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持正念譬如持油缽。涅槃經二十二曰:「譬如世間有諸大眾,滿二十五里。王敕一臣持一油缽,經由中過,莫令傾覆。若棄一滴,當斷汝命。復遣一人拔刀在後隨而怖之。臣受王教,盡心堅持。經歷爾所大眾中,雖見可意五邪欲等,心常念言:我若放逸,著彼邪欲,當棄所持,命不全濟。是人以是怖因緣故,乃至不棄一滴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故,雖見五欲,心不貪著。」智度論十五曰:「菩薩欲脫生老病死,欲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如人擎油缽行大眾中。」雜阿含經二十四,修行道地經三,同有此譬。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心所有法之略。為心王之所有,而有貪瞋等別作用之心法也。小乘俱舍有四十四法。大乘唯識有五十一法。 ...華嚴宗十玄門之一,此門乃就「緣」而說。一切現象皆具有表裡之關係,隱面為里,顯面為表,表裡乃一體同具,故隱不離...(術語)謂樂慧不還果之聖者,於色界十六天中,或超越一天,或超越二天乃至十三天者。...【相分】 心法四分之一,即自心體上變現出為見分所緣的境相。此在唯識學上、攝盡一切所謂客觀的現象。心識是能緣慮...十善業道異熟果者,於人天趣中受人天異熟,等流果者,即於彼處各隨其相,感得自身眾具興盛,增上果者,即於彼處各隨...【二無心定由三緣生】 p0043 俱舍論七卷六頁云:滅盡無想二定、由三。除所緣緣。非能緣故。由因緣者:謂由二因...晉代僧。又作竺道一。吳郡人,俗姓陸。自幼出家,於東晉太和年間(366~370)至瓦官寺,為竺法汰之弟子,受簡文帝之...位於四川峨眉縣。為峨眉山下第一大寺,古稱慈福院。傳說軒轅氏曾在此地問道。本寺歷代數度遭火災,民國重修。正殿供...全一卷。譔者不詳。收於日本續史籍集覽卷四十七。記述有關佛教事物之起源。有教法流通、東西遊化、度者出家、火葬封...禪宗公案名。為唐代舒州投子大同禪師與一婆子之機緣問答。禪苑蒙求卷中(卍續一四八·一二四下):「舒州投子山大同...東印度人。於唐時來華,玄宗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三藏奉敕在長安資聖寺譯經,譯出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簡體版序: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 當惱人的情緒來襲時,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禪的態度是:知道事實,面對事實,處理事...
記得弘老來時,是在舊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氣尤其是青島,熱得較晚,一般人,還都穿裌衣服。臨來那天,我領僧俗...如何行持,單刀直入就是信願持名,你每天能念三萬聲佛號五萬聲佛號啊!這個帶舊業,帶新業,有清淨心,沒清淨心,你...
文殊師利菩薩出生的時候,由於他無量劫以來積功累德,福德甚深,感得十種瑞相。 這十種瑞相,第一種就是光明滿室。...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這是逆增上緣,可是我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請開...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對生命的描述,是說我們生為一個有情眾生,已經經歷...
前 言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寫給孩子的四篇家訓。在過去幾百年中,流通世間,深受修行者的喜愛。千千萬萬的...
油缽
【佛學大辭典】
上篇:持油缽 | 下篇:波叉 |
即指釋尊誕生時,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像。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佛降誕條載,於每年佛誕生會(陰曆四月八日),監管內...
心所
秘密隱顯俱成門
半超
相分
十善業道異熟果
二無心定由三緣生
竺道壹
聖積寺
釋門事始考
投子牛在
伊舍羅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聖嚴法師《放下的幸福》情緒管理智慧

倓虛大師記憶中的弘一律師
大安法師:淨業行人的行持方法

文殊菩薩出生時的十種瑞相

富樓那尊者的四種辯才
大安法師:皈依十多年了怎麼事事不如意

生為一個人,先求認命再求開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