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十八物之一。梵語,吃棄羅Khakkhara,譯為錫杖,聲杖,嗚杖。錫者,取振時作錫之聲。又有智杖,德杖之德名。有顯密之二意。顯教為乞食或驅蟲也。錫杖經曰:「佛告比丘:汝等當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執故。又名智杖,彰顯聖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聖人之表幟,賢士之明記,道法之正幢。」毗奈耶雜事三十四曰:「苾芻乞食入人家,作聲警覺,拳打門扇。家人怪問:何故打破我門?默爾無答。佛言:不應打門,可作錫杖。苾芻不解。佛言:杖頭安環,圓如盞口,安小環子,搖動作聲而警覺。(中略)至不信家,久搖錫時,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無出問。佛言:不應多時搖動,可二三度搖。無人問時,即須行去。」十誦律五十六曰:「杖法者,佛在寒園林中住,多諸腹行毒蟲嚙諸比丘。佛言:應作有聲杖,驅遣毒蟲,是名杖法。」四分律五十三曰: 「諸比丘道行,見蛇蛆蜈蚣百足,未離欲比丘見皆怖白佛。佛言:聽投錫杖動。」其製法依錫杖經,迦葉佛為二股十二環,釋迦佛為四股十二環。四股十二環表四諦十二因緣。二股十二環表世諦第一諦之二諦與十二因緣。然寄歸傳四曰:「言錫杖者,梵雲契棄羅,則是鳴聲之義。古人譯為錫者,意取錫作聲,鳴杖錫杖任情稱。說目驗西方所持錫杖,頭上唯有一股鐵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長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細隨時,高與肩齊,下安鐵纂,可二寸許,其環或圓或偏,屈合中間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銅鈴任情。元斯制意,為乞食時防其牛犬,何用辛苦擎奉勞心?而復通身總鐵,頭安四股,重滯將持,非常冷澀,非本制也。」密教以為五大所成之法界塔婆,地藏觀音之三昧耶形也。故有六環,以表六大,上頭有五輪之卷形,以表寶塔。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菩薩)胎藏界曼荼羅除蓋障院之上第三位。密號稱為自在金剛。以五智之光明施與眾生使無所畏者。...【苦速通行】 p0845 如四種通行中說。 二解 法蘊足論二卷二十頁云:云何名為苦速通行?如世尊說:諸有苾芻...(名數)不思議之三諦,雖以無決定性之故,不可說之,然為機緣說之則不出三意:一、隨情說,此為大悲方便,或約於有...(名數)於前五種不還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種般,各分三種,為九種不還。是於色界入滅聖者之區別也。中般三種:一...【盡所知義】 p1286 顯揚五卷二頁云:此中盡所知義者:謂於雜染清淨法中,窮一切種差別邊際。是名盡所知義。如五數...禪宗寺院中飯食之訊號。即庫堂行者於齋、粥「下缽」時,在廚前之雲板上敲擊三會(一會三十六下),稱為長版。禪苑清...(術語)四相違之第四。有法者,宗之前名辭,差別者,其前名辭裡面所含之別件,相違者,反對之意。凡狡黠之論法,於...虛與空。虛與空都是無的別名。虛無形質,空無障礙,故名虛空。...梵語 pacamakāra。又作五摩事。與性(梵 ?akti)合一,為獲得究竟大樂之媒介之五種象徵物,即酒(梵 madya)、肉(...(經名)有同名二經:一,二十七卷(明本三十卷),羅什譯,是與大般若經之第二分同本。一,十卷,同羅什譯,是與大...【賴耶行相】 阿賴耶識能緣的作用,稱之為其行相。能緣之識,必有其所緣之境,故在《唯識三十頌》中,將能緣、所緣...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土法門單刀直入、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信願持名,乘托阿彌...御製無量壽佛讚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助念以念佛為主,我們寺院修淨土也非常認同,但居士信徒和家...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本,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件,試想連烏鴉尚知反哺報恩,如果我們...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將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 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敗己德, 夭壽折福殃兒孫,皆有顯明來報應。 勸人竭力保守身,當視自身如白玉, 一失手時...貪慾、瞋恚、愚癡是眾生之大病。愛身著欲則生瞋恚,顛倒所惑即是愚癡。愚癡所覆故,內身外身愛著浮相,習之來久染心...有一頭牛在田裡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頭的時候,看見旁邊山上的一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心裡就很難過:我為什麼...問: 年輕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號,是否應該多閱讀經典?弟子學佛不久,能否推薦一些必讀的?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古人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可見心量廣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話叫做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又有經典上講:心外...
錫杖
【佛學大辭典】
上篇:逾繕那 | 下篇:九條錫杖 |
(一)梵語 nihsvabhāvatva, nihsvabhāva, asvabhāva。與「無自性」同義。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四七下):「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