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欲與人以樂之意也。法華經普門品曰:「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術語)謂阿字本不生之本覺智。義釋十二曰:今此阿字亦如是。從此根本無師自然之智,一切智業從此而生。...(雜名)鼓名。慧苑音義上曰:牟陀羅者,三面鼓也。華嚴疏鈔二十二曰:牟陀羅,此雲鋒鼓。梵Mardala,Mṛdaṇga。...(經名)一卷,唐義淨譯。佛在布怛落迦山為觀世音妙吉祥二大菩薩說往昔所持之妙咒,持者當生極樂國。...惡行有三,謂貪、瞋、癡。由依止貪瞋癡故,恆行身語意惡行,故名惡行。由貪瞋癡能引殺生等諸不善行故,又即依此貪瞋...(儀式)行葬式時,從喪主家至葬式場途中之念佛也。...前言善惡,本屬對名,茲敘真實。宜知不著,蓋對待於惡,姑有善名。究竟指歸,宜雙不取。 一、滅惡 無殺無盜無...悉曇字 (p)。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又作梨、樓、盧、梨。據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載,此字門含有「一切法沉沒不可得」...一、天食時,即清晨,清晨是諸天的食時; 二、佛食時,即午時,午時是三世諸佛如法的食時,過午則非食時; ...位於靈鷲山山麓之佛塔。乃頻毗娑羅王所建。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於靈鷲山廣說妙法,頻毗娑羅...(術語)法相宗所立之三身也。佛地論,取唯識論之名。是又開真合應之三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猶言靈魂。有情之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故稱神識。神識界不可以色得見,亦不至色體,但以所入行作而體現色。楞嚴經卷八...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i 1.持誦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薩心咒、亦稱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佛說百佛名經 隋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對於年老的人,生前應辦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說話,多念佛,應做的事快快做成,應吩咐的事早早吩咐。不要留戀人間...
跑香也是用功,催得你飛起跑,可以調伏你的身心,但要看情況,時間不能太長,催香時間長了會傷氣,行香就可以慢慢行...
觀夢自在,你相信夢嗎?你會按照夢中的意境真實去做嗎? 一九三一年,對於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來說,真是不可思議的一...我經常問很多的念佛人──你聽到佛號的時候,你生起什麼想法? 你說,誒,我聽到佛號都沒有想法。 那你沒有辦法往生...
以前我父親不信佛,我們燒香拜佛吃素他都要罵,記得第一次請觀音菩薩回家供養,我還怕他把菩薩給扔了。結果還好,沒...淨土宗要培養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臨終第二念的正念,正念!第一念的正念不容易做到。諸位你相信你臨終的時候是身...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來而托於此,其形由是而長,故謂之生。以神之去而...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覲見優波崛多尊者,告知國王即將率眾前去請法。尊者聽到消息後思惟,如果阿育王浩浩蕩蕩...
慈意
【佛學大辭典】
上篇:慈童女長者子 | 下篇:慈敬 |
【四禪天】 又稱四靜慮天、四靜慮處。指修習四禪定所得報果的色界天,或指居於此界的眾生。即色界之初禪天、第二禪...
根本無師自然智
牟尼羅
莊嚴王陀羅尼經
惡行
路地念佛
滅惡復不著善
嚧
四食時
退凡下乘
自性受用變化三身
神識
【大藏經】文殊菩薩心咒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與時間做賽跑,與生死做鬥爭

因夢出家--夢參長老的傳奇故事
你聽到佛號會生起什麼想法

每個的靈性甦醒,都需要時間
培養臨終的第二念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