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佛的真知灼見,在染亦不污,猶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常見辭彙 > 正文
(術語)八種施之一。隨近自己來者而為布施也。...(術語)夏安居終之日也。舊律為七月十五日,新律為八月十五日。...梵名 Vasu。又作婆[艹/叟]、婆藪縛斯。系奉婆羅門教之仙人。昔之摩揭陀國王,後出家為仙人,嘗依四吠陀法之讚言,主...梵語 duhkhe''''nvaya-jāna-ksāntih。八忍之一。即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心之一。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得苦...子題:無歲比丘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一、僧祇)僧祇,沙彌邊作淨,若受具稱 無歲比丘 。若死者,得停十日,更...乃依他苦而行布施以成福業者,共有七種,稱為七有依福業。即:(一)施於客人,(二)施於行人,(三)施於病人,(四)施於...謂阿羅漢。所有無學慧慧根。及慧解脫。俱解脫。於四聖諦。已現觀。而現觀。為得現法樂住故。諸根轉。是名具知根。...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病,日時欲過,或命梵難疾疾食者。」(含注戒本卷下·一○·五)...據諸經要集卷十載,菩薩修行時,有身、口、意三種忍行,即:(一)身忍行,菩薩修行時,舍身、命、財,無有吝惜,雖被...初禪天定五支功德之一。心與定法相應為一。謂行者初證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喜樂心息,自然心與...指究竟退、不究竟退。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載,修行人退其道心有二種分別:(一)信根淺薄,始則勤修,後由他緣障礙,道心...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四十二章經 後漢西域沙門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殿前,意中欣然,甚...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人體的病來源於身體內的濕氣 一、濕氣:萬惡之邪 現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裡有污染,運動量少,身體陰盛陽虛...
1、黃豆含蛋白質40%左右,在量和質上均可與動物蛋白比美,所以黃豆有植物肉及綠色乳牛之譽。黃豆蛋白質中所含必需氨...一天,佛陀和難陀尊者經過街市,在一家魚鋪門口停下來,佛陀對難陀尊者說道:難陀!你到魚鋪裡去,用手摸一摸鋪在魚...
我們處於這二十世紀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數的人,物慾薰心,終日追求享受。因此,不免欲令智昏,往往闖下滔天大禍,輕...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馬上跟他授記,授一種成佛之記。這裡的成佛指的...一、緒言 這是作者十年來身體力行並深深獲得效驗的一個主義,初行時未能自信,又怕人說我自讚、誑他、打妄語,只好...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三界火宅,這兩種譬喻。這兩個譬...
《印光法師文鈔》原文: 十五一函接到,知徐老太病已大有起色。凡臨終人,神識昏亂。若服大悲水,或香灰水,大悲米...
妙蓮華
【佛學常見辭彙】
上篇:妙覺 | 下篇:妙高山 |
【親勝】 梵名 Bandhucri。音譯畔度室利、畔徒室利。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生平事蹟不詳,只在《成唯識論述記》中有...
隨至施
夏竟
婆藪
苦類智忍
淨主死亡
七有依福業
具知根
頰食戒開緣
三種忍行
一心支
二種退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去除體內濕氣的十八法

黃豆的營養價值
香和臭

不做物質奴隸的小人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茗山法師《我的慈悲主義》

整個《法華經》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