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指上之十願而雲。此十願為代表一切菩薩之行願者,故總謂其他菩薩之發心修行,入於普賢願海雲。無量壽經上曰:「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往生要集上本曰:「聞一實道。入普賢之願海。」華嚴經一曰:「恆以所得普賢願海,令一切眾生智身具足。」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darpana。為鑒照面容之具。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載,比丘不得隨意以鏡照面,然於病癒、新剃頭或頭面生瘡時則允...(一)為佛陀弟子之一。又作婆嗟。常修苦行,為佛陀所稱讚。增一阿含經卷三(大二·五五七下):「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植物)Kapittha,西域記二曰:花草果木雜種異名,所謂庵沒羅果,(中略)劫比他果。...(雜語)又名三萬陀犍提Samantagandha,譯作普熏。道神足經四曰:彼世界有樹,三曼陀犍陀,晉雲其香普熏。稱讚諸佛...【壽盡】 p1270 雜集論六卷五頁云:云何壽盡?謂時死。此約時沒說。由所引壽時分究竟,應時死故。...1、表顯出來的相貌。 2、借一個有相的東西來表顯一個沒有形相的真理。...(1888~1955)廣東人。民國九年(1920),依諦閑法師出家,學天台教觀。其後,參禪於江蘇高旻寺,深得首座普修法師...(術語)身口意之三業,有有表業、無表業二種。又云有表色、無表色。...指功德與智慧之力用。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願我功慧力,等此最勝尊。」淨影寺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卷...(名數)一應化佛菩提,於應當現之所,隨即示現,謂出釋氏宮去迦耶城不遠,坐菩提樹下金剛道場得無上菩提也。二報佛...謂彼旋環如理作意。審正觀察深妙義已。便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勝善法。謂信精進。及念定慧。彼於自內所生出離遠離所生五...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制置鹽礬兼發運副使上護軍賜紫金魚袋蔣之奇撰 之奇嘗苦《楞伽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
已是第二次來靈岩山寺,對這裡的一切還記憶猶新。上次來時是春日,此刻已是暮秋,花開花落,一年半的時光倏然而過,...
當今社會,人們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頭行色匆匆,而田間地頭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人群卻大幅度減少。現代社會步入...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受,這種美麗就是善良;有一種氣質,是至尊的,高貴的,它需要...
徹悟大師(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國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徹悟大師的學修歷程是基於儒學、歷經禪教而終歸淨土的...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精進禪七,每個禪七,您都親自參與,請您給我們大概介紹一下...觀察他人過失本身就是一種過失。不要以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為自己無足輕重,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居士,我們的一...
所謂心理養生,就是從精神上保持良好狀態,以保障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來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1、善良是...佛陀成道後,一日在優樓頻螺聚落的尼連河岸邊菩提樹下靜坐,心中思惟著:一個沒有恭敬心的人,自然無法恭敬、孝順師...
普賢願海
【佛學大辭典】
上篇:普賢十願 | 下篇:三種普賢 |
(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十三觀,觀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二菩薩三尊種種變現雜相之觀法也。天台觀經疏曰:普雜何...
鏡
婆蹉
劫比他果
三曼陀犍陀
壽盡
表相
顯慈
有表業
功慧力
三佛菩提
法隨法行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朝靈岩,思法語,沐祖恩

諸法無自性,一切皆無永恆
善良的美麗

淨土法門的十種信念與八大要領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