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稱的總解

  「金胎兩部」,是「金剛界曼荼羅」和「胎藏界曼荼羅」兩部曼荼羅合起來的簡稱。「部」是「部門」、「部族」、「部類」的意思。金胎兩部說明毗盧遮那如來的「理」、「智」兩德,說明理德的一部分稱為「胎藏界曼荼羅」,說明智德的一部分稱為「金剛界曼荼羅」。如來的理智兩德幽深玄遠,不容易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現在假借采繪丹青的圖畫、形像來開示誘導一般初學的人,使他們從這些圖畫形像的標幟裡面覺悟到自己本有的理 (身)智(心)兩部功德,所以金胎兩部又稱色心兩部或理智兩部。理是本有,屬因位;智是修生,屬果位,故又稱因果兩部。胎藏為發心之始,包含萬行,如東方為生長萬物之首;金剛為證得之位,顯現萬德,如西方成熟萬物之終,故又稱東西兩部。

  這兩部曼荼羅也把真言宗兩部大經《大日經》、《金剛頂經》的思想內容,用圖像表達出來。它網羅宇宙萬象,包括十界聖凡,上下尊卑,染淨邪正,兼收並蓄,可說是一幅宇宙法界的縮影,作為真言修行者的信仰和觀念的對像。真言宗就在這兩幅畫上表現出勝過其他各宗的特色。

  真言宗的修學分為「教相」、「事相」兩門,教相是文字理論,事相是儀軌修法。如果只研教相,不習事相,對於莊嚴諸尊的法身就不能有親切的體會;只重事相,不通教相,對於儀軌修法就往往攢入婆羅門的窠臼。所以兩幅畫像是真言宗事相的一個重要圖記,必須結合著教相來理解它。《大日經疏》說:「凡秘密教中,皆記因緣事相喻以深旨。」因此,這兩幅畫在真言宗的人看來,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僅僅當作是多神的聚會,認為是多神教的表記,那是很外行的看法。

  二、金剛世曼荼羅

  (一)金剛界曼荼羅的意義。金剛界曼荼羅是九會曼荼羅(九種曼荼羅的集合)的通稱,因為「會」字的意思就是從曼荼羅譯成的,依初會《金剛頂經》,這九種曼荼羅各有名稱,但都是金剛界曼荼羅的組成部分,所以總稱金剛界曼荼羅,至於金剛界曼荼羅這一名稱的由來,如施護的三十卷《教王經》說:「復次我今當渲說,最上廣大曼荼羅,其相猶如金剛界,是故名為金剛界。」因為金剛界曼荼羅是金剛界的大日如來最初為金剛手、觀音等十地菩薩在阿迦尼吒天宮(色究竟天)所示現的。但是為了攝取此會所遺漏的根機,所以下降到須彌頂重為示現,現在所圖繪的金剛界曼荼羅就是描寫當時集會的情況。其構造完全等於色究竟天和須彌頂的式樣,因此這一幅圖畫的曼荼羅也稱金剛界曼荼羅,所以說:「其相猶如金剛界,是故名為金剛界。」

  金剛界曼荼羅也是佛菩薩在阿迦尼吒天宮和須彌頂集會的場所,金剛界就是大日如來,因為是依金剛堅固的智的「成分」所成立的,所以名金剛界如來;對胎藏界大日如來的「理界如來」,又可稱「智界如來」。西藏的什迦彌怛羅解釋說:「由一切如來身口意金剛本斦所完成故,名曰金剛界如來。」《秘藏記》說:「金剛者智,界者是身,持金剛者之身,身即聚集義也,言一身聚集無量身。」就是由無量無邊的金剛智體所成的身子稱為金剛界如來。

  (二)金剛界曼荼羅的組織。金剛界曼荼羅是根據密教兩部根本經典之一的《金剛頂經》所圖繪的,《金剛頂經》有十八會、十萬頌。不空三藏僅僅譯了初會中的一部分,即《金剛界大曼荼羅廣大儀軌》中的一品《金剛界品》就去世了,到了宋朝施護法師譯出三十卷《教王經》,才是初會的全經。他又譯出七卷《最上秘密大教王經》,是第十五會;法賢三藏譯出七卷《最上根本大教王經》,是第六會。

  普通所稱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不是指全經十八會中的九會,而是初會經裡面有四大品(1.《金剛界品》,2.《降三世品》,3.《遍調伏品》,4.《一切義成就品》),《金剛界品》說六種曼荼羅(1.金剛界曼荼羅,2.金剛秘密曼荼羅,3.金剛微妙曼荼羅,4.金剛事業曼荼羅,5.最上四印曼荼羅,6.最上薩埵曼荼羅),其中第六開為兩種(一印會、理趣會),成了七種;再加《降三世品》的二種曼荼羅,就成了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其現圖的方位如下……

┌──────┬───────┬────────┐
│五 5 │ 四 6 │ 三 7 │
│ 四印會 │ 一印會 │ 理趣會 │
│ │ │ │
├──────┼───────┼────────┤
│六 4 │ 九 1 │ 二 8 │
│ 供養會 │ 成身會 │ 降三世會 │
│ │ │ │
├──────┼───────┼────────┤
│七 3 │ 八 2 │ 一 9 │
│ 微細會 │ 三昧耶會 │ 降三世三昧耶會 │
│ │ │ │
└──────┴───────┴────────┘

  九會的名稱本來應依照經上所說,但為了講說方便,後人便立了圖上這些簡單的名稱。名稱雖說有九會,但總的組織只是一個金剛界曼荼羅;而金剛界曼荼羅主要又只是一個「成身會」,成身會是說明佛果行相的。圖裡面的阿拉伯數字和中國數字,分別表明從因向果的上轉門和從果向因的下轉門兩個方向。如果眾生從因向果,則先從(一)降三世三昧耶會漸次上升到(九)成身會;如果佛從本垂跡,則從(1)成身會次第轉入到(9)降三世三昧耶會。

  中央的成身會又叫羯磨會,也就是經上所說的六種曼荼羅當中第一金剛界曼荼羅,是金剛界九會曼荼羅的根本,屬於四種曼荼羅中的大曼荼羅。真言行者觀想這裡面所畫的尊容而成就自身的佛果,所以叫成身會。又此會所表示的是諸尊的威儀事業,所以又叫羯磨會。

  成身會的組織是:中央畫大金剛輪,表示五佛所住的樓閣。四方四佛的兩側有金剛杵隔著,表示樓閣的八柱。這八柱所莊嚴的內面有五個月輪,表五佛的解脫地,稱為五解脫輪。五解脫輪中又各有五個月輪,每一月輪中有蓮花,表本有無量功德。在這些蓮花上住有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尊等。而支持這一寶樓閣的則依地、水、火、風四大天神之力,實際上應該是五大,但以空大無礙,所以只有四輪。

  第二重畫賢劫千佛等,集於寶樓閣的廊廡。最外一重名外金剛部,乃護世諸天的首領——二十天——所居之地。諸尊的數目總有一千零六十一尊,但普通只說明重要的三十七尊。

  成身會的圖位如下:(包括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八供、四攝、賢劫千佛、四大神、外金剛部二十天)。


  此樓閣中央法界體性智大日如來,由四智流出四方四佛,大圓鏡智現東方阿閦佛,平等性智現南方寶生佛,妙觀察智現西方彌陀佛,成所作智現北方不空成就佛。此四佛又流出每方的四親近——十六大菩薩,——稱曰「慧門十六尊」(男形曰慧門)。同時,四方四佛為供養中央大日如來,故於大日如來四方現出四波羅蜜女菩薩圍繞,表示四智攝歸總體。大日如來為酧答四佛的供養,又於四方四佛之側,現出嬉、鬘、歌、舞四天女,表示心王翼讚四智。四佛更欲酧答大日,故於第二重四隅示現香、花、燈、塗四天女,表四智勝妙精進。大日如來為增加威光,又於四方四門示現鉤、索、鏁、鈴四攝天女,表攝召一切眾生。此四攝、八供及四波羅蜜,稱為「定門十六尊」(女形曰定門)。定慧各十六尊、加五佛,共稱三十七尊,此三十七尊,本為金剛界如來一法界身所現,所以相互供養者,表示佛作佛業,所以稱羯磨會。

  這些形像,無非是為了把抽像的、無相的智慧法門,使它具體化、象徵化而已,因為密教的瑜伽,是以心的統一為根本條件的,心的統一,必須修無相觀,無相觀極難入手,故假有相觀為方便。所以《大日經疏》第四說:「為使初心行業者,措心有地,所作不空……若一切有為之法,皆悉住於實相,豈得如彼癡人,或欲逃避虛空,或欲貪著虛空乎?」所以將清淨法界、四智等都給以擬人化。從這些色身、手印、衣服,莊嚴等上面,體現出無相法身的性質,譬如中央毗盧遮那佛的身子是白色,就表示法界的自性清淨;蓮花座表本有萬行功德的集聚,所有一切事相儀軌,都要這樣理解,是最要緊的。

  其次,第二三昧耶會,三昧耶會在九會的東方,屬於四種曼陀羅中的三昧耶曼荼羅,是畫著塔、杵、珠、刀、劍器杖等標幟,代表成身會的尊形。這種種標幟都是各尊自證化他的本誓相狀,所以稱為「三昧耶形」。使眾生一見到塔就知道是大日如來的表號,看到蓮花知道是彌陀的標幟。

  第三微細會,在東南方,屬於四種曼荼羅中的法曼荼羅,其圖大抵同於成身會,不過各尊都畫在「三股杵」裡面,表示住於微細智中。

  第四供養會,在南方,屬羯摩曼荼羅,因諸尊各各表現供養承事的儀式,所以叫供養會。

  第五四印會,在西南方,綜合上面四種曼荼羅使不相離,所以叫四印會。

  第六一印會,在上方正中央,表示大日如來獨一法身,四曼會歸一實之義。以上六種曼荼羅,在佛的三輪業用中屬於「自性輪身」的曼荼羅。

  第七理趣會,在左上方,以總攝五智之金剛薩埵為主,屬於以正法化人的「正法輪身」曼荼羅。

  第八降三世會,在左方中央,以諸尊皆現忿怒的「降三世明王」之身,表示降伏四魔及三毒。

  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在左下方,大意與降三世會同,但此會則是畫降三世的三昧耶形,這兩會都是大日心中的金剛薩埵所現的「教令輪身」,受佛教令,為調伏剛強難化的大自在天(即根本無明)等,以大悲心,現忿怒相。

  (三)金剛界曼荼羅的部類。金剛界曼荼羅是始覺上轉的法門,轉因位九識成果上五智,所以建立五部。中央法界體性智以大日為主,屬於「佛部」;南方平等性智,以寶生為主,屬「寶部」;西方妙觀察智,以彌陀為主,屬「蓮花部」;北方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為主,屬「羯磨部」;東方大圓鏡智,以阿閦為主,屬「金剛部」。依著因果順序說:則第一蓮花部是眾生本有清淨菩提心,在生死泥中不染,猶如蓮花出在污泥,故名蓮花部。第二金剛部是眾生在自心之理的處所,同時又具有堅固不壞的智慧、能破煩惱,猶如金剛不壞,能壞一切。第三佛部上面的理智二德,在凡夫時作用未顯,入佛果後理智顯現,覺道圓成,故名佛部。第四寶部在佛的萬德圓滿中,福聚無邊,故名寶部。第五羯磨部佛為眾生成辦一切慈悲事業,故名羯磨部。此中第一、第二為在纏之因德,第三是理智具足出纏的果位,第四、第五是從佛部中開出來的,從佛的自證圓滿開為寶部,從佛的化他事業開為羯磨部。

  三、胎藏界曼荼羅

  (一)胎藏界曼荼羅的意義。胎藏界曼荼羅的具足名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它是根據密教根本經典之一的《大日經》所圖繪的。梵語「蘖喇婆」譯為「胎藏」,有「胞胎胎藏」,「蓮花胎藏」之分。《大疏》第三解釋說:「今且約胎藏為喻,行者初發一切智心,如父母和合因緣,識種子初托胎中,爾時漸次增長……乃至始誕育時,諸根百體,皆悉具備,始於父母種姓中生。猶如依真言門學大悲萬行,淨心顯現。……又此嬰童,漸具人法,習諸伎藝,施行事業,猶如於淨心中發起方便,隨緣利物,故名大悲胎藏生也。……今以蓮花喻此曼荼羅義。如蓮花種子在堅殼之中,枝葉花條之性,已宛然具足,猶如世間種子心(初發的菩提心)從此漸次增長,乃至初生花苞時,蓮台果實隱於葉藏之內,如出世間心尚在蘊中(大悲胎藏)又由此葉藏所包,不為風雨眾緣之所傷壞。淨色須蕊日夜滋榮,猶如大悲胎藏,既成就已,於日光中顯照開敷,如方便滿足。」又卷五說:「如上所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者,即是心實相花台,大悲胎藏開敷,以大悲方便現作三重普門眷屬,以是義故名為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也。」西藏譯的《大日經》把「蘖喇婆」譯作「本質」,藏譯《大日經》(北京版《秘密經》第十卷上)的「具緣起」說:「秘密主,復次廣大曼荼羅悉能救濟無邊有情界,故名大悲本質生。」佛陀瞿呬耶的疏(北京版本續解前六十五函上、五九)裡面解釋說,「大悲本所生者,此曼陀羅從大悲生,世尊得一切智智後,以大悲力,出生身等無盡莊嚴曼荼羅、故云從大悲生,本所者,是生之根源,彼大悲者,是此曼荼羅生之所依;或從此曼荼羅出生大悲,是則從曼荼羅門出生如來大悲功德等,令得一切智智故。」這就是說:大悲胎藏曼荼羅是從佛的大悲願力,為化益眾生現種種身,為種種有情說種種法,適應種種眾生的根性慾望開示種種本誓的心,以此身口意三無盡莊嚴藏為對境而圖繪的形像,就叫大悲胎藏生曼荼羅。

  這一解釋,是從佛攝化眾生的「向下門」說的,如果從眾生「向上門」的進取來解釋,則是一切眾生觀見此曼荼羅,依之修行,能開悟自心的大悲菩提,所以叫「大悲本所生」。因此大悲本所生曼荼羅,一方面是象徵從佛的大悲功德所發生的三無盡莊嚴藏的活動;一方面是在行者的心中體現出佛的大悲三無盡莊嚴藏,所以叫曼荼羅。

  (二)胎藏界曼荼羅的組織。胎藏界曼荼羅是根據《大日經》而圖繪的,《大日經》的中心教義,就是「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三句。因此胎藏界曼荼羅的組織也就是標誌這三句的意旨,而繪出三重現圖的曼荼羅。

  胎藏界曼荼羅的圖位,說法極不一致,普通說有三種不同。1.經疏曼荼羅,即《大日經》和疏中所說的圖位。《大日經·具緣起》所說的屬於「大曼荼羅」,表示身無盡莊嚴藏;《轉字輪品》所說的屬於「法曼荼羅」,表語無盡莊嚴藏;《秘密曼荼羅品》所說的屬於「三昧耶曼荼羅」,表意無盡莊嚴藏,這三種中,以《具緣起》所說的大曼荼羅為圖位的基本依據。2.阿闍黎所傳曼荼羅,是善無畏三藏在他所著的兩部儀軌,《攝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入蓮花胎藏海會悲生曼荼羅廣大念誦儀軌方便會》(簡稱《攝大軌》)和《大毗盧遮那經廣大儀軌》(簡稱《廣大軌》)中所說的圖位。3.現圖曼荼羅,即現行流布的圖畫曼荼羅中的位次,如下圖示。




  ┌────────────────────┬──┐
  │ │ │
  │ ┌──┬────────┬──┐ │ │
  │ │ │ 7 文殊院 │ │ │ 12 │
  │ ├──┼────────┼──┤ │ │
  │ │ │ 6 釋迦院 │ │ │ │
  │ │ 9 ├──┬─────┤ │ 8 │ 外 │
  │ │ │ 4 │2 遍知院 │ 5 │ │ │
  │ │ 地 │ ├─────┤ 金 │ 除 │ 金 │
  │ │ │ 觀 │ 1 │ │ │ │
  │ │ 藏 │ │ 中台 │ 剛 │ 蓋 │ 剛 │
北 │ │ │ 音 │ 八葉院 │ │ │ │ 南
  │ │ 院 │ │ │ 手 │ 障 │ 部 │
  │ │ │ 院 ├─────┤ │ │ │
  │ │ │ │3 持明院 │ 院 │ 院 │ 院 │
  │ │ ├──┴───┴─┤ │ │ │
  │ │ │10 虛空藏院 │ │ │ │
  │ ├──┼────────┼──┤ │ │
  │ │ │11 蘇悉地院 │ │ │ │
  │ └──┴────────┴──┘ │ │
  │ │ │
  └────────────────────┴──┘
13 四大護院,不繪一形像 故實際不止十二院

西

  中台第一重,八葉蓮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蓮花表心,是八瓣肉團心,梵語「汗栗馱」譯雲「肉團心」,即物所的心臟,通有情及非情,其狀如蓮花合而未開,佛心則如開敷蓮花。金剛界以月輪表心,是斦多心,梵語「斦多」譯曰「慮知」,限於有情。今此中台八葉院是使行者在自心中觀八葉九尊之德,開發自己本有的菩提心,所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攝化方便德,《大疏》第三解釋說:「從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叶中胎藏身,從金剛密印現第一重金剛手等諸內眷屬,從大悲萬行現第二重摩訶薩埵諸大眷屬,從普門方便現第三重一切眾生喜見隨類之身。若以輪王灌頂方之,則第三重如萬國君長,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內弼,中台如垂拱之君,故花台常智為大曼荼羅王也。若自本垂跡,則從中台一一門各流出第一重種種門,從第一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二重種種門,從第二重一一門各流出第三重種種門,若行因至果,則第三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攝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攝成就能見中胎藏。」這三重曼荼羅分作十三大院(實際止十二院)。中央的八葉院畫八葉蓮花,最中央的蓮台上是大日如來;八葉上面畫四佛、四菩薩,表示大日如來的四智四行,總稱八葉九尊,為毗盧遮那全體,又為胎藏界曼荼羅的根本總體。《大疏》第四說明四佛的意義是:「東方寶幢佛是菩提心義,菩提心猶如大將幢旗,如來萬行亦以一切智願為幢旗。南方開敷花王佛是大悲萬行開敷義。北方天鼓雷音佛是如來涅槃說法智,不同二乘涅槃永寂,故以天鼓為喻。西方無量壽佛,是如來方便智,以眾生界無盡故,大悲方便亦無盡,故名無量壽。」又卷二十說明花台四隅四菩薩的意義是:「東南普賢是菩提心,若無此妙因,終不能至大果,故最初得名。西南文殊是大智慧,斷無始無明之根。雖有菩提心而無慧行,即不能成果,故次明之。西北彌勒是大悲,若慧而無悲,則方便不具不得菩提,故次說也。東北觀音即是行願成滿,若未成果時觀之,此則差次淺深,今以如來平等慧觀,從因至果但是如來一身一智行耳,是故八葉皆是大日如來一體也。」

  圍繞著前後左右的十二院是由總體所具的無量差別智所現。如上方的遍知院,中央畫三角形的「遍知印」,又名一切如來智印,象徵大圓鏡智一切遍知的功德。中台北方的觀音院以觀自在為主尊,又稱蓮花部院,相當於妙觀察智,表示如來的大悲下化。南方的金剛手院以金剛薩埵為主尊,又稱薩埵院,相當於成所作智,表示大智上求。下方持明院畫五大尊忿怒明王,是大日如來所現的教令輪身,稱為持明使者,所以叫持明院,又稱五大院,相當於平等性智,表示淨除自他的煩惱入於平等實相,象徵折伏攝受二德。

  以上是第一重受用身的曼荼羅。第二重上方的釋迦院以變化身的釋迦牟尼為主尊,表示方便攝化德。上方第三重文殊院。這裡面的文殊院,除蓋障院,地藏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等五院,是為了開發中台大日如來三無盡莊嚴藏的實相而證悟向上的菩薩大眷屬曼荼羅。文殊院居東方,表示開悟實相的般若妙慧。左方第二重除蓋障院以除蓋障菩薩為主,從金剛手菩薩的大智慧門,除一切眾生煩惱、所知蓋障,而悟入三無盡莊嚴藏的實相。右方第二重地藏院以地藏菩薩為主,這是得了除蓋障功德的結果,不但有耐怨害、安受苦、諦察法的三種忍,而且從觀音的大悲門爭取到最苦的惡道裡面去,解救一切眾生的苦難,譬如大地載負萬物不以為勞,反能出生萬物,所以名為地藏。

  下方第二重虛空藏院在持明院之西,以虛空藏菩薩為主,這是得了地藏耐苦功德的結果,譬如虛空無有障礙,又如虛空包含萬德,滿一切眾生願。下方第三重蘇悉地院,此院實際就是虛空藏院裡面的第三列位次,經軌不另開一院,但因上方有釋迦、文殊二院,下方不能不別開一院,取得畫面上的相稱,所以用虛空藏院的蘇悉地羯羅菩薩為主,表示二利成就之德。最外一重外金剛部院,在外圍四方畫著諸天、藥叉、人、非人、七曜、十二宮、二十八宿等,表示隨類應化凡聖不二之理。此院包括極廣,凡一切經典中所說的諸天神等,乃至世人所信奉的外道五通仙圍陀事火之類、都可列入。《大疏》第六說:「凡此等諸尊若餘經中具說形相者,亦可依彼畫入曼荼羅中,……其山海河池、林樹谷藥、城邑道路等神,各以本名為標幟相,山神坐山、河神在河、其樹藥等或手執持,或依其上,當以類推之,華嚴經中有足行神、身眾神……亦可依次列之……當知毗盧遮那普門身中雜類鬼神傍生等,圖中無別名相者,多在其中,所攝極廣也。」

  (三)胎藏界曼荼羅的部族。胎藏界曼荼羅十二院,總數四百十四尊,從它的部族分類來說,有三個部類——佛部、蓮花部、金剛部。這三個部類表示胎藏界為本覺下轉的化他門,所以就大日如來的大定、大悲、大智三德而分三部。佛部是佛果上理智具足之尊,即中台八葉院及上下諸院,屬大定德。蓮花部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比作蓮花,即右方觀音院、地藏院等,屬大悲德。金剛部是佛的智慧力用,能摧破惑業苦三障,故比作金剛,即左方金剛手院,除蓋障院等,屬大智德。這三德在表現上雖然有三部,實際是互具不離的。如《大疏》第五說:「大凡此第一重上方(遍知院)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持明院)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觀音院)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花部,左方(金剛手院)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佛陀瞿呬耶的《大日經廣釋》說:「佛部從大圓鏡智和平等性智發生是大定德,蓮花部從妙觀察智發生是大悲德,金剛部從成所作智發生是大智德。」如果配四種法身,則中台八葉名自性身,三部眷屬是自受用身,第二重的諸大心眾生是他受用身,第三重的釋迦佛等是變化身,九界眷屬為等流身。

  四、兩部互具不二

  為了表示色心二法、理智二門,所以分為金胎兩部。胎藏以蓮花為體,即表眾生八葉肉團心,在此處建立壇場,故曰胎藏界。金剛界以五股金剛杵為體,五股金剛杵表五智,即大日如來的三昧耶形,在五股金剛杵上建立壇場,故曰金剛界。

  胎藏界從眾生煩惱欲處起,金剛界從佛果智上起。因此,胎藏為生界本有,屬理,故諸尊住在蓮花內的月輪中。蓮花表理,月輪表智,智住理內,表示不二。金剛界為佛界修生,屬智,故諸尊住在月輪內蓮花中。理住智內,也是不二。因此金胎兩部是色心理智互具不二的,為了說明的便利,所以分成兩部。
  (持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