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數)楞伽經一說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得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三行空,三業之所作不可得。四無行空,緣起之自性空,故行即無行。五一切法離言說空,一切法不可言說。六第一義聖智大空,佛之聖智,見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畢竟空謂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體非空也。又智度論三十六有七空。廣說十八空,略說七空(一)性空(二)自相空(三)諸法空(四)不可得空(五)無法空(六)有法空(七)無法有法空。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又作不定觀。既非初觀實相,又非次第由淺至深,而系任修一法,由過去宿習之所發,豁然開悟...(動物)又作金蹄駒,犍陟駒。悉達太子出家時所乘之馬名。...子題: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小年曾嫁十歲與六法、六法練心、二年練身 行事鈔·尼眾別行篇:「式叉摩那法。此雲學法女...亦名:諸分衣法篇、分衣法篇 羯磨疏·諸分衣法篇:「諸分衣法篇第八。夏末受利,將有濟緣;受納乖儀,福流非地。故...指鏤刻於岩石表面之經文。又作石刻經、石刻、石藏。大寶積經卷七十八、正法念處經卷四十八等均有刻經偈於石壁之記載...(名數)八風也。...(雜語)Ucchaṅga,數名。譯曰數千萬百。見本行集經十二。...全一卷。清代曹洞宗僧白岩淨符撰。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系論述禪宗史上云門、法眼宗及天皇道悟所屬法系之問題。雪...【無上正等菩提】 p1083 瑜伽三十八卷一頁云:復有異門。謂清淨智、一切智、無滯智、一切煩惱並諸習氣無餘永害,遍...【五種大乘】 p0262 瑜伽十三卷十七頁云:五種大乘,一、種子。二、趣入。三、次第。四、正行。五、正行果。最初發...【三災之頂】 p0186 瑜伽二卷五頁云:復有三災之頂。謂第二靜慮,第三靜慮,第四靜慮。...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顯我們真實的心性。這當中從經文...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別。 地獄: 不可樂,...
是經附文,臨終方訣,最為切要。修淨業者,所宜詳覽。若兼誦經,獲益彌廣。了知苦、空、無常、無我,方詣安養樂國。...
1、大道至簡 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世上的事情難就難在簡單,簡單不是敷衍了事,也不是單...
造作等流果縱生人中,愛樂殺生等事。 前面的領受是約外在的果報,這個造作等流是約你內心的狀態,就是等流習氣。你...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達就是不殺生,我們住在沿海地區的眾生常常殺業很重,喜歡吃海鮮。這也是眾生相互之間的共業所感,...【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世間最悲...人生一瞬,世間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經常想到,人的一生須走好六座大橋,六座橋有一座沒過去,沒走好,人生都...
七空
【佛學大辭典】
上篇:六空 | 下篇:十一空 |
南朝佛教,包括從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陳後主禎明二年(588)中國南北分裂時期,在南方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
不定止觀
金泥駒
式叉摩那法制意
羯磨疏諸分衣法篇第八
石經
八世風
郁曾伽
法門鋤宄
無上正等菩提
五種大乘
三災之頂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大藏經】教觀綱宗

阿修羅界的因果相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中國人的四大傳統智慧

【推薦】什麼是「造作等流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