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寶法大士之語也。通玄鈔曰:「德公云:若欲有情覓佛,將網山上羅魚。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言不見己心之佛性而迷也。大藏一覽曰:「參禪有二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不肯下。」黃庭堅詩曰:「騎驢覓驢但可笑,以馬喻馬亦成癡。」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為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 為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經名)法苑珠林八十六所引,今藏經中無之。...【等流無記】 p1119 集論二卷十一頁云:何等等流無記?謂變化心俱生品。...位於新竹市東山裡。民國二十五年(1936),妙義尼師率達果、達善二徒來此開山,初規模甚簡,四十五年陸續增建大雄寶...(術語)本門法華十重顯本之第二。廢說近跡成佛為實成之教也,此門舉方便品我始坐道場,化城喻品於娑婆成阿耨菩提,...(術語)虛妄之執念也。又執著虛妄之法也,把而不離曰執。法華經方便品曰: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釋門歸敬儀中曰...【四不定受俱分別】 p0460 成唯識論七卷三頁云:又說尋伺,憂喜相應;曾不說與苦樂俱故。舍受遍故,可不待說;何緣...(譬喻)珍寶之積聚也。以譬無上道。法華經信解品曰:無上寶聚,不求自得。...禪院住持之隱退。或稱退居。依敕修百丈清規卷三住持章載,住持若年老有疾,或心力疲倦,或諸緣不順,自宜知退時,須...亦名:十法正法疾滅、十種法令正法疾滅 子題:五怖畏 隨機羯磨·雜法住持篇:「十誦律,諸比丘廢學毗尼,便誦讀修多...【法性】 p0755 成唯識論二卷四頁云:是法真理,故名法性。...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佛說八關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小寶氣呼呼地放學回來了,和爸爸媽媽講述學校裡發生的事情,說班裡有個同學太討厭了,自己不會做作業老要抄別人的,...
上海何王氏者,本一無知無識之婦女耳。自二十九歲,得聞淨土法門,遂皈依三寶,吃素念佛。深厭娑婆濁惡,決志求生西...石鞏慧藏禪師有一次正在廚房作務,馬祖道一看到時就問道:你在做什麼? 石鞏禪師回答道:放牛。 馬祖禪師再問道:怎麼牧...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整個中國陷入了戰爭之中。許多政要文人想逃離戰區,最快的方式就是坐飛機。當時飛機數量...
美貌也是一種福報。任何福報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財富來自施舍,尊貴來自謙恭一樣,美麗的容顏來自柔和善良的性情...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欲得道同諸佛,先須孝養二親。故賾禪師云:孝之一字...
夫稱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則氣虛神朗。氣虛則智悟其照,神朗則無幽不徹。是二者,自...
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二寶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不信僧,不恭敬不依止僧寶的居士。有正見的佛子都知道,二寶...
騎驢覓驢
【佛學大辭典】
上篇:雜譬喻經 | 下篇:雞舌香 |
(術語)除諸災害。如迦樓羅鳥除毒蛇之害,其觀法名迦樓羅觀。義譯謂之微妙觀。見守護經。...
精進覺支
五道受生經
等流無記
萬佛禪寺
廢跡顯本
妄執
四不定受俱分別
寶聚
退院
不學滅法
法性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寶貴的時間不是用來生氣的

卅年精修 預知往生
禪者的偉大之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靈美

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

淨土法門之金玉良言精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