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稱阿字之一門曰一道法門。大日經六曰:「吾今演說差別道一道法門。」大疏十七曰:「謂一切法不出阿字門,即是一道也。道者謂乘此法,有所至到之義也。一道者即一切無礙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場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獨一法界,故言一也。」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出金光明經。迷執妄情所現之相,以為實有,恰如見藤蔓而以為蛇也。...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於,揚州江陽縣(今江蘇揚州)人。晚年受日僧禮請,東渡傳律,履險犯難,雙目失明,終抵奈良。...梵語 svabhāva-kāya。又作自性法身(梵 svābhāvika-dharma-kāya)。乃三身之一,四身之一。指自性本有之身,非...全一卷。南朝劉宋宗炳(375~443)撰。又作神不滅論。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中之弘明集卷二。本書旨在闡明神識不滅,...忘念者,煩惱相應念為體,散亂所依為業。...(名數)本尊之身與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於此三法界內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三種的三昧、即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觀察世間的一切法都是緣生的,也都是虛妄不實...【緣起共相】 p1301 瑜伽三十一卷一頁云:覆審思擇:如是一切緣生諸行,無不皆是本無今有,有已散滅;是故前後,皆...同一信仰者群聚一處所形成之團體。通常由講說教義之教職與受教信徒所構成,佛教中自古稱之為僧伽(梵 sajgha,巴同...凡二十卷。東晉廬山慧遠(334~416)撰。原書內容已佚失,僅餘序文,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十。或謂慧遠...(儀式)禪林之語。葬禮維那不舉啟請,直舉南無薩怚他,曰平舉。以不舉啟請故亦不舉摩訶梵,蓋恐妨諸方人之結緣諷經...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問: 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心?若不相同,應當如何將出離心長養成菩提心? 大安法師答: ...
好逸惡勞或懈怠,可以說是人的通病。由於貪圖安逸,往往導致心神散漫,做事就不容易成功;因為惡勞,所以急功近利,...
如果有人把垃圾倒在你的身上,你會怎麼樣?會生氣、會拒絕、會跟那個人抗爭,對嗎?但是如果有人把垃圾倒進你的腦袋...
淨土宗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也不是佛菩薩賜予的,而是平時栽培起來的。如何栽培呢?印光大師教導我們,首...
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這句俗語千百年來的廣泛流傳,可知觀音信仰早已深入民間。佛國世界雖有無數佛菩薩,但觀世音...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他答道:饑來吃飯困來眠。對方說:大家都是這樣的啊!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大...第一章 緒言 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令為講述...末世眾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決難如願。至於各宗法門,俱應研究。而智識淺鮮,世務紛繁之人,何能兼顧。欲學餘宗...
一道法門
【佛學大辭典】
上篇:一道 | 下篇:一道神光 |
乃新羅元曉所立四教之一。元曉將如來之一代時教判為四教,即三乘別教、三乘通教、一乘分教、一乘滿教。一乘滿教之義...
藤蛇喻
鑒真(687~763)
自性身
明佛論
忘念
三法道界
三三昧
緣起共相
教團
大智度論抄
平舉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一切善行之根本--精進波羅蜜

別讓垃圾倒進你的腦袋

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

觀世音聖號應何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