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金剛界之五智為五部,五智互具五智。則為二十五部。秘藏記下曰:「建立二十五部,如何五部即五智,一智所互具五智,所以成二十五部,如是展轉有無量部。」且約阿閦佛言之,則阿閦佛為中台之法界體性智,薩王愛喜之四菩薩為其餘之四智。更約金剛薩埵言之,則金剛薩埵為中台之法界體性智,欲觸愛慢之四眷屬為其餘之四智。金剛界理趣會之曼荼羅是也。如是一一之法,皆具五智,則有無盡無數之意。故謂之無量部。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植物)Erāvaṇa,又作伊羅,黳羅,堙羅那等。樹名。花可愛,氣味甚惡,其惡臭及四十里。經論中多以伊蘭喻煩惱,...亦名:受戒緣集篇 子題:受戒超凡鄙之穢流、受戒入聖眾之寶位、受戒、受具戒通五種、五種受具、戒分四位、羯磨受戒...(術語)阿羅漢之舊譯。應受人天供養之真人。出三藏記一曰: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新經阿羅漢。【又】應於真...禪林用語。又作再進。即再度請食之意。後則轉為「再添一碗」之意。然據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五類飲啖門載,「再進」為「...禪林用語。指契合神妙機法之語句。蓋說法有契理、契機二者,文義俱明,稱為理;忘言獨契,稱為機。山庵雜錄卷上(卍...(衣服)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āsana,譯曰裙。西域記二曰:泥縛些那,唐曰裙。曰涅槃僧,訛。百一羯磨十曰:泥...(術語)法藏之心經略疏曰: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又機往救,自在無關,故以為名。前釋就智,後釋就...見道所斷惑(梵 dar?ana-mārga-prahātavyānu?aya)之略稱。又作見煩惱、見障、見一處住地。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遠離障】 p1256 瑜伽二十五卷十二頁云:云何遠離障?謂食粗重,多事多業,多有所作。或樂事業;由此因緣,愛樂種...(人名)Keśakambala,十外道之第五。譯曰發衣。外道著此衣也。四分疏飾宗記七末曰:翅舍欽婆羅,此雲發衣也,此外...唐末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詳。為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住於越州(浙江),以「乾峰一路」之公案與「乾峰二光三病...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爾時喜王菩薩白佛言:「世尊!今此眾中,頗有菩薩...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們接物待人時,首先,要觀察外在,如言語、行狀等,即所謂的察...修行人最難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慾已除,倘使意淫未盡,仍不能超出塵凡。所以楞嚴經說:若不...佛在世的時候領上比丘們去乞食,乞食不能超過七家。有時候乞到了,有時候甚至沒有。沒有乞到飲食,回來怎麼辦?那只...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類,況彼魔子是魔王眷屬,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種,到處皆是,而無目之...何以要施食呢?所謂未成佛道,先結善緣,不但要與人道結緣,還要與其他道的眾生結緣,甚至餓鬼道、畜生道,都要結緣...香港海洋公園裡有一條大鯨魚,雖然重達8600公斤,卻不但能躍出水面6.6米,還能向遊客表演各種雜技。 面對這條創造奇...昔日,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有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叫佛移,前來問訊頂禮後,恭敬地向佛陀請法:世尊,在家之...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胸懷,是指一個人的心胸、道...
二十五部
【佛學大辭典】
上篇:二十五有 | 下篇:二十五神 |
【真性】 p091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頁云:所知實性、故名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