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圓悟於澧州夾出靈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竇頌古百則者。然圓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燒棄之,後人更拾集其燼餘,傳之於今。黃檗宗大智為之註釋,名種電鈔。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人名)天竺佛陀耶舍Buddhayaśas此雲覺明。後秦弘始九年至長安。善毗婆沙論。而髭赤。時人號為赤髭毗婆沙。見稽古...指馬鳴菩薩降伏鬼辯婆羅門之事。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載,摩揭陀國波吒釐子城有一婆羅門,事鬼以求福,辯談亦借鬼力,故...【名身等有六種依處】 p0590 瑜伽八十一卷三頁云:又名身等、略有六種依處。一者、法,二者、義,三者、補特伽...梵語 dvitīya-dhyāna,巴利語 dutiya-jhāna。新譯作第二靜慮。為四禪之第二。具有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等四...1、梵語阿毗達磨,華譯為對法。對是對觀、對向之義,法是四諦、涅槃之法,那是以無漏的智慧去對觀四諦的道理和對向...【色界有鼻舌根無男女根】 p0574 俱舍論二卷三頁云:若爾;鼻、舌、彼應非有。如香味境,彼無用故。不爾;二根...(術語)得之一種對於不獲而言。謂得未曾得者,又言今得曾得而已失者。例如見道初無漏,凡夫未曾得,又如有漏定,曾...【因有七相】 p0592 瑜伽五卷十三頁云:又建立因有七種相。謂無常法是因。無有常法能為法因,謂或為生因,或為...(術語)二入之一。深信凡聖一如之理而不疑也。依此理入而起修行,謂之行入。見金剛三昧經上。...指欲界之煩惱。即對五欲之妄執。菩薩喜樂正法,稱為法愛;對之,凡夫貪愛五欲,稱為欲愛。[長阿含經卷十、楞嚴經卷...(807~883)唐代禪僧。廣東番禺人,俗姓葉。九歲,往依和安寺通禪師。十七歲,自斷二指,立誓落髮。參謁耽源應真,...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唐三藏沙門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 時,有眾多...
【原文】 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憶佛,念佛,觀佛,禮佛,畫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於佛,心中便現佛之相...影響人壽命長短的因素很多。刀槍水火,天災人禍,這些看得到的、人們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討論了。這裡主要討論人的性-...
問:求生西方固所願也,但我下劣凡夫,罪業深重,福善輕微,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答:餘門學道,須賴行人自力。念佛...
在家信眾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寶。尤其在佛滅度之後,佛寶、法寶還完全依靠僧寶來傳遞,離開僧寶一切免談。大陸現在有...宗教對於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極重要的一環,對於人生的鼓舞與振奮,具有無比的...
佛教不僅主張對人要慈悲,對生命要尊重,對自然要愛護,對物品要珍惜。這些思想在當今全球的環保事業中仍然閃閃發光...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
利行者,乃菩薩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稱菩薩,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與菩薩行相同,亦稱菩薩。前之喜舍,以財...
碧岩錄
【佛學大辭典】
上篇:碧眼胡僧 | 下篇:壽光學士 |
(植物)梵名Kācana,又作建折那。作於闍羅,那闍羅,或千闍那者,非也。木名。葉形如蝶羽,花有紅白二種,皆五瓣...
赤髭毗婆沙
褰帷
名身等有六種依處
第二禪
對法
色界有鼻舌根無男女根
獲
因有七相
理入
欲愛
仰山慧寂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好色縱欲就是自殺,不但害己也害人

下劣凡夫罪業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養

勿作「二寶」弟子
【推薦】信仰佛教的好處

從三個方面談佛教徒的環保觀念
為什麼雞蛋和牛奶不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