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佛唇如頻婆果之赤好也。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唇色赤好,如頻婆果。」廣弘明集十三曰:「果唇華目。」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為三乘所修所觀之法門「十善巧」之一。即觀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等四諦,及世間、出世間之因果。[辯中邊論卷中]...「賜紫衣」之略稱。我國古代朝廷敕賜臣下服章以朱紫為貴,及於唐朝,乃仿此制,由朝廷敕賜紫袈裟予有功德之僧,以表...【邪戲論】 p0671 瑜伽九十五卷十七頁云:邪戲論者:復有六種。謂顛倒戲論,唐捐戲論,諍競戲論,於他分別勝劣...(術語)對於無漏禪而言。即不依四真諦等,但依厭下欣上有漏之六行觀而修之禪定也。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是也...「如法」之對稱。又作不法。謂不如正理之義,或謂違背佛法而所行非道。一般而言,遵循佛陀所說之教法,或符合正確、...指祭祀佛陀之祠,即我國早期之佛寺。浮屠,梵語 buddha 之古譯,新譯為佛陀。我國最古之浮屠祠,據傳為東漢末年笮融...(術語)禪僧為修行旅行也。祖庭事苑八曰:行腳者,謂遠離鄉曲,腳行天下,脫情捐累,尋訪師友,求法證悟也。所以學...【火】 p0372 瑜伽八卷六頁云:燒所積集諸善根薪,故名為火。 二解 顯揚一卷十一頁云:火亦二種。一、內,二、外。...指古代印度專修苦行之六種外道。即:(一)自餓外道,斷食而忍飢餓者。(二)投淵外道,寒時入深淵,忍受凍苦者。(三)赴...大吉祥大明,梵名 Mahā?rī-mahāvidya,音譯摩訶室利摩訶微地也。大吉祥表示不染生死、清淨無垢蓮花三昧,大明有...又名孤地獄,此種地獄不同於八寒八熱等地獄都有固定的地方,而是隨著各人的別業,孤獨的處在虛空或是山野之中。...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漏果二種。有漏果是有漏業因所招感,此業因有善惡之別,十善...
【隨住如是諸佛國土。若入具足世路光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無礙智。能修種種清淨事業。隨住如是諸佛國...
覺樹根株。教門頭首。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菩薩悟入之初。如大集經云。佛告賢護。我念往昔有佛世尊。號須波日...
古印度舍夷國(迦毗羅衛國)國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淨飯王,平生以正法治理國家,使人民知仁崇義。當時,慈悲年邁的...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法認為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無二的,在本質上並無差別。由於因緣...意思是乞士,稱呼年滿20歲的正式出家的男性佛教出家人。比丘要受具足戒,即對正式出家的佛教徒規定的較完整的戒律。...
有信者問趙州從諗禪師:佛陀有煩惱嗎? 趙州:有! 信者:那怎麼會呢?佛陀是解脫的人,怎麼會有煩惱呢? 趙州:那...要想當一名考古學家,就得舍棄城市里的舒適;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兒,就得舍棄嬌嫩白淨的膚色;要想當一名科學家,就得...
果唇
【佛學大辭典】
上篇:果能變 | 下篇:果唯識 |
【陀羅那】 梁言持,亦云喇拏,此雲能持。...
諦善巧
賜紫
邪戲論
有漏禪
不如法
浮屠祠
行腳
火
六種苦行外道
大吉祥大明菩薩
孤獨地獄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業感緣起——業果

地藏菩薩晨朝入定度眾生

此一心法,諸佛成道之本

佛為父親擔棺

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