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一切眾生具佛性,佛性無染,離一切諸過,隨順此佛性而制戒,名為佛性戒。又此戒能顯現佛性,故名佛性戒,大乘戒之都名也。梵網經下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識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雜語)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數名。譯曰億。玄應音義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言億。而甚不同,故存...(術語)與樂曰慈,拔苦曰悲。四無量心中之二無量也。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術語)十乘觀法之一。識別觀智之通塞,使去塞而就通也。...(名數)地水火風之實四大也。此四者,週遍於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種。...開三乘方便之門以顯真實一乘的教法。...【十六種修】 p0116 瑜伽六十七卷一頁云:當知略有十六種修。謂聲聞乘相應作意修,大乘相應作意修,影像修,事邊際...【語依處】 p1283 成唯識論八卷一頁云:一、語依處。謂法名想所起語性。卽依此處,立隨說因。謂依此語,隨見聞等,...謂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生觸。此中眼及色。名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識。名為名。如是名色為緣生眼觸。是名名色...為釋尊過去世前身之一。於過去三千塵點劫之時,演說法華經之大通智勝佛未出家前為國王,有十六王子,父王成道後,諸...二種求之一。即希求滿足諸種慾望之意。成實論卷十列舉二種求:(一)求現存之諸欲,稱為欲求。(二)更求後身,稱為有求...總括諸法為十二處,攝屬於法處而為意處之所對者有五,稱為五種色法。即: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定...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
今年春節過後,家中不知從何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老鼠,把春節餘下的花生水果等物品拖至床下及廚頂等處享用,並到...一、 《地藏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為了超拔自己的...問: 有的居士原供養保家仙,持五戒後送出不供了,但仙家時常回來不讓人睡覺。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要知道,我們...
我講一個淨土宗的公案,諸位體會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講到清朝一個吳毛居士: 這個吳毛居士是當時吳氏家族的僕人,那...
禪是什麼東西呢?平常大家都曉得,有如來禪、祖師禪。禪是印度的名稱,翻譯成中文,就是靜慮、思惟修。在禪堂裡參禪...佛陀時代,私訶牒國有一座高山,名為私休遮他,山中有五百位修行人在此精進用功。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成就了廣大神通,...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李懷瑾,江蘇睢寧北鄉車家店人。科舉考試未能成名,清朝末年興辦學堂,又改為研究醫學。一...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間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最悅意不過的事莫過於情愛,情愛作為文藝作品和影視永不衰落的話題而為世...
佛性戒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五佛性 | 下篇:佛性常住 |
(經名)佛說金身陀羅尼經,一卷,趙宋施護譯。佛為眾生說一陀羅尼,念誦之,能得金剛身之利益。...
俱致
慈悲
識通塞
四大種
開三顯一
十六種修
語依處
名色緣觸
第十六王子
欲求
五種色法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悲華經

持誦禮觀音,無不隨感而應
耀一法師:初學佛應讀的幾部經
保家仙來干擾人怎麼辦

改變你的思想,使令業果不成

三藏十二部經,沒有看到哪部是講氣功的
佛現火光度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