒】 p0109 辯中邊論下卷七頁云:已說無散亂轉變;無顛倒轉變,云何應知?頌曰:智見於文、義,作意及不動...(術語)金剛部與蓮華部。胎藏界三部中之二部也。秘藏寶鑰下曰:海滴金蓮亦我身。性靈集七曰:金蓮性我孕本覺日。【...(術語)靈妙之效驗實證也。大日經疏九曰:此尊有靈驗,故所作善事皆成。孟蘭盆經疏曰:今受神方,兼睹靈驗。...發起菩提心,修成萬行之意。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下):「在此起心立行,願生淨土,此是自力。」即謂欲於今世得...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娑婆,穢土也;極樂,淨土也。娑婆之壽有量;彼土...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
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我們是三界裡面的浪子,這個世界...弟子問老師:您能談談人類的奇怪之處嗎? 老師答道:他們急於成長,然後又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換取金錢,不...
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沒讀過書,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在念佛堂不打佛七時,她就成為素...
人生世間,直同幻化,縱壽百年,亦彈指頃。其生也隨夙因而來,其死也隨現因而去。雖具常住不變,寂照圓融之佛性,由...什麼是現代人應該有的正確、健康的職業道德觀念呢?時下有些年輕人,只把職業當成謀生的飯碗,在這種觀念影響下,每...營養學家認為,經常吃些降脂清腸的食物,不僅能排除油膩,更能保護心血管,防止三高。 1.燕麥: 具備降膽固醇和降...問: 念阿彌陀佛名號或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功德是否一樣? 大安法師答: 首先,念佛無論是念四字還是念六字,原則上...
臨終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況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
舌相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自恣日 | 下篇:色 |
【法性宗】 空宗的異名,亦略稱性宗。於佛教,對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變、平等、絕對、真實之本體及道理為中心...
同行
玄沙到縣
不於有情現行辛楚加行等令得義利戒
體
智目
四月
具戒
十種無倒
金蓮
靈驗
起心立行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暫居此地非吾土,遙憶西方是我家
人類的奇怪之處

咱就信阿彌陀佛

關於死後葬法及其意義
聖嚴法師《工作不只是保住飯碗》
七種降脂清腸的食物
四字佛號和六字佛號功德是否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