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之諸天,悉離淫慾而得清淨,故名「梵天」。梵即清淨的意思。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觀諸法無生之理,為入佛道之初門,即稱為無生門。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無生門能通止觀,到因到果,...(人名)唐中大雲寺圓暉,研精性相。特深於俱舍一門。光寶二師後,有此人。作俱舍論頌疏,天下珍之。見宋高僧傳五。...意即阿彌陀佛去此不遠;言極樂淨土雖離此西去十萬億佛土,然由法味觀念上觀之,則去此座不遠。觀無量壽經(大一二·...(術語)大日如來出生南方金剛光菩薩之三摩地也。見金剛頂經。...【見清淨】 p0639 顯揚三卷十七頁云:三、見清淨。謂如有一,具心清淨,鮮白無穢;離諸煩惱,得住不動。為欲證...(807~883)唐代禪僧。廣東番禺人,俗姓葉。九歲,往依和安寺通禪師。十七歲,自斷二指,立誓落髮。參謁耽源應真,...亦名:受他請須囑授 子題:常請、交往 資持記釋云:「 常請 謂長供不絕, 交往 謂我往他家,他來此家。」(事鈔記卷...(術語)名詮自性者,名字顯自性也,如言諸行無常,諸為名字,是名法之眾多之名字,但只詮眾多之自性,故云名詮自性...(地名)庵羅樹園之略。...為魔名之一。據奮迅王問經卷上載,過去久遠劫光明無垢光王如來出世時,有一魔子名遮,率領八萬四千眾魔,欲惱亂金剛...指比丘不該持有之三物。即:(一)衣長物,出家人依佛制只許蓄三衣,三衣之外若更再有,稱為衣長物。(二)缽長物,出家...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我們常常為一些應當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擾而失去理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幾十個年頭,然而我們...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讓你學知識技能,把人生最好的光景用在非常枝葉的問題上。很多父母為他的子女花很多錢...
這個財產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視財產如命,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有多少財富,這是由他的福德力量所致。不是你想謀財...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會慢慢地開展出來。如果一個人老是跟著妄...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經典裡面都說了很多種方法。 一、修智慧觀和慈悲觀。 要能夠把凡夫的這種感情昇華...
這一大科講到佛陀法身的功德。這當中有十門分別,這個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淨法身,簡單地講,它的相貌就是大功德...問: 有一位女居士,因為婚姻失敗,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決心要厭離娑婆,一心求往生,要求法師和居士們為她助念...
初禪梵天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初禪 | 下篇:初能變 |
觀真如之理體,絕諸一切虛妄之相,叫做無相;又真如之理體絕四相,遠百非,離一切之念慮思想,叫做離念。...
無生門
圓暉
去此不遠
大威光大菩薩三昧耶
見清淨
仰山慧寂
食前後至他家戒囑授
名詮自性
庵園
遮魔
三長物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學會不在意
安貧樂道,惟慧是業

謀人財產,結怨相報

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

修楞嚴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