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傳上座部為主的佛教。主要傳播於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以及越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據有關史料記述,公曆紀元前後,上座部佛教已在東南亞流行。《太平御覽》引萬震著《南州異物誌》稱:「林陽在扶南西七千餘里,地皆平博。民十餘萬家,男女行仁善,皆侍佛。」《水經註》引竺枝著《扶南記》中也有「扶南舉國事佛」的記述。扶南即柬埔寨的古稱。2~6世紀,東南亞佛教已很隆盛。比佛教傳入更早的婆羅門教,經與佛教並存和融和的階段之後,雖為佛教所取代,但對佛教的影響仍然存在。婆羅浮屠、吳哥寺、薄甘王朝的塔寺以及其他一些寺廟建築、佛像雕塑和佛事儀式,都帶有一定的婆羅門教色彩。10世紀以後,上座部佛教受到大部分國家封建領主的推崇和提倡,並加強了同錫蘭(今斯里蘭卡)的聯繫,互派僧侶留學,根據巴利語音序創立本民族文字,用以寫定音譯巴利三藏典籍,確定了摩訶尼迦耶和達磨育特兩派僧王制度,佛教被尊為國教,在大眾中產生了深刻影響。18世紀到現代,泰文、緬文、高棉文、老撾文的巴利三藏音譯編纂工作逐漸完備,並進一步將部分經卷譯為本民族文字,使上座部佛教得以更加廣泛地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