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攝僧之大者。謂定僧眾同一住同一為布薩之結界。如限一山一寺境內之結界是也。對於小界或戒場。而名為大界。
佛弟子文庫 > 佛學大辭典 > 正文
(物名)一作振多摩尼,又作震跢末尼Ciutā-maṇi,譯曰如意珠。希麟音義六曰:振多摩尼,或云真多末尼,梵語輕重也...(雜語)謂數量之大無上也。無有相等同等數之意。又云無等等。...【滅】 p1211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云何第一名滅行相?謂於永斷煩惱滅中,正觀行相。 二解 瑜伽四十六卷...【漸現觀】 p1298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二頁云:何別道理名漸現觀?為初業智,及後得智,觀察自相及因果相,由作...(經名)具雲見寶塔品。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十一品之名。為證明法華所說,多寶如來之寶塔,忽自地湧出。一會大眾悉見...一實相,謂真實之理,無二無別,離諸虛妄之相。印,即信。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蓋如來所說諸大乘經皆以實相之理印定...【緣起微細因果難可了知】 p1306 瑜伽九十三卷十四頁云:云何微細因果難可了知?謂依觀察聖諦道理,始從老死,乃至...【大乘光明定】 p0244 成唯識論九卷十六頁云:一、大乘光明定。謂此能發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人名)吳越王之為師也。三十二祖傳曰:德韶,處州龍泉人,族陳氏,法眼之法嗣也。入天台山建寺院,大興玄妙之宗,...(譬喻)猶言心城。心以身為亭,故曰心亭。秘藏寶鑰下曰:從此初門移心亭。...指大小乘見道以上斷惑證悟真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強的人。...悲華經卷第一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
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是當代淨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師,是民國時期佛門的兩顆巨星,他們之間的殊勝因緣,在佛門中流傳甚...
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向內就是要明白:我與佛無二無別,只是一念無明變成不覺...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
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並示修行法則。又言汝素知醫及地理,賦性仁厚。汝女守貞修行,...
不要打妄想,看好自己的話頭,不知道又跑到哪裡去了。用功就是照顧自己的話頭,話頭斷了還搞什麼呢?打妄想!眼睛東...中學生說,將來我畢業,離開家去讀大學,那時就好玩了,我會很快樂,生活會很美好。大學生說,將來我畢業了,獲得了...
第七委屈難受者。 此語,乃無知者言之。稍有程度者,斷不掛齒。何以故?下至眾生,上齊諸佛,委屈二字,竟不能免。...
當業力跟妄想結合的時候,人生無解,真的無解!其實人生不應該那麼複雜。如果只有業力,那很簡單,看誰欠誰而已。你...
大界
【佛學大辭典】
上篇:大忿怒金剛童子念誦瑜伽法 | 下篇:大界外相 |
即依循純密教之法式所組織之法會儀式。為「顯立」之對稱。所謂顯立系將顯教法式用於密教;而密教之特有法會則稱為密...
震多末尼
無有等等
滅
漸現觀
寶塔品
一實相印
緣起微細因果難可了知
大乘光明定
天台韶國師
心亭
聖人
【大藏經】悲華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印光大師與弘一大師的師徒緣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地藏聖號念上三年,能得到什麼利益

七十歲的人切勿將念佛當作泛泛悠悠的事

一直打妄想還說什麼五蘊皆空
立即採取行動才是最佳選擇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業障
